1、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学困生主要是由于智力发展水平不正常
B: 教师应给与学困生更多关爱
C: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D: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
2、简答题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有感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试从正确的教师观角度,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3、单选题 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_____。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4、单选题 —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_____。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加工策略
D: 组块策略
5、单选题 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_____。
A: 儿童早期
B: 少年期
C: 青年初期
D: 青年晚期
6、判断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_____
7、单选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_____。
A: 学会关心
B: 学会生存
C: 学会创造
D: 学会交往
8、单选题 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属于_____。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幸福感
9、单选题 _____是指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A: 心境
B: 应激
C: 激情
D: 情感
10、单选题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_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稳定性
D: 个别差异性
11、判断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_____
12、单选题 教育要传授受教育者“何以为生”的本领,这属于教育的_____。
A: 个体享用功能
B: 个体谋生功能
C: 个体社会化功能
D: 个体职业意识功能
13、单选题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靠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封闭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封闭性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性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不属于封闭性操作技能的有_____。
A: 打排球
B: 自由体操
C: 跳水
D: 游泳
14、单选题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_____。
A: 刺激一反应理论
B: 认知发现理论
C: 联结一认知理论
D: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5、判断题 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_____
16、单选题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_____。
A: 孟子
B: 荀子
C: 格塞尔
D: 威尔逊
17、简答题 某初一学生张某平时学习怠慢,课堂自律能力差,几乎天天都有人告他的状,一会有人说他打架了,一会儿班长说他上课捣乱,要么就是学习委员说他不交作业……班主任多次教育后收效甚微。李老师联系其家长,原来张某是留守儿童,平时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张某的问题也无可奈何。面对这种情况,李老师多次找张某谈话,希望他能自动退学。张某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自动退学。
请问李老师的做法合法吗?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么做?
18、单选题 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对待_____的学生,教师应该要热情但不能操之过急,允许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A: 多血质
B: 抑郁性
C: 黏液质
D: 胆汁质
19、填空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____的特点。
20、单选题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和_____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
A: 智力超常
B: 有权有势
C: 智力发育障碍
D: 学习有困难
21、单选题 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11+3x7=?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_____影响的表现。
A: 定势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水平迁移
22、多选题 教师渊博而深广的专业知识以及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体现在_____。
A: 忠诚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B: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C: 言传身教、以理服人
D: 结合实际谈古论今
E: 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
23、单选题 关于教学策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不存在一个能适应任何情况的教学策略
B: 讲授为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策略
C: 讲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 讨论不易控制且耗时长,一般不采用
24、单选题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_____。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25、单选题 美国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提出的教学法是_____。
A: 强化教学法
B: 程序教学法
C: 讲授式教学
D: 支架式教学
26、单选题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
A: 邓小平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D: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7、多选题 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_____。
A: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B: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C: 重视能力的培养
D: 重视个别差异
28、简答题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29、多选题 空间知觉包括_____。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
C: 深度知觉
D: 方位知觉
E: 运动知觉
30、判断题 理解过程就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_____
31、单选题 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_____。
A: 感觉的对比
B: 感觉的适应
C: 感觉的相互作用
D: 感觉的后效
32、单选题 许多人利用早晚的时间学习,记忆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_____。
A: 双重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33、单选题 关于教育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B: 教育对社会发展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C: 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D: 教育实现了国家的政治民主
34、单选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_____。
A: 传授学生知识
B: 发展学生能力
C: 培养学生个性
D: 养成学生品德
35、填空题 赫尔巴特强调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____为中心。
36、单选题 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条件的_____。
A: 教育规律
B: 法律事实
C: 教育政策
D: 教育事实
37、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教学目标要关注对学生当前和未来都有用的信息
B: 教学目标的层次要求不同,学屯的学习活动也不同
C: 表述教学R标就是表述教材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
D: 教学目标使州特定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38、判断题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_____
39、判断题 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起到阻碍作用。_____
40、判断题 进行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可以取代或脱离课堂。_____
41、单选题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_____。
A: 道德动机
B: 道德评价
C: 道德行为习惯
D: 积极的道德情感
42、多选题 建设中学德育网络体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 要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协调作用
B: 在全社会为德育网络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C: 学校要树立科学教育观,切实发挥学校德育的作用
D: 教师要对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关爱
E: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力求做到:教育信息互通、教育资源互享、教育困难互帮
43、多选题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_____。
A: 活动过多
B: 注意力不集中
C: 冲动行为
D: 攻击行为
E: 喜欢幻想
44、单选题 在创造性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以下不属于“头脑风暴”的一项是_____。
A: 百家争鸣
B: 自由辩论
C: 抢答
D: 胡说八道
45、单选题 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_____。
A: 时代性
B: 强制性
C: 阶级性
D: 不平等性
46、单选题 男同学小薛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陈某,我爱你”,被上课的李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薛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薛要求李老师归还手机,李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了解此事后指出,李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7、单选题 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的时候,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_____。
A: 注意分散
B: 粗心
C: 知觉的整体性
D: 定势
48、单选题 加强师徳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_____的现实需要。
A: 依法治国
B: 以徳治国
C: 以人为本
D: 均衡发展
49、简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____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0、填空题 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看,决定教育规模和建设的是____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