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_____
2、单选题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_____。
A: 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 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 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3、单选题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_____。
A: 6.4%
B: 7%
C: 7.4%
D: 8%
4、简答题 幼儿教育
5、判断题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_____
6、单选题 在认识“长方形”活动中,教师使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_____。
A: 对图形进行比较
B: 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
C: 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D: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7、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方法的是_____。
A: 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B: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C: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D: 晋祠,真不愧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8、简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9、单选题 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的结果的理论是_____。
A: 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10、简答题 简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
11、单选题 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属于封闭性问题的是_____。
A: “你发现了什么?”
B: “它是什么样的?”
C: “你有什么办法?”
D: “它们一样吗?”
12、多选题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动机冲突分为_____。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原则冲突
13、简答题 教育机智
14、填空题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____。
15、填空题 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____、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
16、单选题 学前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_____。
A: 简单音节
B: 模仿音节
C: 连续音节
D: 发音音节
17、单选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地说明了_____。
A: 教育的经济功能
B: 教育的文化功能
C: 教育的自然功能
D: 教育的道德功能
18、单选题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问卷法
D: 实验法
19、单选题 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_____。
A: 生存的权利
B: 受教育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安全的权利
20、判断题 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_____
21、简答题 开端计划
22、多选题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
A: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B: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C: 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E: 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23、判断题 教育的本质就是上层建筑。_____
24、单选题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_____放在中心位置。
A: 学生
B: 教材
C: 教师
D: 教师和学生
25、填空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____公办学校的性质。
26、多选题 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_____。
A: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 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C: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D: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E: 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
27、单选题 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_____。
A: 权威者
B: 告状者
C: 指导者
D: 协商者
28、多选题 意志的品质主要有_____
A: 自觉性
B: 坚韧性
C: 自制性
D: 果断性
E: 灵活性
29、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
A: 儿童的遗传素质
B: 家长的文化素养
C: 儿童的早期经验
D: 学校的教育方式
30、填空题 经验获得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____实现的。
31、单选题 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这属于_____。
A: 注意的分散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广度
32、判断题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_____
33、单选题 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_____。
A: 认识活动
B: 实践活动
C: 主体活动
D: 文化活动
34、单选题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_____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里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35、单选题 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_____。
A: 社会心理学
B: 理论心理学
C: 应用心理学
D: 普通心理学
36、简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37、简答题 一位中年教师说,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老师了。
请问: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根据现代教师的素养来回答。
38、单选题 人的精神力量、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疾,使身心得到发展,这种现象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均衡性
D: 互补性
39、简答题 价值观
40、判断题 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_____
41、单选题 幼儿道德的培养应从_____人手。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42、单选题 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到: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是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对于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
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题。
丁老师“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的依据是()。
A: 丁老师的教学水平
B: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C: 学生人数太多
D: 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43、简答题 操作技能的形成有哪些阶段?
44、单选题 “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指的是_____。
A: 观察的目的性
B: 观察的全面性
C: 观察的准确性
D: 观察的创新性
45、判断题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_____
46、单选题 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_____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47、简答题 试述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48、简答题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时,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又用手作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
2.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的教学?
49、多选题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_____。
A: 活动过多
B: 情绪沮丧
C: 注意力不集中
D: 冲动行为
E: 过度焦虑
50、填空题 从性善论阐述教育观点的是____,从性恶论阐述教育观点的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