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2、简答题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简答题 【案例分析】杰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学生,经常弄些鬼点子捉弄周围的同学。最近老师发现他又出现了偷东西的行为,今天背后女同学的钢笔丢了,在杰明的文具盒里可以找到。明天晓东的钱丢了,也能发现杰明突然富有了很多。杰明的偷盗行为越来越多,周围的同学都不喜欢他,也不怎么跟他说话了。
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分析杰明的行为,并说明如果你是班主任,会如何处理。
4、单选题 下列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句话含义的一项是_____。
A: 知、情、信、行
B: 知、情、意、行
C: 知、情、体、行
D: 知、信、意、行
5、单选题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_____
A: 外化
B: 内化
C: 行为
D: 从众
6、单选题 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_____的特点。
A: 稳定性
B: 波动性
C: 延缓性
D: 爆发性
7、单选题 用正确的动机战胜错误的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等,一般是指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8、单选题 衡量—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_____。
A: 品德情感
B: 品德认识
C: 品德意志
D: 品德行为
9、简答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0、单选题 品德是一种_____
A: 社会现象
B: 意识形态
C: 道德准则
D: 个体心理特征
11、单选题 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意志
12、填空题 在____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13、单选题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_____
A: 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
B: 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C: 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
D: 着眼于法律的权威
14、单选题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4-8岁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属于下列哪个阶段?_____
A: 他律向自律过渡阶段
B: 他律阶段
C: 前道德阶段
D: 自律阶段
15、单选题 儿童容易模仿影视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作法是_____
A: 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
B: 对有模仿行为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 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 影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16、单选题 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17、简答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18、单选题 “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这一年龄阶段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后习俗水平
C: 习俗水平
D: 公正道德阶段
19、填空题 ____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0、简答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有哪些?
21、填空题 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2、单选题 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_____
A: 他律阶段
B: 前习俗阶段
C: 自律阶段
D: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23、单选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_____。
A: 道德理念
B: 道德行为
C: 道德品质
D: 道德意识
24、单选题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公正水平
C: 习俗水平
D: 后习俗水平
25、单选题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_____
A: 比较不稳定的
B: 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 时稳时变的
D: 比较稳定的
26、填空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____、____、____、____。
27、单选题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_____
A: 从众
B: 服从
C: 认同
D: 内化
28、单选题 _____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29、单选题 个体品德的心理结构中,_____是核心部分。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30、单选题 以下不是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是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原则水平
31、多选题 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行为
C: 道德情感
D: 道德意志
E: 德育内容
32、简答题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3、多选题 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_____。
A: 义务感
B: 责任感
C: 事业感
D: 自尊感
E: 羞耻感
34、单选题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_____。
A: 甲同学错误大
B: 乙同学错误大
C: 两者都没错
D: 两者错误一样大
35、单选题 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这主要是学生有了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36、多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37、填空题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要经历____、____和____。
38、单选题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39、单选题 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的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_____
A: 两难故事法
B: 对偶故事法
C: 个案分析法
D: 文献研究法
40、单选题 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_____
A: 道德情感不深
B: 缺乏合理行为技能
C: 道德认识不足
D: 道德意志力不够
41、多选题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阶段有_____。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律道德阶段
D: 好孩子定向阶段
E: 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
42、单选题 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_____的反应倾向。
A: 持久性与稳定性
B: 稳定性与短暂性
C: 一致性与短暂性
D: 持久性与一致性
43、单选题 依据科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他律水平
44、单选题 “有问题想与父母商量”、“想去河边钓鱼”,这属于态度的_____
A: 情感成分
B: 行为成分
C: 认知成分
D: 结构成分
45、单选题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___
A: 依从
B: 接受
C: 认同
D: 内化
46、填空题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的过程,称为____。
47、单选题 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_____
A: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B: 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C: 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 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48、单选题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_____。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
C: 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D: 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49、单选题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斯腾伯格
B: 科尔伯格
C: 埃里克森
D: 弗洛伊德
50、单选题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_____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