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巩固最新版(一)
2022-10-09 05:05: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课程的表现形式是_____。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 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 知识——经验——活动



2、填空题  19世纪中叶,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欧洲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英国教育思想家是____。



3、简答题  简述新课程结构的内容。



4、判断题  新课程改革倡导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主张中小学应以综合课程为主。_____



5、单选题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_____。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6、单选题  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_____。
A: 接受学习
B: 研究性学习
C: 合作学习
D: 网络化学习



7、单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__课程,自小学_____年纪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_课时。_____
A: 必修33
B: 必修11
C: 选修33
D: 选修11



8、多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观?_____
A: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D: 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9、单选题  _____最早提出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学科,它们与“文法、修辞、辩证法”三科构成了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课程。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泰勒



10、多选题  下面关于新课程标准正确的是_____。
A: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C: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D: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E: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1、填空题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形成了____、____、____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12、单选题  _____的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课程,成为课程的要素,并内化为学生身心发展的素质。
A: 条件性课程资源
B: 素材性课程资源
C: 校内课程资源
D: 校外课程资源



13、单选题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_____
A: 唐宋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明清时期
D: 元朝时期



14、简答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15、填空题  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____。



16、单选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_____
A: 实践型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知识型课程



17、简答题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单选题  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_____。
A: 目录
B: 课文
C: 练习
D: 实验



19、简答题  考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不过一想到考完后就可以玩电脑了,一下子有了动力。我认真地做卷子,考试结束后,老师把卷子发下来分析试卷,一看自己得了72分,及格了,有进步,心里很高兴,感觉还不错。可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走过来让我不要太兴奋,说别看得了72分,是第48名,还是全班倒数。我的头立即低了下去,我考得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哎!
请运用新课改的相关评价要求及特点评析老师的做法。



20、单选题  _____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课程
B: 教学
C: 课程计划
D: 教材



21、多选题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_____。
A: 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B: 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C: 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
D: 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E: 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22、单选题  教育史上的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_____
A: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C: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 博比特的《课程》



23、填空题  学科课程又称____,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



24、单选题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体现的课程理念是_____。
A: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5、单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_____。
A: 选修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分科课程
D: 必修课程



26、简答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及其内容。



27、填空题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一词最早是由____提出来的。



28、单选题  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材
D: 校本课程



29、单选题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_____。
A: 课程内容
B: 课程目标
C: 课程结构
D: 课程理念



30、多选题  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 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 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 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E: 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31、填空题  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具备____、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32、单选题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_____。
A: 知识,智力,能力
B: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知识,智力,情感



33、单选题  下列没有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综合化的价值的是_____
A: 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B: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地把握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
C: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D: 有助于减少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34、单选题  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所具有的特点不包括_____
A: 过程的实践性
B: 组织的严密性
C: 内容的开发性
D: 形式的多样性



35、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有_____
A: 博物馆
B: 乡土资源
C: 科技馆
D: 教学过程



36、单选题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_____
A: 课程目标
B: 学生发展特点
C: 课程标准
D: 课程改革纲要



37、单选题  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_____。
A: 课程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



38、单选题  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_____,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A: 计划性
B: 外显性
C: 目的性
D: 直接性



39、单选题  综合课程的形式主要包括_____
①相关课程②融合课程
③广域课程④核心课程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0、多选题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_____。
A: 均衡性
B: 综合性
C: 选择性
D: 平均性



41、单选题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_____,它也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A: 内容标准
B: 课程目标
C: 课程结构
D: 实施建议



42、填空题  课程计划中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____。



43、单选题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_____
A: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 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
D: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的角度



44、单选题  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_____
A: 杰克逊
B: 泰勒
C: 杜威
D: 博比特



45、简答题  校园环境:隐性课程的释放
在现代学校发展中,蕴涵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极富魅力,力量强大,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来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校环境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特殊地域。其中所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着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思想的、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无所不包。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以及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
学校的教学建筑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它的外观装饰是以和谐的色彩、别致的护栏、拱形的楼顶、显眼的立柱等组成,它给人一种凝重而不失活泼、华美而不失庄重的富有时代感的“静态美”;内部空间布局紧凑而不失宽敞,相连而不失完整,给人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体现了我们民族外表文静、内心半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校园环境建设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会让学生淡化或摆脱课业的种种压抑,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某种程度的张扬,心理得到一定的舒缓。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审美情感文化,会渗透到活动的多个方面,把教育中的某种抽象的、理性的、伦理的观念,通过审美化的表现,融合于直观的物质栽体之中。
试结合所学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案例。



46、判断题  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_____



47、单选题  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的课程,属于_____
A: 实践型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知识型课程



48、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
A: 整体性原则
B: 迁移性原则
C: 生理适宜原则
D: 顺序性原则



49、填空题  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____、内容标准、____、____五部分组成。



50、单选题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布鲁纳
B: 布拉梅尔德
C: 巴格莱
D: 多尔




Tags:教师招聘考试 课程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师职业道德..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