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_____
A: 讲解
B: 观察
C: 示范
D: 练习
2、单选题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_____
A: 教育方针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标
3、单选题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 杜威
4、单选题 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_____
A: 注意
B: 感知觉
C: 思维
D: 记忆
5、单选题 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_____
A: 无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有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6、单选题 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_____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心理起源说
7、单选题 教师在上课时,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导人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也可以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人胜、新奇的学习情境。这种课堂导人方式属于_____
A: 直观导人
B: 练习导人
C: 事例导人
D: 悬念导人
8、单选题 如果儿童发生烫伤,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脱去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以免晚了撕破伤及皮肤
B: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
C: 若伤势较轻,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烫伤药物涂抹患处
D: 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9、单选题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_____
A: 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 维持班级秩序
C: 形成良好的班风
D: 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0、单选题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二是寻求发展。_____
A: 行为矫正
B: 学会适应
C: 克服障碍
D: 学会调适
11、单选题 ( )是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_____
A: 个案法
B: 历史法
C: 叙事法
D: 调查法
12、单选题 下面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
A: 它是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
B: 它是以时间经验为基础的研究
C: 它是一种具有较高动态性的研究
D: 它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研究
13、单选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_____
A: 提高学习成绩
B: 矫正学生问题行为
C: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D: 发展学生能力
14、单选题 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_____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情感
15、单选题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_____
A: 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 制度化教育阶段
C: 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 学校萌芽阶段
16、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_____
A: 教案
B: 备教材
C: 备学生
D: 备教法
17、单选题 “小学”一般指8至15岁儿童的教育,也称为“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_____
A: 生活与礼仪训练
B: 识字训练
C: 认知和行为处世训练
D: 识字与礼仪训练
18、单选题 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_____
A: 宗教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个人本位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19、单选题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_____
A: 杨贤江
B: 徐特立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20、单选题 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的教育活动是_____
A: 个别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制
D: 课外活动
21、单选题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
A: 适应现象
B: 听觉适应
C: 嗔觉刺激
D: 味觉刺激
22、单选题 学校上体育课时很容易不小心骨折,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 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B: 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要及时复原
C: 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
D: 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23、单选题 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
A: 班级教学
B: 分组教学
C: 复式教学
D: 个别教学
24、单选题 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联觉
D: 错觉
25、单选题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_____
A: 系统性
B: 启发性
C: 思想性
D: 巩固性
26、单选题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了解研究学生
B: 组织培养班集体
C: 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D: 开展各种活动
27、单选题 小明最近一个周的情绪一直不高,他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了了解情况去小明家进行家访,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_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28、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C: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D: 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29、单选题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_____
A: 培养能力
B: 传授知识
C: 依法执教
D: 教书育人
30、单选题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_____
A: 社会生产力
B: 文化传统
C: 社会制度
D: 科技水平
31、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_____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32、单选题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_____
A: 赞科夫
B: 巴班斯基
C: 乌申斯基
D: 维果斯基
33、单选题 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_____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
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使学习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34、单选题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V的课程理论为_____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5、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知识素养的是_____
A: 政治理论修养
B: 教育科研能力
C: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D: 管理科学知识一
36、单选题 “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_____
A: 教学科目
B: 社会改造
C: 经验获得
D: 预期学习效果
37、单选题 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_____
A: 精细加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复述策略
38、单选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或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_____
A: 形成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配置型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39、单选题 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_____
A: 导向
B: 评价
C: 激励
D: 指导
40、单选题 “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_____
A: 阶段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41、单选题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_____
A: 道德动机
B: 道德评价
C: 道德行为习惯
D: 积极的道德情感
42、单选题 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_____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融合课程
43、单选题 班主任王老师经常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王老师进行德育的途径是_____
A: 政治课和其他各科教学
B: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 劳动
D: 班主任工作
44、单选题 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_____
A: 布鲁姆
B: 奥苏贝尔
C: 杜威
D: 布鲁纳
45、单选题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_____
A: 知识的传授
B: 发展学生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6、单选题 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样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 )阶段。_____
A: 关注学生
B: 关注生存
C: 关注情境
D: 虚拟关注阶段
47、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为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_____
A: 教育观察法
B: 自然实验法
C: 实验室实验法
D: 教育调查法
48、单选题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_____
A: 发展学生个性
B: 促进温故知新
C: 加强教学相长
D: 坚持循序渐进
49、单选题 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_____
A: 导、学、习、行
B: 学、思、习、行
C: 闻、行、忠、信
D: 知、情、意、行
50、单选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_____
A: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