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_____
A: 哥白尼
B: 牛顿
C: 拉瓦锡.
D: 爱迪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年)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故选C。
2、单选题 被称为物理学三大成就的理论分别是宏观层面的相对论、中观层面的牛顿物理以及微观层面的_____
A: 原子物理学
B: 量子力学
C: 黑洞理论
D: 反物质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量子力学是解释微观世界的重要理论,是微观物理学最重要理论之一。
3、单选题 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乘飞机在天空翱翔;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_____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公共汽车和飞机都以内燃机为动力。故选B。
4、单选题 在被猫、狗咬到以后,为了遏制狂犬病的发生,最好是在( )小时以内打狂犬疫苗。_____
A: 24小时
B: 36小时
C: 48小时
D: 60小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狂犬病毒的病犬,人被咬伤感染此病毒后一般会在5~60天内发病,最长的潜伏期可达10年、20年。狂犬病可防不可治,被咬伤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有效率可达98%。如果不接种狂犬疫苗或者接种无效,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故选A。
5、单选题 如果研究明朝手工业技术,应查阅的重要文献资料是_____
A: 《农政全书》
B: 《天工开物》
C: 《梦溪笔谈》
D: 《齐民要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故选B。
6、单选题 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_____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吴阶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故选A。
7、单选题 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乘飞机在天空翱翔;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_____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公共汽车和飞机都以内燃机为动力。故选B。
8、单选题 以下人物及其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
B: 拉瓦锡揭示了物质燃烧的本质
C: 亚当.斯密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D: 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著作。故选C。
9、单选题 下列有关科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比太阳大,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
B: 世界著名的“死海”位于西亚,尽管“死海”的含盐量较高,但其中的营养物质很丰富,“死海”中有大量的水生动植物
C: 云和雾都是水蒸气达到饱和并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而形成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D: “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光,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死海是位于西南亚的著名大咸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是世界最低洼处,因温度高、蒸发强烈,含盐度极高,达25%~30%,除个别的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都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故选B。
10、单选题 下列自然科学中受到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科学是_____
A: 化学
B: 生物学
C: 物理学
D: 数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生物学受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最大,因此17、18世纪的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的情况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以及分类作些具体的研究工作。17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对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了正确的基本了解,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18世纪时,瑞士生物学家林耐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故选B。
11、单选题 电话的发明者是_____
A: 摩尔
B: 爱迪生
C: 贝尔
D: 法拉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12、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_____
A: 瓦特’
B: 法拉第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题中是形象比喻。故选C。
13、单选题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_____
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 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 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能够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从而解决了建立在超低速运动基础之上的牛顿力学所无法解释的一系列问题。故选C。
14、单选题 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尺寸处于( )范围内的金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或高分子的颗粒。_____
A: 1-100nm
B: 0.1-10nm
C: 10-150nm
D: 150-200nm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故选A。
15、单选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 )的推行直接相关。_____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这几句诗句出自神童汪洙的《神童诗》,描述当时人们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富贵、利禄的现象。故选C。
16、单选题 引起潮起潮落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 月亮
B: 太阳
C: 海风
D: 季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故选A。
17、单选题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非真正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_____
A: 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 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 确立了人类新的宇宙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哥白尼在他的名著《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地球和行星绕轴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这一学说的意义在于:①它是人类对天体认识的一个飞跃,它推翻了统治天文学界多年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使人们不被表面现象所惑,对天体运行达到了正确的、科学的认识;②它推翻了基督教神学关于上帝创世界、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是向教会权威的挑战,促使自然科学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故选B。
18、单选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巳经发现近30种,造成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气体是_____
A: 二氧化碳
B: 氟利昂
C: 一氧化二氮
D: 臭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人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福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使地球表面变热。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故选A。
19、单选题 新能源是指目前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还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
A: 地热能
B: 太阳能
C: 水能
D: 生物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C项水能资源属于常规能源。故选C。
20、单选题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_____
A: DNA重组技术
B: 细胞工程
C: 酶工程
D: 发酵工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并辐射到各生物科技领域。故选A。
21、单选题 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领域是_____
A: 计算机软件
B: 光纤技术
C: 集成电路
D: 量子物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因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故选B。
22、单选题 火箭发射、同步卫星发射都选在晚间7~9点,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_____
A: 晚间天气条件好,风速低,有利于火箭发射
B: 晚间气温低,有利于卫星保养和火箭的散热
C: 当卫星到达同步定位点时,卫星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正好对准太阳,能保证太阳能向卫星持续供电
D: 选在晚间发射隐蔽性强,不易被其他国家卫星或飞机侦察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晚上天气条件好,风速低,这个理由太绝对,不能说晚上天气一定好于白天,风速低于白天,A项错误;晚间气温低,指的是地表的温度,相对于高温的火箭来说,这个因素是微乎其微的,所以B项错误;晚间发射对比度更大,目标比较明显,D项错误;晚上发射时,卫星处于升空和调整阶段,当卫星到达同步定位点时,卫星自身的太阳能电池正好对准太阳,能保证太阳能向卫星持续供电。故选C。
2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_____
A: 电话机的发明和利用
B: 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C: 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
D: 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电话机、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不是工业革命的标志。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24、单选题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_____
A: DNA重组技术
B: 细胞工程
C: 酶工程
D: 发酵工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并辐射到各生物科技领域。故选A。
25、单选题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非真正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_____
A: 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 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 确立了人类新的宇宙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哥白尼在他的名著《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地球和行星绕轴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这一学说的意义在于:①它是人类对天体认识的一个飞跃,它推翻了统治天文学界多年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使人们不被表面现象所惑,对天体运行达到了正确的、科学的认识;②它推翻了基督教神学关于上帝创世界、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是向教会权威的挑战,促使自然科学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故选B。
26、单选题 许多人喜欢晨练,但从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原因是_____
A: 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B: 早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C: 早晨公路上汽车太多,污染严重
D: 早晨人们刚刚起床,不适宜在室外锻炼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由于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即大气上暖下凉,因此这种情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在工业区污染更为严重。故选A。
27、单选题 在物理学上,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的是( )。
①居里夫人②爱因斯坦③吉尔伯特④伦琴_____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放射现象,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这些发现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王国——微观世界。故选C。
28、单选题 下列自然科学中受到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科学是_____
A: 化学
B: 生物学
C: 物理学
D: 数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生物学受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最大,因此17、18世纪的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的情况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以及分类作些具体的研究工作。17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对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了正确的基本了解,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18世纪时,瑞士生物学家林耐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故选B。
29、单选题 现在有些儿童因饮食不合理而存在智力发展缓慢的问题,最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_____
A: 钓
B: 铁
C: 磷
D: 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锌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参与90多种酶的合成,并与2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锌还参与中枢神经的生长发育。因此,儿童缺锌会使细胞内DNA和RNA合成受阻,干扰核酸合成,妨碍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而影响生长发育。故选D。
30、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A: 氮
B: 氧
C: 碳
D: 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桂、招、铁、耗、钠、钾、镁、氧。百分比分别为:氧48.06%、桂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0.76%。故选B。
31、单选题 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
A: 按先着火层一着火层的上层一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疏散
B: 按先近后远的顺序疏散
C: 从建筑物最上层按楼层顺序从上往下疏散
D: 从建筑物最下层按楼层顺序从下往上疏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是:着火层一着火层的上层一着火层的下层。原因是已经着火的楼层,火灾可能已经或很快将威胁到人身安全,故是第一顺序要疏散的;由火灾发展的特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向上发展的,着火层上层人员受到的威胁更大,所以第二‘序是着火层的上层;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后,也会向下蔓延,所以第三顺序是着火层的下层。
32、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成就?_____
A: 血液循环学说
B: 电磁感应现象
C: 科学原子论
D: 细胞学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17世纪时的英国学者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而推翻了在欧洲医学界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盖伦血液运动“潮汝说”,使生理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血液循环学说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故选A
33、单选题 2008年5月26日,美国凤凰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科学家希望能够借此分析火星上的( ),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的环境是否适宜生命存在。_____
A: 水和有机物
B: 星核
C: 大气成分
D: 地质结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科学家希望“凤凰”号能帮助他们看清冰冻层的真面目,分析冰冻层是否曾融为液态水。此外,借助“凤凰”号挖掘的火星土壤样本,科学家也可分析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从水和有机化合物这两条线索中,科学家就能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的环境是否适宜生命存在。故选A。
34、单选题 军用卫星中应用最广的是_____
A: 侦察卫星
B: 通信卫星
C: 气象卫星
D: 导航卫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军用卫星按用途的不同分为侦察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测地卫星、预警卫星和截击卫星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侦察卫星。故选A。
35、单选题 纳米是一种_____
A: 质量单位
B: 长度单位
C: 粒子
D: 时间单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纳米是长度单位,1nm为l(^m。常用于表示光的波长以及描述纳米技术。故选B
36、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中国航天第一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翟志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68年遨游太空
D: 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成功。故选C。
37、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_____
A: 电话机的发明和利用
B: 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C: 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
D: 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电话机、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不是工业革命的标志。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38、单选题 “画蛇添足”常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不合适。以下关于蛇的脚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
A: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些鳞片都曾经是蛇的脚,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鳞片
B: 蛇曾经有脚,但在进化过程中因为妨碍爬行,就自然衰退了
C: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些鱗片既是蛇的盔甲,起保护作用,也是它的脚,能配合肌肉推动身体向前爬行
D: 蛇不需要脚,所以进化过程中没有出现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可以保护身体,还可以充当它们的脚。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每一片在S形身体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故选C。
39、单选题 在冬季,人们往往容易鼻子出血,因而常常在房间的地上洒一些水,或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挂一些湿毛巾等。对以上做法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
A: 北方天气冬季寒冷,室内有暖气,人们觉得热得受不了
B: 医学研究证明,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鼻腔血管壁的破裂
C: 富有的人家中有加湿器,不用在室内挂湿毛巾、洒水或放置水盆
D: 有些人患有特殊疾病,需要室内加湿,以预防疾病复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冬季气候干燥,干燥天气加速了人体水份的流失,人们经常会感到鼻腔干燥,引起鼻出血,在室内放清水和湿毛巾,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故选B。
40、单选题 《蝉的歌唱》的作者是具有“昆虫的荷马”美称的法布尔,他的国籍是_____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苏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法布尔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故选B。
41、单选题 鸡蛋一般不能洗了以后存放,是因为_____
A: 易被细菌侵人变坏
B: 易变软
C: 易破
D: 会带走鸡蛋中的养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鸡蛋结构为核心区的蛋黄、外围的蛋清、外面的蛋壳,这是一般人能够看到的,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蛋壳外面还有一层薄薄的蛋白质膜,这层膜非常薄,颜色透明,以至于肉眼无法分
辨,它的作用就是阻碍外界细菌侵人鸡蛋。如果清洗鸡蛋,不仅洗掉了鸡蛋表面的灰尘,也会洗掉鸡蛋的保护膜,导致细菌侵人,鸡蛋坏掉。故选A。
42、单选题 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 )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_____
A: 相对论光学
B: 相对论电磁学
C: 光学电磁学
D: 相对论量子力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光学和电磁学产生于19世纪。故选D。
43、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的航天航空发展,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中国航天第一港”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翟志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漫步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68年遨游太空
D: 航空火箭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成功。故选C。
44、单选题 电话的发明者是_____
A: 摩尔
B: 爱迪生
C: 贝尔
D: 法拉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45、单选题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_____
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 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 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能够广泛地解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从而解决了建立在超低速运动基础之上的牛顿力学所无法解释的一系列问题。故选C。
46、单选题 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它的作者是_____
A: 徐霞客
B: 沈括
C: 郦道元
D: 宋应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故选D。
47、单选题 19世纪,对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起决定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_____
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C: 电磁学说的发展
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故
选C。
48、单选题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的飞船是_____
A: “神舟四号”
B: “神舟五号”
C: “风云一号”
D: “嫦娥一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神舟五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杨利伟送入太空。故选B。
49、单选题 1938年,德国人( )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_____
A: 哈恩
B: 查德威克
C: 卢瑟福
D: 麦克斯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发现者是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员奥多.哈恩。故选A。
50、单选题 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 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 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 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最早的火车以蒸汽机为动力,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