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知行统一原则
B: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除了提出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以外,还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即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单选题 “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_。
A: 认知模式
B: 体谅模式
C: 价值澄清模式
D: 社会模仿模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体谅模式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
心,学会体谅。
3、单选题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
A: 品德认识
B: 品德意志
C: 品德情感
D: 品德行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4、单选题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_____
A: 思想品德课
B: 学科教学
C: 社会实践活动
D: 班主任工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班主任,学校可以强有力地管理基层学生集体,更好地发挥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
5、简答题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6、单选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品德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 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德育原则的掌握。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改变学生原有认识中的错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青少年学生缺乏一定的行为自控能力,这就决定了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必须加以必要的纪律约束。
7、单选题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_____
A: 疏导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导向性原则
D: —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8、单选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9、单选题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
B: 导向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疏导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0、简答题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四、知行统一原则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八、因材施教原则
11、单选题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
A: 思想品德课
B: 社会实践活动
C: 班主任工作
D: 共青团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
12、简答题 简述在德育过程中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3、简答题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4、填空题 ____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参考答案: 德育目标
15、填空题 “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
参考答案: 陶冶教育法
16、单选题 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是_____。
A: 说服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情感陶冶法
D: 道德修养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概念考查。
17、多选题 下列属于德育的途径有_____。
A: 参观军事博物馆
B: 学习模范事迹
C: 教学活动
D: 共青团工作
E: 进行公益劳动
参考答案: ABCDE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E【解析】德育的途径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
18、填空题 广义的德育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狭义的德育则是专指____。
参考答案: 社会德育 社区德育 学校德育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19、简答题 论述德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0、简答题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德育要在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另一方面,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培养提高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21、简答题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原则?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德育原则的掌握和应用。
【参考答案】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以
及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比如:当陶行知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表现,但是陶行知先生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没有使学生在同学面前难堪,而是让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比如:陶行知来到校长办公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陶行知先生可谓把这一原则运用到极致。比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陶行知先生首先肯定了王友打抱不平的优点,但话中有话,“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这句话就是要让王友自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最终王友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良苦用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22、单选题 德育教育不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力量,还要联合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_____。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涵义: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3、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4、填空题 家庭、社会和学校相结合的教育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
参考答案: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5、单选题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_。
A: 说服法
B: 陶冶法
C: 实际锻炼法
D: 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26、判断题 体谅模式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较有影响力的道德教育模式,其创立者是英国的班杜拉。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德育的体谅模式为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所创。
27、单选题 _____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A: 活动和交往
B: 实践
C: 教育
D: 参加课外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
28、单选题 _____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
A: 德育过程
B: 德育模式
C: 德育途径
D: 德育方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德育途径的内涵。
29、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_____。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观念
D: 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30、简答题 简述德育的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说服教育法(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修养指导法;(6)品德评价法;(7)角色扮演法;(8)合作学习法。
31、简答题 简述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32、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出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体现的是德育的_____
A: 政治功能
B: 生存功能
C: 发展功能
D: 享用功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德育的享用功能。
33、单选题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德育方法是_____。
A: 实际锻炼法
B: 自我调节法
C: 道德修养法
D: 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道德修养法概念考查。
34、单选题 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_____
A: 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
B: 采取罚款解决班级卫生问题
C: 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
D: 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把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略。
35、单选题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_____原则。
A: 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C: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指的是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36、单选题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
A: 教学活动
B: 社会活动
C: 课外、校外活动
D: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37、单选题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_____。
A: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 课外、校外活动
C: 班会
D: 少先队、共青团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德育途径的了解。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教学不仅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实用的形式。所以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校外活动是德育的重要途径;班会是进行德育的一种途径;少先队、共青团是实施德育、达到德育目标的有效形式。
38、单选题 孔子提出了“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力行近乎仁”指的是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
39、单选题 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
A: 陶冶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榜样示范法
D: 说理教育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它是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
40、多选题 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_____。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E: 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41、单选题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_____。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2、单选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_____。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43、单选题 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称为_____
A: 德育原则
B: 德育途径
C: 德育方法
D: 德育模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题干是对“德育方法”的概念的阐述。
44、填空题 语言说服和____是说服教育法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 事实说服
45、单选题 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_____。
A: 德育内容
B: 德育活动
C: 德育方法
D: 德育过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德育方法的定义,即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方式。
46、单选题 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_____
A: 比较法
B: 榜样示范法
C: 自我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47、判断题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48、简答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9、单选题 根据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响”而提出的德育原则是_____
A: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据此提出的德育原则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0、简答题 学校德育有哪些途径?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