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个体因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指_____。
A: 附属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内部动机
D: 认知内驱力
2、单选题 总是“一条道走到黑”“不见黄河不死心”,这与意志的_____品质相反。
A: 自制性
B: 坚韧性
C: 自觉性
D: 果断性
3、单选题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
A: 教师负责制
B: 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 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 校长负责制
4、多选题 以下属于真正的创造的是_____。
A: 鲁班发明锯子
B: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C: 爱迪生发明灯泡
D: 高斯发明连加变乘法的简单运算
E: 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5、简答题 分析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6、单选题 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
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认知风格
D: 顿悟
7、简答题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疼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地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这个“坏孩子”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从上述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谈谈如何对待“坏孩子”“差学生”。
8、单选题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国哪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_____
A: 幼儿园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9、判断题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_____
10、填空题 ____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11、单选题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_____。
A: 结构教学
B: 程序教学
C: 认知教学
D: 情境教学
12、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反思的环节?_____
A: 具体经验
B: 观察分析
C: 具体的重新概括
D: 积极的验证
13、单选题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是_____
A: 一般能力
B: 创造能力
C: 模仿能力
D: 特殊能力
14、简答题 追忆
15、多选题 科学技术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
A: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C: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D: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E: 科学技术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16、多选题 恐惧症可分为_____。
A: 强迫恐惧症
B: 单纯恐惧症
C: 广场恐惧症
D: 社交恐惧症
17、单选题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使用符合幼儿_____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
A: 特殊需要
B: 身心特点
C: 随机喜爱
D: 年龄特点
18、单选题 _____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A: 董仲舒
B: 柳宗元
C: 韩愈
D: 王安石
19、单选题 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使之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指的是_____。
A: 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转化
C: 知识的管理
D: 知识的新发现
20、单选题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
A: 《乌托邦》
B: 《理想国》
C: 《政治学》
D: 《雄辩术原理》
21、多选题 学生文化的成因有_____。
A: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 同伴群体的影响
C: 师生的交互作用
D: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E: 社区的影响
22、单选题 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_____。
A: 注意的分配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范围
D: 注意的起伏
23、简答题 论述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4、单选题 心理学属于_____。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 哲学
25、单选题 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_____
A: 原始社会
B: 古代社会
C: 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
26、单选题 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为“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_____。
A: 柏拉图
B: 拉伯雷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27、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是_____
A: 探究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接受学习
D: 自主学习
28、多选题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_____。
A: 徒手性操作技能
B: 器械性操作技能
C: 闭合性操作技能
D: 开放性操作技能
29、判断题 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儿童发展的过程。_____
30、填空题 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为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____。
31、简答题 试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2、单选题 反映教育活动中个性化要求的现代教育特征是_____。
A: 教育的民主化
B: 教育的全民化
C: 教育的多元化
D: 教育的终身化
33、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34、判断题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_____
35、判断题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一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_____
36、单选题 原始的记忆因素是_____。
A: 自然条件反射
B: 习惯化
C: 人工条件反射
D: 重学记忆
37、单选题 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乐记》
38、单选题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39、单选题 学生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所以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_____。
A: 领会
B: 检查
C: 巩固
D: 理解
40、单选题 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_____。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恒常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41、单选题 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_____特征。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42、单选题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_____。
A: 冲动型
B: 沉思型
C: 场依存型
D: 场独立型
43、单选题 婴儿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_____。
A: 痛觉
B: 听觉
C: 味觉
D: 视觉
44、单选题 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_____
A: 杜威
B: 布卢姆
C: 布鲁纳
D: 赞科夫
45、单选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_____。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46、单选题 以下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B: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C: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47、单选题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_____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 自由尊严
B: 人身财产
C: 身心健康
D: 生命安全
48、单选题 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_____。
A: 先行组织者
B: 最近发展区
C: 教育与教学
D: 解决问题
49、单选题 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教师应从_____入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50、单选题 一位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97”“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这位教师处于_____。
A: 关注情境阶段
B: 关注生存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教学前关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