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好的研究课题要满足的要求有_____。 
 A: 有价值
B: 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依据
C: 具体明确
D: 覆盖广泛 
E: 大众性
  
 
	        2、单选题  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_____。 
 A: 手的动作
B: 重复连锁动作
C: 抓握动作
D: 玩东西
  
 
	        3、填空题  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这一阶段属于心智形成的____阶段。 
   
 
	        4、判断题  概念和分类是构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石。_____ 
   
 
	        5、单选题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孟禄
B: 洛克
C: 卢梭
D: 利托尔诺
  
 
	        6、填空题  幼儿园管理条例适用于招收____以上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 
   
 
	        7、单选题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直接的方式是_____ 
 A: 思想品德课
B: 课外活动
C: 爱国教育
D: 社会教育
  
 
	        8、判断题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_____ 
   
 
	        9、单选题  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_____。 
 A: 达尔克罗兹
B: 柯达伊
C: 铃木
D: 奥尔夫
  
 
	        10、单选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_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11、填空题  卢梭是____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12、单选题  “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_____的影响。 
 A: 禀赋
B: 家庭环境
C: 社会环境
D: 教育环境
  
 
	        13、简答题  生理成熟 
   
 
	        14、判断题  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法律行为,它依法成立后就产生行政法律效果,非依法不得变更和撤销。_____ 
   
 
	        15、填空题  榜样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16、多选题  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看,国家在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国家为此付出的努力有_____。 
 A: 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的教育机会
B: 关注贫困学生,设立帮困基金
C: 关注残疾学生,设立特殊的教育机构
D: 对贫困、残疾学生实施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
  
 
	        17、单选题  “化悲痛为力量”“不意气用事”这是_____。 
 A: 情感对知识的依赖
B: 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C: 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D: 意志对认识的作用
  
 
	        18、单选题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_____提出的。 
 A: 班杜拉
B: 瓦拉斯
C: 韦纳
D: 马斯洛
  
 
	        19、简答题  小李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刚到学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备课,学生评教优秀,后来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小李不再认真备课,说“备一次课,能用好多年”,越来越浮躁。学生评教很差。学校领导找他谈话,他不以为然,把领导批评、学生评教的不顺心都转移到学生身上,对差学生讽刺挖苦、罚站,甚至撵出教室。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进行分析。
 
   
 
	        20、单选题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_____。 
 A: 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
D: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 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1、简答题  简述述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 
   
 
	        22、单选题  使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是教育的_____。 
 A: 个性化功能
B: 社会化功能
C: 个体享用功能
D: 人口功能
  
 
	        23、单选题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_____。 
 A: 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
B: 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样高
C: 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D: 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24、单选题  人们只想到事物的通常用途,而很少想到其他用途。如大家只把书拿来读,而想不到还能当凳子用。心理学家将这称为_____。 
 A: 迁移作用
B: 问题表征
C: 原型启发
D: 功能固着
  
 
	        25、单选题  “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属于_____。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26、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实施家庭教育。”这说明此处的教育教学规范是_____ 
 A: 强制性规范
B: 义务性规范
C: 授权性规范
D: 权利性规范
  
 
	        27、简答题  课程 
   
 
	        28、简答题  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29、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 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 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30、简答题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教育工作者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31、单选题  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是_____。 
 A: 同步的
B: 无关的
C: 不同步的
D: 以上都不对
  
 
	        32、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_____。 
 A: 诊断性评定
B: 形成性评定
C: 终结性评定
D: 发展性评定
  
 
	        33、多选题  下列属于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的是_____。 
 A: 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B: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C: 知觉的情境
D: 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34、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5、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林老师为了上好《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青蛙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青蛙标本,因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作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1)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存在哪些问题?
(2)联系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6、单选题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 
 A: 教学活动B、社会活动
C: 课外、校外活动
D: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37、单选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___。 
 A: 元认识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组织策略
  
 
	        38、简答题  程序性教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39、单选题  危机干预时,在当事人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现实可行的用于摆脱困境的短期计划,是为了_____ 
 A: 帮助当事人看到摆脱困境的可能性
B: 迫使当事人行动以改善自己的境遇
C: 让当事人通过制定计划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D: 让当事人做出放弃自杀的承诺
  
 
	        40、单选题  让“一草一木都能说话”“每一墙壁都能说话”体现了什么德育方法_____。 
 A: 陶冶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说服教育法
D: 实际锻炼法
  
 
	        41、单选题  下列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_____。 
 A: 认知结构和态度
B: 智力和学习环境
C: 年龄和学习材料
D: 学习目标和态度
  
 
	        42、简答题  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43、单选题  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_____。 
 A: 认知结构和态度
B: 智力和学习环境
C: 年龄和学习材料
D: 学习目标和态度
  
 
	        44、多选题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_____。 
 A: 动作学习
B: 知识学习
C: 技能学习
D: 经验学习
E: 行为规范学习
  
 
	        45、简答题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____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46、单选题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_____。 
 A: 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 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 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 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47、判断题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不是同步的。_____ 
   
 
	        48、单选题  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布鲁纳
D: 斯宾塞
  
 
	        49、单选题  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_____。 
 A: 与家长沟通、交流感情
B: 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C: 检查孩子身心状况
D: 提醒孩子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50、单选题  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这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_____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D: 共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