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把孩子当成炫耀攀比的工具”。这是家长的什么心理_____
A: 炫耀心理
B: 自卑心理
C: 骄傲心理
D: 夸奖心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命题立意】考查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
【错因分析】对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的判断有误。
第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幼儿园图书区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图书区应该选择班级里光线相对充足、比较安静的位置
B: 图书区的图书要定期更换
C: 儿童在图书区活动的时候,教师不要打扰
D: 图书的选择必须符合本班儿童的智力、语言等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在图书区活动的时候,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指导儿童的阅读方法,引导儿童互相谈话和讲述图书中的内容,促进儿童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第2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环境创设
3、填空题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____和无结构的问题。
参考答案: 有结构的问题
第3题所属考点-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4、简答题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
(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第4题所属考点-教育目的
5、单选题 在解应用题时,老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_____。
A: 牢记题目内容
B: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C: 熟练地应用计算技能
D: 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答案】D。
第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单选题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_____
A: .男优于女
B: 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 女优于男
D: 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第6题所属考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7、简答题 试述意志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意志规律主要在教学活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加以运用。
(1)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①根据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促进学习活动。首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意义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意志行动。其次,发挥意志对学习过程的支配和调节作用。②根据意志与情感的关系,促进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既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又调动其饱满的学习情绪,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
(2)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①意志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在品德教育中,应注重学生意志力的锻炼,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出于自觉性,达到经常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品德培养要借助于意志行动过程来实现。③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品德形成的重要保证。
第7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8、单选题 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教师资格证是全国通用的。故选A。
第8题所属考点-教育法律法规
9、单选题 按照规定,我国实行_____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A: 中央、省级、市级
B: 中央、省级、区县
C: 国家、地方、学校
D: 国家、省市、区县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第9题所属考点-课程
10、单选题 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_____。
A: 单轨制
B: 中间型学制
C: 双轨制
D: 分支型学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制度类型的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目前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西欧的双轨制、美国的单轨制以及苏联分支型学制。西欧双轨制是以英国为代表,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
第10题所属考点-学校教育制度
11、单选题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_____。
A: 建立学生档案
B: 班主任工作总结
C: 班主任工作计划
D: 操行评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第1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2、判断题 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
第1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3、多选题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_____。
A: 活动过多
B: 注意力不集中
C: 冲动行为
D: 攻击行为
E: 喜欢幻想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好冲动,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
第13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14、单选题 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_____
A: 活动目标
B: 近期目标
C: 中期目标
D: 远期目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活动目标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第14题所属考点-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5、单选题 “幼儿园”一词是_____诞生的。
A: 1837年
B: 1840年
C: 1842年
D: 1903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B【解析】福禄倍尔于1840年将其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从此出现了“幼儿园”这一词。故选B。
第1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16、单选题 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_____。
A: 冲动型问题行为
B: 扰乱型问题行为
C: 多动型问题行为
D: 自律障碍行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冲动型问题,体现在突然间,比如突然暴怒打人。扰乱型问题,体现在主观意识或者主观欲望,比如有意识的不听课、发出噪音等。多动型问题,体现在行为多样,难以安静,比如,一会翻书,一会说话,一会玩。自律障碍,体现在明知道不对,但仍然忍不住去做,比如逃课、上网。本题中的行为属于扰乱型问题行为。
第16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17、单选题 —甲子是多少年?_____
A: 十年
B: 三十年
C: 五十年
D: 六十年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即是一甲子。故选D。
第17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
18、多选题 下列属于幼儿教师劳动特点的是_____。
A: 创造性
B: 全面性
C: 细致性
D: 灵活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具有特殊性:(1)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2)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4)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第18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19、单选题 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_____
A: 亲子关系的发展
B: 同伴关系的发展
C: 性别角色的发展
D: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19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20、单选题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_____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 初级
B: 一级
C: 二级
D: 讲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三个等级。故选A。
第2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1、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做出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体现的是德育的_____
A: 政治功能
B: 生存功能
C: 发展功能
D: 享用功能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德育的享用功能。
第21题所属考点-德育
22、单选题 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同,但存在一个共同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是_____。
A: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B: 教育是增长人的知识的活动
C: 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的活动
D: 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第22题所属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23、单选题 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_____。
A: 有正确的学生观
B: 要树立育人意识
C: 应具备管理能力
D: 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工作。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故选A。
第2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4、填空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示范性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示范性
第2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5、单选题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_____的德育方法。
A: 宣传效应
B: 榜样示范
C: 品德评价
D: 陶冶教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陶冶教育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故选D。
第25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6、单选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_____。
A: 《说文解字》
B: 《论语》
C: 《孟子》
D: 《四书集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掌握。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孔子承认人的先天差异性,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第2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7、单选题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_____。
A: 马卡连柯
B: 加里宁
C: 乌申斯基
D: 赞科夫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第2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8、多选题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_____。
A: 安吉尔
B: 华生
C: 斯金纳
D: 苛勒
参考答案: B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参考解析:行为主义可以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安吉尔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第2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9、单选题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
A: 创新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完知识之后及时地对它进行复习,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第2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0、填空题 形式训练说以____为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 官能心理学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官能心理学
第3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1、单选题 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_____。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选择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其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人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故本题选A。选择性是指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第3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2、判断题 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因为到了内化阶段,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第32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33、单选题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 桑代克
B: 贾德
C: 奥苏贝尔
D: 韦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968年奥苏贝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第3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4、判断题 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
第3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35、单选题 “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指的是学习中的_____
A: 定势现象
B: 迁移现象
C: 记忆现象
D: 创造现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第35题所属考点-学习的迁移
36、单选题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_____的方针。
A: 教育、感化、挽救
B: 批评、教育、惩罚
C: 说理、劝服、感化
D: 批评、教育、感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第36题所属考点-未成年人保护法
37、判断题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能够自觉关注学生。
第37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38、单选题 人们处在应激状态下,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_____
A: 外部表现
B: 主观体验
C: 生理唤醒
D: 行为反应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产生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属于生理变化,因此,选择C项。
第38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
39、单选题 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_____。
A: 双轨学制
B: 单轨学制
C: 分支型学制
D: 中间型学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双轨制。
第3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0、单选题 对教学与考试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 学生的负担很重,考试考什么学校教什么无可厚非
B: 学校教学方式不需要与考试的测量方法完全一致
C: 就统一的纸笔测试而言,学科教学内容有些可测,有些不可测
D: 考试结果为教学提供了反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略。
第40题所属考点-教学
41、单选题 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_____
A: 家庭教育
B: 社会教育
C: 学校教育
D: 自我教育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学校教育是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第4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2、单选题 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备课
B: 上课
C: 课外辅导
D: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一一上课一课外作业一课外辅导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第4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3、单选题 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_____
A: 热情
B: 心境
C: 应激
D: 激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应激是对突发事件的一种反应。
第4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4、单选题 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不可遏制型相当于_____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不可遏制型对应于胆汁质。
第44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5、简答题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参考答案: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4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46、单选题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不包括_____
A: 工作对象的幼稚性
B: 工作任务的全面性
C: 工作过程的创造性
D: 工作效果的可预见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工作对象的幼稚性、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工作手段的示范性、教育效果的滞后性。故选D。
第46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7、单选题 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_____
A: 商人
B: 政治家
C: 军人
D: 官史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第47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48、填空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
参考答案: 长期性
第48题所属考点-学生与教育
49、简答题 试分析“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两种师生观。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包括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他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儿童中心论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进行,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杜威。
(2)教师中心论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49题所属考点-学生与教育
50、判断题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积极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第5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1、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张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小学。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渐渐的,张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困难。
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也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2)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①要树立民主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②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③要善于提高自我修养,用学识、才能和髙尚的人格影响学生。④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促进师生心理相容。
第51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52、简答题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我国新课改中课程评价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教育评价的多元性,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
(2)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包括评价主体的发展性、评价范畴的发展性、评价空间的发展性。
(3)教育评价的即时性,包括即时反馈教学信息、即时激发学习动机、即时提供行为向导。
第5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3、填空题 把所有课都当作政治课来上,违背了____原则。
参考答案: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本题解释:
【答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第5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4、多选题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_____。
A: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B: 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 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D: 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 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参考答案: ABCE
本题解释:
【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和品德的关系。它们的直接根源是不同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而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第54题所属考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55、判断题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理解水平。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解析】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第5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6、单选题 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_____
A: 认知与情感
B: 认知与行为
C: 情感与意志
D: 意志与行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和情感,表达方式主要是语言和动作。
【命题立意】考查游戏的心理结构。
【错因分析】对游戏的心理结构的成分不了解。
第5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57、简答题 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但教学不应只着眼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而“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可以而且应该促进发展。
第57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58、单选题 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_____
A: 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
B: 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C: 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
D: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答案为C。
第58题所属考点-职业理念
59、判断题 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化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
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探索来拓宽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它强调的是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是职前培养、新任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直到结束教职为止的整个过程。所以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不可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模式。
第59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60、简答题 在于漪老师上一节语文公开课上,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请分析上面教学片断中体现的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案例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该案例中,教师利用一个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
第60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61、填空题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____。
参考答案: 加里培林
第61题所属考点-技能的形成
62、单选题 小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我国各省的简称,这是一种( )学习。_____
A: 符号
B: 概念
C: 命题
D: 推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根据学习任务复杂程度的不同,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本题中各省的简称是代表每个省份的符号,因此属于符号学习。
第62题所属考点-教学实施
63、填空题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
参考答案: 关爱学生
本题解释:
参考解析:关爱学生
第6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4、简答题 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64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65、判断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国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关爱学生。
第6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6、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女生康某将一封“情书”交给班主任赵老师,离开教师办公室的康某心理疑虑重重,又返回到办公室门口,却听到赵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着“情书”,其他老师发出怪异的笑声,康某羞愧难当,再也不来上学。
材料2.五年级学生杨某,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将一封情书交给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一番细心开导后,从抽屉拿出一个信封,将“情书”装入并封上,温和的对杨某说:“我不想知道是哪位男生写的,也不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但我知道,他表达的是一种纯真的友谊。”多少年后,获得硕士学位的杨某拜访退休在家的吴老师,一番叙旧后,吴老师从书架中取出那个发黄的信封,两人一起打开尘封多年的“情书”,发出阵阵笑声。
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评价两位教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给出的两位老师截然相反的做法对两位同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赵老师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中教师要关爱学生的要求,吴老师则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并开导学生,既遵循了关爱学生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应遵循的六大职业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在上述两个案例中,赵老师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关爱学生就是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吴老师的做法遵循了关爱学生的要求,同时也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践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
第66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67、单选题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_____。
A: 美育
B: 体育
C: 智育
D: 德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第6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8、单选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不包括_____。
A: 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 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 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包括:班集体的设计者,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班主任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而非贯彻者。
第6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69、判断题 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也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着的。一旦受到强化,这种结果可通过操作明显地表现出来。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第6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0、简答题 试述德育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第7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1、单选题 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_____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 幼儿的特长
B: 幼儿的智力
C: 幼儿的社会性
D: 幼儿的能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第7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2、判断题 先行组织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原有的现象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
第7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3、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_____。
A: 教育观察法
B: 自然实验法
C: 实验室实验法
D: 教育调查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自然实验法是指在自然的情况下,即教育情绪下创设控制某些信息,以引起某种心理进行研究。
第73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4、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发行的药典是_____
A: 《本草纲目》
B: 《丹经》
C: 《千金方》
D: 《唐本草》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故选D。
第74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
75、判断题 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学习定义掌握的牢固和严谨程度。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学习引起的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化,比如个体学会吃饭、学会说话,在没有大的变故下这种技能是一直都会发挥作用的。因此本题中说学习是“暂时的”变化是不对的。
第7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6、单选题 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布鲁纳
B: 罗杰斯
C: 皮亚杰
D: 卢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学生中心课程论是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订课程的理论。它认为学生对课程的直接兴趣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因素,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而是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学生中心课程论以美国儿童中心论者杜威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等为代表。故本题选B。
第76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7、单选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_____。
A: 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7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8、单选题 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_____。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语言直观
D: 虚拟直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第7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79、单选题 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_____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第79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0、简答题 榜样示范法
参考答案:
【答案】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第8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1、单选题 某教师在师德表彰大会上发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对该教师引用老子这段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
A: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 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C: 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D: 师生相互信任,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即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可以作为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D项为无关项。故当选。
第81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
82、单选题 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_____有权予以劝阻、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 国家机关
C: 任何组织或个人
D: 学校教职员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第8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3、多选题 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_____。
A: 连续性与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E: 关键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第83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84、判断题 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是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
第84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85、多选题 学习材料的直观方式有_____
A: 图象直观
B: 模像直观
C: 言语直观
D: 实物直观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解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模象和言语直观。
第85题所属考点-知识的学习
86、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老师想了个办法,一天,老师带着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然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撞掉了都不知道。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膀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此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她一直以为蝴蝶结在头上),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
结合所学的心理学内容,试对上述案例作出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自信能将一个人的全部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不断努力并走向成功。
(1)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孩子的自卑或不自信的现象,利用自己的教育影响力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帮助其树立自信,为孩子的成功奠定基础。教师不再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选择。
(2)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应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3)珍妮的例子还表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观点。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和向善的倾向并且具有建设性,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机会,人性就能够不断向善、美的方向发展。【命题立意】此种类型的考题主要考查考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考生应该先抓住案例反映的中心思想,再结合自己所学理论。
第86题所属考点-教师职业心理
87、单选题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加涅
D: 苛勒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第8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8、填空题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
参考答案: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本题解释:
【答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第88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89、判断题 桑代克是第一个以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的心理学家。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
第89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90、单选题 正确的坐姿是脊柱的支点落在_____
A: 胸部
B: 胯部
C: 腰部
D: 骶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第90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91、单选题 变式是指_____,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 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
B: 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换
C: 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
D: 本质特征变换,非本质特征不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故此题选B。
第91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2、简答题 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具有哪些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的指导意义如下。
(1)树立新的智能观和学生观。学校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潜力。
(2)改革课程内容,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3)倡导运用情境化学习评价方法。教师应设置与现实生活接近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设计适应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每科教学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把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案。
(5)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使他们可以了解自己各种智能发展的特点,使学生了解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并根据自己智能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智能发展的更有效的方式。
第92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3、简答题 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如何对儿童发展起作用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满足孩子爱的需要(即希望被别人疼爱)和安全需要(即觉得有人保护自己)而实现的。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是儿童进行探究学习和与他人交往的前提。
第93题所属考点-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94、单选题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_____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尊重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发挥潜力,成为自己能力所及的人的需要。
第94题所属考点-学习动机
95、判断题 人类历史上,先是某些圣贤办起了学校,然后才有教育活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错误。先有教育活动,然后才有学校。
第95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6、简答题 教育机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第96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97、多选题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_____。
A: 动机作用
B: 方向作用
C: 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 提升智慧
E: 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包含动机作用、方向作用及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等三方面。
第97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98、单选题 —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_____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故选A。
第98题所属考点-教学实施
99、单选题 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露、霜),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_____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氢氧化物
D: 二氧化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目前大气中的硫和氮的化合物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选B。
第99题所属考点-小学综合素质
100、简答题 教师承担着哪些职业角色。
参考答案:
【答案】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而: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第100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