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带答案】(二)
2016-06-13 18:56: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____能力。

参考答案: 就业创业



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

参考答案: 了解和研究学生

本题解释:
参考专家解析:【答案】了解和研究学生



3、针对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学生犯了错,家长也有责任,应该批评家长  B: 学生犯了错,教师批评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人而异  C: 徐晓双方应该沟通,合作,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D: 教师教育学生应该严慈相济
E: 教师前了解学生,才有教育的针对性

参考答案: BCDE
本题解释:
【答案】BCDE。



4、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Y



5、元认知策略大致可以分为( )三种。_____
A: 计划策略  B: 监控策略  C: 调节策略  D: 求助策略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6、在学习的策略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地运用,这遵循了策略教学的____。

参考答案: 内化性原则



7、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言,智力技能具有_____的特征。
A: 外显性  B: 观念性  C: 内潜性  D: 简缩性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C,D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BCD。专家解析: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解、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的特征是: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8、苏联1989年制定的_____反对将童年仅仅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忽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点。
A: 托儿所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  B: 学前教育构想  C: 幼儿园规程  D: 青少年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9、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____和新颖性是其两大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形象性



10、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中世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的产生。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故选B。



11、社会需求与_____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 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 教育机构  C: 政府  D: 父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教育目标需要考虑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



12、李克强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教育事业公平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 )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 )机会。_____
A: 大学进城 就业  B: 重点高校 升学  C: 重点高校进城 就业  D: 大学 升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故本题答案选B。



13、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4、习近平4月1日主持召开深改组进笼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15、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这句话说明教师要_____。
A: 对学生因材施教  B: 对学生严慈相济  C: 尊重和欣赏学生  D: 团结和关心学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专家解析:题干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提示教师要尊重和欣赏学生。
【点拨】该题与本卷第23题都属于根据某句话来分析其深意,常见的有名人名言和俗语。比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6、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不包括_____
A: 统觉教育  B: 日常生活练习  C: 语言教育  D: 数学教育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解析】: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和语言、社会知识、生活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的教育。



1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_____。
A: 反例  B: 变式  C: -概括  D: 抽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概括中两个重要概念的掌握。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概括,通常我们会运用一些正例、反例和变式。其中正例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如:用麻雀作为正例说明“前肢有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用蝙蝠作为范例,说明“会飞”是鸟的无关特征。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从概念中可知我们能够明确知道,正例和变式都是归属于某类事物的,但反例是不属于该类事物的。题干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的正例,同时也是变式,因此本题选B。



18、中国近代学校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标志是_____
A: 京师同文馆的设立  B: 京师大学堂的创设  C: 癸卯学制的颁布施行  D: 壬子学制的颁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癸卯学制的理解。★★★
【错因分析】识记不清。



19、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从内容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全面性、先进性  B: 从影响深度和时间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深远性  C: 从道德行为的结果上看,教师职业道德可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D: 从行为条件上看,教师职业道德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结果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20、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是_____。
A: 海德  B: 维纳  C: 凯利  D: 罗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最早研究归因的是海德,在1958年,维纳是1974年所以更早的是海德。



21、××市工业局文件
××字(2014)××号
签发人:张平
××市工业局关于印发“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我局同意××市财政局“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中提出的意见,认为切实可行,请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参照执行。
附:××市财政局文件2014.3.1
主题词:印发、规定、通知
抄送:××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1.发文字号不规范,应为××[2014]××号。
2.下行文不应标注签发人,应取消,发文字号居中排列。
3.标题不规范,应将“印发”改为“转发”,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缺主送机关,应写明收文单位名称。
5.转发同级机关公文,不应用批示语气,如“我局同意”“所提意见切实可行”等。
6.《规定》属规范性公文,应认真执行而不应写“参照”执行。
7.附件说明不规范,应具体写明附件标题。
8.成文日期不规范,应用阿拉伯数字写全年月日,即2014年3月1日;应加盖印章。
9.主题词不规范,应增加公文的主题项:行政经费;主题词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不用标点符号。
10.转发公文不应再向其他机关抄送,应取消抄送机关。



22、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京剧是北京的地方剧种  B: 京剧的行当主要有四类,即生、旦、净、丑  C: “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中的重大事件  D: 京剧中念白属于京韵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京剧是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京剧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戏曲,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故选A。



23、教师强行要求学生放学后留在教室进行作业辅导,并对此进行收费。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这是教师变相赚取私利,应该制止  B: 合理,很多家长都愿意  C: 违反了《教育法》  D: 虽然不合理,但是这是很多学校的惯例,可以忽略
E: 放学之后的时间属于教师和学生个人的,双方同意就可以

参考答案: BDE
本题解释:
【答案】BDE。



24、_____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
A: 算法式  B: 启发式  C: 综合式  D: 概括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提出假设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是算法武和启发式,题干说的是算法式。



25、人的学习主要通过_____来进行。
A: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嗅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答案】A。专家解析:人的学习百分之八十来自视觉。



26、教师总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但班里经常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教师应侧重于_____。
A: 提高学生认识  B: 丰富学生道德情感  C: 锻炼学生意志  D: 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27、言语是个人借助____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参考答案: 语言

本题解释:
【答案】语言



28、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
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29、程序性知识学习需经过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1)陈述性阶段
行为程序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被学生学习,其过程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相同。
(2)转化阶段
练习使用某种规则,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
(3)自动化阶段
学习者常常无需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



3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一环是_____。
A: 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B: 能忍受乏味清苦  C: 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D: 模糊个人利益得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一环是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31、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和感知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教师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专家解析:这是教师提高审美素质的内容。



32、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围民素质根本宗旨,培养养学生的_____为重点。
A: 创新精神和事件能力  B: 德智体美徳的全面发展  C: 和谐发展  D: 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3、中等难度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对专家解析:略



34、介入型倾听和非介入型倾听属于_____。
A: 谈话法的类型  B: 心理辅导的方法  C: 课堂倾听的类型  D: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根据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言语行为时是否参与其中,可把课堂倾听分为介入型倾听和非介入型倾听。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
A: 权利和义务  B: 权力  C: 义务  D: 权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 )的推行直接相关。_____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这几句诗句出自神童汪洙的《神童诗》,描述当时人们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富贵、利禄的现象。故选C。



37、调查报告属于公文中的规范性文件。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专家解析: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发布的,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调查报告不属于规范性文件,但可作为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有关材料和依据。



38、如何做关系图_____。
A: 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 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 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 一般从左向右展开,用箭头连接各步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专家解析:项是流程图的要求。



39、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作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是_____。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杨贤江  D: 徐特立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学者教育思想的了解。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他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把杜威的先进思想带回中国,结合中国的_国情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改造中国旧教育作出了伟大贡献。



40、不属于四大发明的是_____
A: 针灸  B: 指南针  C: 造纸  D: 火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41、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_____。
A: 教师学历  B: 师幼互动  C: 高档园舍  D: 经费投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C。专家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学历关系到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各方面,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园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幼儿是在活动中通过与物体、人的交往来获得具体学习经验的,因而师生互动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高档园舍只是为幼儿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的经费有明确的要求,它是幼儿园得以运转的必备条件,也是幼儿一日生活得以开展的保障,因此对幼儿教育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42、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_____
A: 三  B: 四  C: 一  D: 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3、心理断乳期是指_____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这个时期少年追求独立的愿望增强,急于脱离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



44、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_____。
A: 在身体发展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B: 在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C: 在情意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D: 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45、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卢梭、洛克、康德以及赫尔巴特均持个人本位论的观点。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专家解析:赫尔巴特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46、《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____教学。

参考答案: 双语



47、下列不属于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特征的是_____。
A: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B: 教育的世俗化  C: 教育的全民化  D: 教育的民主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8、1879年德国心里学家_____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冯特  B: 加涅  C: 华生  D: 桑化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出现,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科学心理科学的诞生。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49、简述新课程提倡的新的教学观。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50、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专家解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是学生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



51、孔子的《论语》提出的“有教无类”体现了_____。.
A: 教育均衡思想  B: 教育公平思想  C: 启发性教学思想  D: 以身立教思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专家解析:孔子的“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公平。



52、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其中_____占主导地位。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53、“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的提出者是_____
A: 凯洛夫  B: 沙塔洛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 维果斯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造了“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54、情境性言语和连贯性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____。

参考答案: 使听者能直接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

本题解释:
专家解析:情境性言语常用于对话时,在结合具体情境时,才能使听者理解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且往往还需要说话人运用一定的表情和手势作为自己言语活动的辅助手段,而连贯性言语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使听者仅仅从言语本身就能完全理解讲话人所要讲的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思想。



55、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_____。
A: 随意注意  B: 无意注念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注意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无意注意,指无预定目的,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指有目的、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鸟,去看小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故选B。



56、活动性原则源自于_____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A: 皮亚杰  B: 夸美纽斯  C: 福禄贝尔  D: 杜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参考专家解析: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57、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_____。
A: 感性知识  B: 理性知识  C: 陈述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参考专家解析:A 专家详解: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对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理性知识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用于区别、辨别事物,是一种静态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操作过程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实现从已知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知识。



58、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家是_____。
A: 皮亚杰  B: 维果茨基  C: 赞可夫  D: 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专家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



59、试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关于自己及其周围世界的粗浅的知识经验
对于学前儿童来讲,学习关于周围生活的粗浅知识,不仅能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还能适应环境’发展自我,例如避开危险、遵守规则、节约资源等。同时知识还是培养儿童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的载体’离开知识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的提高与培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对学前儿童具有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因此知识是学前儿童学习的重要内容。传授知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2)关于基本的活动方式方法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做事情一定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方法对了则会“事半功倍”。学前儿童大大小小的诸多活动,构成了一日生活和学习活动。从大的方面说有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具体来说又可以分解为许多小活动,如交往、睡眠、进餐、值日、劳动、观察、交流、小实验、手工、体育锻炼等。每一种活动都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方法对了,做事就会游刃有余。
(3)关于发展儿童智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经验
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一种必备的心理条件。新《纲要》提到的五个领域中,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如健康领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语言领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社会领域的交往能力,科学领域的思维能力,艺术领域的创造能力。只有抓住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每一个领域的长远发展。
(4)关于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的经验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积极的情感是个体发展的持续动力。在学前期,学习兴趣、自信心、责任感、独立性、合作精神、友好、尊重、同情等都是应着重培养的情感态度。



60、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 均衡性  B: 综合性  C: 选择性  D: 平均性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



61、黄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一天,邻居单某家的鸡少了一只,说是黄某所为。后黄某母亲与单某发生争吵。黄某因而对单某怀恨在心。一日,单某来黄某家串门,黄某假装为其倒茶,将其事先准备好的一包剧毒农药倒入茶中。单某回家后毒发身亡。经查,黄某在作案时仅差5天就满14周岁。
问:黄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参考专家解析:本案中,黄某的投毒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于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管其所实施的行为的性质和类型。
我国《刑法》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必须要具备主客观要件,即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其中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本案例中黄某因其年龄不满14周岁,属于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因此黄某虽实施了投毒行为,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不能予以刑事处罚。但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62、分组教学制发挥了个别授课制效率高的优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专家解析: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个别授课制则难以完成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一名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因而教学效率不高。



63、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_____。
A: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 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C: 学生发展的平衡性  D: 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专家解析:从题干中的“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并据此指导学生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可知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王老师 尊重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考点: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64、“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_____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热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专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情绪的几种类型的区分。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6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的是古代_____的教育。
A: 希腊  B: 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和武士。



66、智慧天使、成功天使和爱的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三位到家里做客。天使说:“我们三位就去一位吧,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择我们中的哪一位。”这位母亲思索了一下,决定把爱的天使请回家,她问:“哪一位是爱的天使?请进吧。”爱的天使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外两位天使也跟了进来。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两位天使回答说:“我们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和智慧!”.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师爱”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定,题材不限。

参考答案:
考专家解析:
首先,阐述对“爱”的理解。
其次,结合相关教育知识,阐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举例说明。
第三,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对一名教师而言,比学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爱心,要深爱每一个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并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幼小的心灵,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最后,点明主题。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作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博爱的心,方能育人。



6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对。参考专家解析:



68、张老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侵犯了学生的_____。
A: 名誉权  B: 隐私权  C: 受教育权  D: 人身自由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的个人生活不被公众知晓,禁止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未成年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题目中张老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6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为_____。
A: 专门学校  B: 职业学校  C: 特殊学校  D: 普通学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70、一般认为,教学目标由_____组成。
A: 认知类  B: 技能类  C: 语言类  D: 情感类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D参考专家解析:
【答案】ABD。专家解析: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71、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1)学习任务的特点,包括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学习任务的明确性等。(2)教师的行为与态度。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对儿童的爱和尊重两个方面。(3)基本需要满足的情况,即当儿童的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求知需要产生。
因此,教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应用多种方式和有趣教具;(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儿童好奇心;(3)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4)给予积极反馈,让儿童体验成功快乐。



72、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_____。
A: 50年代以后  B: 60年代以后  C: 70年代以后  D: 8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73、研究表明,学习的数量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对。



74、2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N。专家解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共十三大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道路前进》的报告,第一次系统地展开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指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建设的基本纲领,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75、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参考答案:
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又称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该阶段幼儿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



7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过( )。_____
A: 台式电脑  B: 笔记本电脑  C: 个人电脑  D: 平板电脑

参考答案: C



7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是_____。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D: 指导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



78、下面有关依法治校论述正确的有_____。
A: 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  B: 尊重教师的权利,加强教师管理  C: 在学校开展普法教育  D: 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E: 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B,C,D。参考专家解析: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333号)。强调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二)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三)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六)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学校要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79、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有_____
A: 让三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三遍  B: 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完成,老师令其在烈日下背诵课文9遍  C: 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放学后独自打扫教室卫生  D: 张某体育课动作不规范,老师令其反复练习三次

参考答案: BC



80、幼儿园常用的口授法有_____
A: 聊天与演讲  B: 讲解与讲述  C: 讲演与表演  D: 谈论与交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专家解析:幼儿园常用的口授法有谈话与讨论、讲解与讲述等。



81、『案例分析三』一个青年志愿者到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做小学老师。那天,他给孩子们上《少年闰土》一课,用自己少年时的经历给孩子们讲述雪地里捕鸟的情景,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课堂气氛特别活跃。下课的时候,他跟孩子们开心地聊天,一个小朋友用响亮的声音问:“老师,您知道冰激凌是什么东西吗?”“冰激凌是一种冰做的食物,里面放了奶油、巧克力,吃起来凉凉的、甜甜的,是夏天最好的解暑食物。”他解说完了,孩子们依然用一对对大眼睛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不解,他突然感到自己的解说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请用直观教学的原理,分析案例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获得、知识直观等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获得的运用能力。
【参考答案】本案例充分体现了直观教学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性。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少年闰土》中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童年时捕鸟的情景,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产生生活情景上的共鸣,运用了知识直观中的言语直观。而后有关冰激凌的解释也是言语的直观,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说明言语直观的作用是有限的,同时告诉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结合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
(1)要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充分和灵活地运用各种直观方式,做到言语与实物、模像直观相结合。一般有三种方式:①言语在前,形象在后,主要起动员与提示的作用;②言语与形象交叉或同时进行,言语主要起引导观察、补充说明重点与难点的作用;③言语在形象的后面,主要起总结概括或强化的作用。在本案例中,如果教师能够将言语直观与实物或模像直观相结合,那么学生就会更能够接受那些自己没有形象储备的知识。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则:①强度律,即要求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语言应尽量抑扬顿挫。②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我们在给学生呈现某些重要内容时,要使重要内容与非重要内容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重点知识。
③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比如:通过多媒体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④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我们在向学生讲授一系列相关的知识时,运用相似的方法进行讲授更能让学生对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除了向学生展示直观的事物或模像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何在观察中抓住重点,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都计划清楚,更有利于直观教学效果的实现。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直观中来,自己发现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直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位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努力,更好地利用知识的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



82、道德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儿童道德认知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研究者是_____。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奥苏贝尔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83、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_____
A: 培养与推动  B: 共性与个性  C: 影响与干预  D: 制约与促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社会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如生产力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教育内容和手段,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而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文化知识。



84、创造性的核心是____。

参考答案: 发散性思维

本题解释:
【答案】发散性思维



85、“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各族人民遭殃。“民族睦则社稷固”这句话主要强调_____
A: 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B: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富强的基础  D: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繁荣富强的重要性,C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86、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
A: 桑代克  B: 华生  C: 巴甫洛夫  D: 斯金纳

参考答案: B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D参考专家解析:
BD 专家详解:。



8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____之父。

参考答案: 教育学

本题解释:
参考专家解析:教育学



88、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据研究,幼儿____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参考答案: 7



89、下列教学方法中,_____是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来的。
A: 合作教学法  B: “掌握学习”法  C: “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D: 暗示教学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参考专家解析: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认为,既然人们能借助于各种新的生产工具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创立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建立起来的。“合作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阿莫纳什维利;“掌握学习法”是布卢姆提出来的;“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



90、教师的_____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A: 专业态度_  B: 专业自我  C: 专业理想  D: 专业人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专业自我的内涵。



91、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_____。
A: 1岁以前  B: 1~3岁  C: 3-4.5岁  D: 4.5~6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92、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参考专家解析: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一般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不仅不递增,反而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从而成为无效劳动。



93、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速度,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主要遵循_____的教育原则。
A: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统一  B: 直观与抽象相结合  C: 理论联系实际  D: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略。



94、空间知觉包括_____。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  C: 深度知觉  D: 方位知觉
E: 运动知觉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专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空间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95、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_____。
A: 独创性  B: 发散性  C: 灵活性  D: 突发性
E: 经验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



96、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_____。
A: 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 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B。专家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97、被尊称“乐圣”的是_____
A: 肖邦  B: 李斯特  C: 莫扎特  D: 贝多芬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专家解析: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乐圣”,代表作有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等交响曲,《热情》《悲怆》《暴风雨》《月光曲》等钢琴奏鸣曲,以及舞剧《普罗米修斯》等。故选D。



98、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_____。
A: 为人师表  B: 清正廉洁  C: 敬业爱业  D: 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99、在小芳同学面前表现得很贪玩,不在乎考试,私下里都拼命的学习,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芳属于:_____
A: 高驱低避型  B: 低驱高避型  C: 高驱高避型  D: 低驱低避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100、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答案】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Tags: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教师招聘历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