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_____。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见风流泪
D: 尝梅生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注意区分谈梅生津、望梅生津和尝梅生津三者的不同。第二信号系统就是对第二信号(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刺激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的信号。
望梅止渴,可能说得是,曹操跟士兵撒谎,说远处的树木是梅林,大家一定,望梅止渴,其实不是看到梅,这是第一信号系统,而是听了操的话,相信那就是梅林,通过语言引发的,是第二信号系统。尝梅生津是无条件反射。
2、单选题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_。
A: 替代强化
B: 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单选题 _____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苛勒
D: 加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答案选B。
4、单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属于_____
A: 正强化
B: 消退
C: 逃避条件反射
D: 回避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回避条件反射: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如,碰到烫的东西赶紧缩回手来,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违章骑车时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等都属于回避条件反射。
5、多选题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_____过程。
A: 渐进的
B: 有目的的
C: 盲目的
D: 尝试与错误的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
【答案】AC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试误”的过程,通过渐进的、盲目的尝试,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6、单选题 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呈现性惩罚
D: 取消性惩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其实,负强化也被称为逃避制约或逃避惩罚的反应。
7、单选题 认知发现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布鲁纳
B: 奥苏贝尔
C: 桑代克
D: 赞可夫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布鲁纳考点的不同考法。
8、单选题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_____
A: 望梅止渴
B: 蜘蛛结网
C: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D: 吃酸的食物流唾液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要理解学习的实质,需要掌握三点:一是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二是这种变化必须是相对持久的,由适应、疲劳等引起的变化不能叫学习。三是主体的变化是由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和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9、填空题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____、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参考答案: 知识的学习
10、多选题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主要有_____。
A: 由反复经验引起
B: 以语言为中介
C: 积极主动性
D: 掌握社会经验
E: 后天习得性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类学习特殊性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BCD
【名师点睛】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类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
11、单选题 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_____观点来加以解释。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给予惩罚
D: 消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比较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方式 呈现刺激 撤销刺激 呈现厌恶刺激/撤销愉快刺激
结果 反应增加 反应增加 反应减少
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
通过题干可知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是行为反应增加,排除C与D,此二者的行为反应都是降低。另外,老师对学生大喊大叫,是呈现刺激,因此正确答案是A。
教育心理学里面有许多概念容易混淆,概念辨析题是常考点,因此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要注意区分。
12、单选题 “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_____。
A: 外部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积极强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的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三个强化,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学习者因为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得到的强化。如看到班级的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自己也好好学习。自我强化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规则和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在题干中,“警示教育”是通过别人的事例来教育和告诫当前的听众,故而是替代强化。A项,“外部强化”在心理学中不算是专业术语,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这种选项,一般都不能选做正确答案。
13、多选题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主要有_____。
A: 注意过程
B: 保持过程
C: 复制过程
D: 动机过程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要经历四个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是学习者注意和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保持过程是个体存贮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复制过程是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境中所观察到的行为。动机过程
则是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14、多选题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
A: 操作性行为
B: 条件刺激
C: 获得与消退
D: 刺激泛化与分化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
【答案】CD。解析:经 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15、单选题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了三种类型,一种观察学习是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这种学习称为_____。
A: 直接的观察学习
B: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
C: 间接的观察学习
D: 形象观察学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如青少年看了枪战暴力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学校、社会对同学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16、填空题 人和动物一且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
参考答案: 刺激泛化
17、单选题 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顿悟说是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代表观点之一,其重要代表人物是苛勒。
18、判断题 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认知方式的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认知风格也叫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辐合型和发散型。这些认知风格都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因此本题的后半部分是错误的。
19、填空题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____,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____。
参考答案: 假设 答案
20、单选题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_____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动机律
D: 效果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效果律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
21、单选题 有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会把“银行”错认为“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_____。
A: 刺激的分化
B: 刺激的泛化
C: 条件反射
D: 记忆术策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射则叫作条件反射。记忆术策略是学习策略中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用来提高记忆效果。本题中,“银”与“很”是相似的刺激,留学生把“银”与“很”都认作“很”,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2、单选题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
A: 巴甫洛夫
B: 维果斯基
C: 赞可夫
D: 斯金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23、单选题 小燕在两岁时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心智技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理解和辨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加涅将学习的结果分成五类,并把它们看做是五种类型的学习。言语信息学习主要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心智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它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处理外部的信息,主要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情的能力,是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学习者在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表现为平稳而流杨、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态度,指通过学习获得的影响个人所采取行动倾向的内部状态,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本题中小燕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为栽体的诗歌,因此属言语信息学习。
24、简答题 【简答4】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
(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5、多选题 下列那些原则和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_____。
A: 逐分原则
B: 整合协调原则
C: 先行组织者原则
D: 小步子原则
E: 及时反馈原则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
26、单选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_____知识的过程。
A: 理解
B: 记忆
C: 建构
D: 运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考查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27、单选题 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_____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感性知识
D: 理性知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他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28、单选题 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_____。
A: 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因此,答案选C。
29、单选题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先后用迷津和迷笼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论属于_____
A: 刺激—反应理论
B: 认知—发现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顿悟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0、简答题 【简答2】简述布鲁纳的教学观。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观的识记程度。
【参考答案】布鲁纳教学观的内容: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布鲁纳学习理论教学观的教育意义:
根据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全面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应注意:首先,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同时跨度适当,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其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教学材料的性质特点,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再次,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
认知结构,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
(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
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31、简答题 【简答1】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1)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2)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
(3)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分析】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考生经常混淆的难点部分。为此,本题要求考生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两两比较,以考查考生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情况。一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32、单选题 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_____
A: 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 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 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 玩走迷宫游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3、单选题 小明看到班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获得奖学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这属于_____。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考查替代强化的含义。
34、单选题 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替代强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35、单选题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为此,他提出_____教学策略。
A: 先行组织者
B: 验证假说
C: 意义学习
D: 程序教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36、单选题 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物理学中的定律,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_____。
A: 接受学习
B: 意义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掌握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考查发现学习的含义。
37、多选题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_____。
A: 注意过程
B: 保持过程
C: 复现过程
D: 动机过程
E: 识记过程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他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
38、单选题 托尔曼提出的有关强化的公式是_____。
A: S‐O‐R
B: S‐R
C: R‐R
D: S‐S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39、多选题 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包括_____。
A: 注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
B: 注重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教学
C: 注重协作学习
D: 注重提供充分资源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答案】BCD。
40、单选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_____。
A: 消退
B: 剌激比较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分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几大学习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C
【名师点晴】在本题中,“蛇”和“绳”是在形态上比较相似的事物,在涉及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规律的题目中,当题干中暗示事物相似时,选项一定是在“分化”和“泛化”中选,但具体是选“泛化”还是“分化”,要看后面的结果,如果能够区分,则选择“分化”,如若不能区分,则选“泛化这个地方还需要再次跟大家强调两者的含义,泛化是指对特定的反应扩散到相似刺激上的过程。而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择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本题中个体因为被蛇咬过,所以以后看到绳子之类的事物也会产生恐惧反应,这是一种恐惧反应的扩散。因此本题选C。
41、多选题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具有_____。
A: 主动建构性
B: 社会互动性
C: 情境性
D: 确定性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方面。
42、单选题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_____过程实现的。
A: 顺应
B: 反思
C: 同化
D: 观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有意义的学习是以同化方式实现的。所谓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某种认知结构,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观念被吸收后,使原有的观念发生变化。
43、单选题 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_____。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认知建构理论
D: 顿悟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基本的认知学习理论的辨别和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认知发现理论,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非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者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是由奥苏贝尔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包含着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关系。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对一系列学习理论的总称,它的基本观点是:在知识观上,他们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习观上,他们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和主动建构5在学生观上,他们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教学观上提倡采用情境式教学和合作学习。顿悟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中比较早期的理论。它认为,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头脑中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境的突然顿悟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题千中强调学习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44、单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_____。
A: 获得知识
B: 习得学习方法
C: 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 建立知识系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45、单选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_____。
A: 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 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 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
D: 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正强化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通过强化物可以增强某种反应的概率。而这种强化只有在表现出适当的行为之后尽早实施才会起到强化作用。一般在强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教授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故要将看电视作为完成作业的强化物,必须在儿童按时完成作业之后让儿童看电视,才能起到强化的作用。
46、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_____。
A: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练习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B: 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 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D: 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47、判断题 小刚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在心里也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自我强化是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所作的自我奖励。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属于替代强化的过程。
48、多选题 正强化包括_____。
A: 奖学金
B: 对成绩的认可
C: 表扬
D: 惩罚
E: 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参考答案: ABCE
本题解释:
【答案】ABCE。解析:惩罚不是正强化的表现,故选ABCE。
49、填空题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___、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的学习。
参考答案: 技能的学习
50、填空题 ____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参考答案: 替代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