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导性,使他们积极向上。_____
2、单选题 把两个或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_____。
A: 分层教学
B: 合作学习
C: 小班教学
D: 复式教学
3、多选题 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_____。
A: 连续性与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E: 关键性
4、单选题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
A: 教学活动
B: 社会活动
C: 课外、校外活动
D: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单选题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某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_。
A: 替代强化
B: 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负强化
6、单选题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_____。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
7、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其中_____不属于规定的情形。
A: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 身体患疾不愿从事原来教学任务的
8、多选题 认知模式的特征有_____。
A: 坚持性善论
B: 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C: 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D: 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E: 倡导民主德育观
9、单选题 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_____。
A: 《孟子•尽心上》
B: 《大学》
C: 《论语》
D: 《学记》
10、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_____。
A: 组织复习,认真考试
B: 问题牵引,有问必答
C: 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D: 选取课题,开展研究
11、多选题 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国家教育考试必须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B: 国家教育考试可以以公民个人名义承办
C: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D: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E: 国家教育考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12、单选题 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_____。
A: 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 缺乏良好情感
C: 道德意志薄弱
D: 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13、单选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B: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C: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D: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14、单选题 家长要求孩子快点做作业,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电视了。看电视对孩子来讲是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没有任何影响
15、单选题 根据《教育法》对受教育者义务的规定,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遵守法律、法规
B: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
C: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D: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16、单选题 个性心理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是_____。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兴趣
17、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其实施顺序是_____。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 视具体情况,可以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8、单选题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_____。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19、简答题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单选题 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都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
A: 杜威
B: 洛克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21、单选题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_____。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热情
22、单选题 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_____。
A: 师长关系
B: 师生关系
C: 师师关系
D: 生生关系
23、多选题 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情节不严重的,应当_____。
A: 由其所在学校责令改正
B: 由其所在学校将其开除
C: 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其开除
D: 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E: 不予干涉
24、单选题 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_____。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辐合型
D: 发散型
25、单选题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_____。
A: 线性关系
B: U型关系
C: 倒U型关系
D: 平行关系
26、多选题 存在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学生经过转化,达到自新阶段的特点是_____。
A: 仍在不断地重复
B: 不再出现反复
C: 以崭新面貌出现
D: 对前途充满希望
E: 决心忏悔过去
27、单选题 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_____。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阅读理解策略
28、填空题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法国人保罗•朗格朗提出的____思想,这个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29、单选题 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_____。
A: 场独立性占优势
B: 场依存性占优势
C: 情感型
D: 内倾型
30、单选题 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_____。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1、单选题 教师必须知道有关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这属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_____。
A: 学科知识
B: 相关文化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32、单选题 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_____。
A: 儿童早期
B: 少年期
C: 青年初期
D: 青年晚期
33、单选题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_____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 拘留
B: 有期徒刑
C: 拘役
D: 无期徒刑
34、单选题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_____。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5、多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_____。
A: 思想政治教育
B: 法律法规教育
C: 职业理想教育
D: 职业纪律教育
E: 职业作风教育
36、单选题 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_____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 言语指导
B: 示范
C: 练习
D: 反馈
37、多选题 我国现代小学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_____。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E: 劳动技术教育
38、单选题 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_____。
A: 目标评价模式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 过程评价模式
D: 成果评价模式
39、多选题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考虑的因素有_____。
A: 学生的知识基础
B: 教学内容的特点
C: 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
D: 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40、判断题 学校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对负责主管人员或其他负责人依法处分。_____
41、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
A: 《大学》
B: 《论演说家的教育》
C: 《学记》
D: 《理想国》
42、多选题 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的阶段包括_____。
A: 松散期
B: 同化期
C: 凝聚期
D: 形成期
43、多选题 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_。
A: 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
B: 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C: 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D: 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
44、单选题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_____。
A: 综合课程
B: 潜在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45、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生效日期是_____。
A: 1995年9月1日
B: 1995年7月1日
C: 1993年9月1曰
D: 1994年9月1曰
46、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学生晓峰在操场上体育课,练习打排球,体育教师给学生讲解垫球技术要点后,特别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晓峰抢球时不慎摔倒在地,头撞到了地面凸起的地方,造成头部流血和小腿骨折。体育教师马上把他送到医院。晓峰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护理费5000元。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分析在这个事件中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谁?为什么?
47、单选题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_____。
A: 14周岁以下
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 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 18周岁以下
48、单选题 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_____。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权威水平
49、单选题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_____。
A: 康德
B: 裴斯泰洛齐
C: 洛克
D: 夸美纽斯
50、判断题 《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本法。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