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完整版终极笔记(四)邓三(四)
2011-12-03 22:10:14 来源: 作者: 【 】 浏览:953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大会制度

(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要求)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PS1:"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a、所谓三权分立是由政府、议会、法院分别行使、立法、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同时又相互制约和相互均衡。

b、这种制度是在资本私有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不同的资本集团决定的,有利于资产阶级调整内部矛盾维护统治。

c、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全国人民利益的完全一致性决定我国完全可以由全国人大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

d、三权分立使国家的力量相互冲突相互抵消,行政权凌驾于其他两权。我国人大制度是立法权居于首位,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办大事,如果政策正确,具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大的优越性。??

3.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特点)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人民政协55周年实践经验的4启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PS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和“两党制”。

a、所谓西方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选举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自由竟争,轮流执政。

b、这种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不同的资本集团决定,需有不同政党,代表不同集团的利益。

c、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全国人民利益的完全一致性,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了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4特点:共党领导执政,民主党派参与执政的政治合作关系;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平等的法律地位。

 

三、社会结合点(4大社会课题)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4个作用)

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是主要的推动力量;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科学、技术、管理并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1.2、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3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国际竞争力

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唯一途径;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优先;科技经济互动;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

(教育优先):现代化→(关键)→科学技术现代化→(根本)→教育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而,应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科技需经济投入;经济依靠科技;市场引导推动科技)

加速科技进步。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为科技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其次,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第三,从国家长远需要出发,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第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

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的发展,要放眼世界,着眼未来。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此,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推进技术创新的3大意义):科教兴国战略;国际竞争力;现代化建设全局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中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从国内形势看,加强技术创新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全局。

1.3、人才强国

(人才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关系):人才是科教的关键;科教是人才的本质

(人才强国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知识和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中,谁在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优势,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科教兴国战略在本质上是人才强国战略)国以才兴,政以才治。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的竞争将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人才。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措施):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客观性;阶级性;社会性

(客观性)其本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内容和形式来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有直接联系的那部分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性)在一个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某种不一致性或不平衡性。

相对独立性(5个具体表现):

意识形态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

意识形态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

Tags: 责任编辑:91kaoshiwang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2研究生复试英语口语考试必背6.. 下一篇考研政治终极笔记完整版终极笔记..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