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0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四)
2010-12-24 18:41:01 来源: 作者: 【 】 浏览:976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p;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2、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
 A.动力系统  B.平衡系统  C.调节系统  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3、下列选项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 )
 A.火车的行驶  B.时针的转动  C.活动的电影画面  D.动感的霓虹灯广告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4、影响汉字理解的因素有( )
 A.正字法规则  B.笔画数量  C.字形结构  D.语音  
参考答案: [B, C, D] 答案解析:
5、下列选项中,中老年人衰退比较明显的方面有( )
 A.语义理解  B.空间记忆  C.推理能力  D.知觉速度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
 A.见贤思齐  B.望梅止渴  C.蜘蛛结网  D.谈虎色变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7、记忆实验研究中,材料呈现的方法有( )
 A.全部呈现法  B.信号检测法  C.提示法  D.对偶联合法  
参考答案: [B, D] 答案解析:
8、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
 A.匹配法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法  D.ABBA法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9、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
 A.总体正态分布  B.各处理方差齐性  C.总体方差已知  D.各组样本容量相同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10、根据经典测量理论,常用的测验等值方法有( )
 A.全距等值  B.等百分位等值  C.线性等值  D.方差等值  
简答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短时记忆是指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2)保持时间。保持的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3)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4)容量。信息容量为7±2组块。     答案解析:
1、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1)遗传是人格发展的生物前提。(2)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3)童年期经验。(4)学校教育。(5)社会文化因素。(6)自然物理条件。(7)自我调控系统。     答案解析:
2、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有迁移。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中介。(2)影响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变量是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可利用性.即认知结构中要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概括性、包容性更强的先前经验;稳定性,即认知结构中的先前经验必须被牢固地掌握;可辨别性,即认知结构中先前经验的各成分之间及其新旧经验之间能够清晰分辨。     答案解析:
3、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1)区别: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不同的正态分布可能有不同的μ值和σ值,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因此不同。标准正态分布平均数μ=0,标准差σ=1l,μ和σ都是固定值;标准正态分布曲线形态固定。(2)联系:正态分布可以通过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具体方法是使用2=(X一μ)/σ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分数。     答案解析:
4、简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1)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2)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①测验编制过程要标准化。在确定测验维度、题目编制、题目分析、测验信度和效度分析等方面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②测验实施过程要标准化。要统一指导语、统一步骤、统一时限,防止噪音和无关人员干扰等。③测验评分和解释要标准化。评分和解释要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并据此进行严格的评分和解释。     答案解析:
5、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含义及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
  
综合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问题解决的策略分为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算法是在解决问题时的一套规则,能够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算子或途径,直到选择到有效方法解决问题。启发式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策略主要有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知识表征的方式、功能固着、定势、原型启发、动机与情绪状态、人格特征。(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解析:
1、试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并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参考答案: 言语获得理论归结起来有三种(可任选两种做答):(1)习得(或经验)论:言语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①强化说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的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②模仿说认为,儿童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语言的。(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2)先天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先天语言能力说认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知识)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②自然成熟说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 (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3)相互作用论: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①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认知结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②社会相互作用论强调儿童与同伴或成人的交往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     答案解析:
2、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言语发展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具体表现为:大约1岁时,能说出被他人
Tags:考研专业课真题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教育学专业.. 下一篇200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教育学专业..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