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的事物是第一性的。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这就是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只有坚持世界的物质本原性,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也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去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改造世界。考生必须要对这一原理熟练掌握。----------------------------------------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1 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是本原。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世界统一于存在”。 摘自《十六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哲学教程》 材料2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 材料3 思宾诺沙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错误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错在哪里?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 (1)材料1属于二元论观点。笛卡儿公开讲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本原。而杜林则采取模棱两可的折衷主义观点。两位哲学家的错误实质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后仍然导致唯心主义。 (2)材料2 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主义一元论,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3)材料3 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回答本题,首先是要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判断本题的考查点,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对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基本知识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