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二)
2011-03-05 16:39:36 来源: 作者:[标签:作者] 【 】 浏览:1438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答案: D

本题考点: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中的提法错误,B项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表现,C项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均不符合题意。

----------------------------------------

6、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_________.

A.级差地租Ⅰ

B.级差地租Ⅱ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点:级差地租的具体形式。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前者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地租;后者是由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据此可得选项B为正确答案。

----------------------------------------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碰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最终都是为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

----------------------------------------

8、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_________.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点: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这是因为: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因而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新民主主义国家手中,成为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因而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项既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也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内容;选项D是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只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

9、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

A.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我
Tags:考研真题 考研试题 考研试卷下载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 下一篇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