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三)
2011-03-05 16:39:36 来源: 作者:[标签:作者] 【 】 浏览:1438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深化发展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经济特区。80年代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进入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涉及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D项是我国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具体表现,均不符合题意。

----------------------------------------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_________.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特点。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是依法治国的含义,C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重要体现,D项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均不符合题意。

----------------------------------------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_________.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1997年“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重新定位,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了这一定位。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C项包含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D项是改革前“左”的做法,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12、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_________.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参考答案: C

本题考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选项C正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选项A、D错误;B项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根本出发点。

----------------------------------------

13、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_________.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点:2002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说法,科学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简单表述:A项是核心,B项是立国之本,C项是强国之路。

----------------------------------------

14、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
Tags:考研真题 考研试题 考研试卷下载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 下一篇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