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应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判定,
函数
的任一原函数可表示为
,且
当
为偶函数时,有
,于是
,即
,亦即
,可见
为奇函数;
反过来,若
为奇函数,则
,令
,则有
,所以
,
从而
为偶函数,可见(A)为正确选项.
方法2:排除法,
令
, 则取
, 排除(B)、(C);
令
, 则取
, 排除(D);
(9)【答案】B
【详解】因为
,
,
于是
,
,
,
可见有
,应选(B).
(10)【答案】D
【详解】隐函数存在定理:设
在点
的某领域内具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且
.则存在点
的某邻域,在此邻域内由方程
可以确定唯一的连续偏导数的函数
满足
,且

同理,如果
,可确定
满足
;
,可确定
满足
.
本题中可令
, 则
,
,
,
所以
,
,
.
由于
,所以由隐函数存在定理知,不一定能确定具有连续偏导数的函数
,所以排除(A)、(B)、(C),而
和
,所以可确定两个具有连续偏导数的隐函数
和
,故应选(D).
(11)【答案】B
【详解】
方法1:利用线性无关的定义
分别是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有
.
设有数
,使得
,则

.
因
,因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线性无关,故
线性无关,则

当
时,方程只有零解,则
,此时
,
线性无关;反过来,若
,
线性无关,则必然有
(否则,
与
=
线性相关),故应选(B).
方法2:将向量组的表出关系表示成矩阵形式
分别是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有
.
由于
,
因
,因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线性无关,知
线性无关. 若
,
线性无关,则
,则
,
故
,从而
,从而
若
,则
,又
线性无关,则
,
则

从而
,
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
故应选(B).
方法3:利用矩阵的秩
分别是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有
.
因
,因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线性无关,故
线性无关,又
,故
,
线性无关
又因为 
则
(若
,与
矛盾)
方法4:利用线性齐次方程组
分别是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有
.
由
,因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必线性无关,故
线性无关,
线性无关
线性无关

,

只有零解,又

只有零解

线性无关时
只有零解,故
,只有零解,

的系数矩阵是个可逆矩阵,

,故应选(B)
方法5:由
,
线性无关
分别是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有
.
向量组
和向量组
. 显然向量组
可以由向量组
线性表出;当
时,不论
的取值如何,向量组
可以由向量组
线性表出
,
,
从而
,
是等价向量组
当
时,
(12)【答案】(C)
【详解】
方法1:由题设,存在初等矩阵
(交换
阶单位矩阵的第1行与第2行所得),使得
,(
进行行变换,故
左乘初等矩阵),于是
,
又初等矩阵都是可逆的,故
,
又
(行列式的两行互换,行列式反号),
,故
,
即
,可见应选(C).
方法2:交换
的第一行与第二行得
,即
.
又因为
是可逆阵,
,故
,
所以
可逆,且
.
又
,故
,又因
,故
.
(13)【答案】B
【详解】
方法1:由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的性质
, 有
,
可知
,又事件
与
相互独立,于是由独立的定义有:
,
而 

由边缘分布的定义:

代入独立等式,得
,解得
,
方法2:如果把独立性理解为:
(因为独立,所以
发生与
发不发生没有关系),即

所以
;
因此 
上式两边同乘以
,有
由乘法公式:
,上式即为
即
. 又因为
,得
.
(14)【答案】D
【概念】
分布的定义:若
,
,则
分布的定义:若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则
正态分布标准化的定义:若
,则
【详解】因
为来自总体
的简单随机样本,独立正态分布的线性组合也服从正态分布,故
.
将其标准化有:
,故(A)错
又
,故(C)错;
而
,不能断定(B)是正确选项.
又
,且
相互独立,于是
故应选(D).
三、解答题
(15)【详解】
方法1:令
,
.
于是有 
从而
=
(二重积分对区域的可加性)
(用极坐标把不同区域上的二重积分化为累次积分)
(根据牛—莱公式)

(凑微分)
=
方法2:用极坐标


(根据牛—莱公式)

.
而 
从而 
(定积分对区域的可加性)
(根据牛—莱公式)


(16)【详解】因为
,
所以,由比值判别法知,当
时,原级数绝对收敛,当
时,原级数发散,因此原级数的收敛半径为1,收敛区间为(-1,1). 另外,当
时由于通项极限不为零,故原幂级数在
处为发散的.

,
对
,由等比级数求和公式
得

, 
对
,则由幂级数在收敛区间上可导并有逐项求导公式得

同理可得
,
可得
所以,由牛—莱公式得

同理得

(分部积分)
(计算出微分)
(凑微分)
(基本积分表中的公式)

从而
,
.
(17)【详解】由直线
过
和
两点知直线
的斜率为2. 由直线
是曲线
在点(0,0)的切线,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
. 同理可得
. 另外由点(3,2)是曲线
的一个拐点知
由分部积分公式,



=

=
(18)【详解】
(I) 令
,则
在[0,1]上连续,且
,
,于是由闭区间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知,存在
使得
,即
.
(II) 在
和
上对
分别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知存在两个不同的点
,使得
,
于是 
(19)【详解】
(I) 如图,将
分解为:
,另作
一条曲线
围绕原点且与
相接,则


.
(II) 设
,
在单连通区域
内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由(I)知,曲线积分
在该区域内与路径无关,故当
时,总有
. 经计算,
①
②
比较①、②两式的右端,得

由③得
,将
代入④得 
所以
,从而
(20)【详解】 (I) 二次型对应矩阵为
,
由二次型的秩为2,知
,所以
,



,
得
.
(II) 当
时,
, 所以

两边取行列式,




令
,解得
,故
有特征值为
.
当
时,根据特征值的定义,有
,即
,
,因为未知数个数为3,故
的基础解系中含有2个(未知数的个数-系数矩阵的秩)线性无关的解,同解方程组为
,选
为自由未知量,分别取
和
,得特征向量为:
,
(根据特征向量的定义,
即为特征值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因为
,故
正交.
当
时,由
,即
,
对系数矩阵作初等行变换,
,
故
,
基础解系中含有1个(未知量的个数—系数矩阵的秩)线性无关的解向量,同解方程组
,
选
为自由未知量,取
(选取任意非零常数都可,因为特征向量必须为非零向量,不能选0) ,得特征向量为:
由于实对称矩阵对应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相互正交的,故
,
两两正交,将
,
单位化,
,
其中
,
,
取
,即为所求的正交变换矩阵,故
,则
,令
,则
,
可化原二次型为标准形:
=
(III) 方法1:由
=
0,得
(因为方程中不含有
)则
(
为任意常数). 从而所求解为:
=
,
其中
为任意常数.
方法2:用配方法,方程
,得
,
系数矩阵
的秩为2,因为未知数的个数为3,故它的基础解系中含有1个(未知数的个数—系数矩阵的秩)线性无关的解向量,选
为自由未知量,取
,解得
,
所以,
的解为
,
为任意常数.
(21)【详解】 由
知,
的每一列均为
的解,且
(3是
的列数或
的行数)
(1) 若
,
不成比例,
成比例,则
, 方程组
的解向量中至少有两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故它的基础解系中解向量的个数
,又基础解系中解向量的个数=未知数的个数
,于是
.
又矩阵
的第一行元素
不全为零,显然
, 故
. 可见此时
的基础解系由
个线性无关解向量组成,
是方程组的解且线性无关,可作为其基础解系,故
的通解为:
为任意常数.
(2) 若
,则
均成比例,故
=1, 从而
故
或
.
①若
, 则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由一个线性无关的解组成,
是方程组
的基础解系, 则
的通解为:
为任意常数.
②若
, 则
的三个行向量成比例,因第1行元素
不全为零,不妨设
,则
的同解方程组为:
, 系数矩阵的秩为1,故基础解系由
个线性无关解向量组成,选
为自由未知量,分别取
或
,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为
,则其通解为
为任意常数.
(22)【详解】(I)由边缘密度函数的定义:
,
则关于
的边缘概率密度为:
=
=
=
关于
的边缘概率密度
=
=
=
(因为
,故
的取值范围为
)
(II)由分布函数的定义: 
(1) 当
时,
(由定义域为
,
,故
,则
是不可能事件)
(2) 当
时, 如图转换成阴影部分的二重积分




=
=
;
(3) 当
时,
(因
最大取1,
最小取0,故
最大就只能取到2,所以
是必然事件)
所以分布函数为: 
由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的关系:
故所求的概率密度为:
(23)【详解】由题设
为来自总体
的简单随机样本,知
相互独立,且
,

(方差的性质:
,
(
独立))

(根据期望的性质:
)
(I)
(由于
不独立,所以把
中含有
的剔出来,则
与剩下的就相互独立)
=
=
(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