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江苏省N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八)
2014-05-11 19:04: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的空间太小。

A.

冷遇、批评

B.

冷遇、漫骂

C.

质疑、争论

D.

质疑、误会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C

系统解析:【解析】由后面的“指责”可知,创新教育并非遭受冷遇,排除AB两项;争论:各执己 见,互相辩论;误会;误解。由“甚至”“不客气”等字眼看到,这应该是争论的氛围,“误会” 常用在人与人之间。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86 生命是一场充满意外收获的伟大______,看上去难以掌握,其实______无处不在。

A.

冒险、机遇

B.

历程、惊险

C.

历险、机会

D.

奇迹、刺激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C

系统解析:【解析】从“其实”可以看出,第二个空处所填词语应与“难以掌握”意思相反,因此排除 BD项。从“充满意外收获”可以看出,“历险”比“冒险”更恰当,因此选C项。

 

87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生活习俗相似。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

发源地、表明

B.

发祥地、证明

C.

发源地、证明

D.

发祥地、表明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B

系统解析:【解析】“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后指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发源地”是 指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排除AC项。从命题的题设出发,经过 逐步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结论是否正确的过程叫“证明”,“表明”是指从自己的主观角度说 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由此看来,第二空格处应填入“证明”。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88 初到台湾的熊猫“团团”和“圆圆”表现不______,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______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A.

俗、样子

B.

错、样子

C.

错、模样

D.

俗、模样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D

系统解析:【解析】“不俗”包含“不错”的意思,同时还有不庸俗、不凡的意思,更能体现出“团团”、 “圆圆”让人引以为豪。排除BC项。“模样”相对于“样子”更能体现出“团团”、“圆圆”顽 皮、娇憨、俏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89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______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______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______,但越往上走,攀登越______,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

扣人心弦、只要、依恋流连、快乐

B.

扣人心弦、既然、望而生畏、困难

C.

赏心悦目、无论、依恋流连、困难

D.

赏心悦目、如果、望而生畏、快乐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C

系统解析:【解析】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现多指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赏心悦目: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第一空处,形容景色用“赏心悦目”更为合适,排除AB 项。因此“赏心悦目”,才会“依恋流连”,且“无论”用在此更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项。

 

90 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和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______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______阳光很难进人土壤和地下水中,______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______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

A.

因为、所以、然而、最后

B.

虽说、但是、所以、最终

C.

由于、故而、但是、而

D.

虽说、但、因此、而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D

系统解析:【解析】从“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与“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这句可以知道 前后是转折的,因此只能从BD项中选一个。从第四空格处可以分析出,有转折之意,D 项最合适。

 

9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破坏公园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

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

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险放手一搏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B

系统解析:【解析】“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 友之中。因此选B项。

 

9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B.

广大球迷期盼的NBA季后赛终于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比赛让球迷们大饱眼福

C.

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D.

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124个昼夜,圆满地完成了护航任务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C

系统解析:【解析】“津津有味”一般作谓语、宾语,不能用作形容词。故C项错误,当选。

 

9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B.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云雀通宵达旦地啼唱,却从来不知疲倦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C

系统解析:【解析】“妇孺皆知”指大人、小孩都知道,简单明了的事物,和“蕴藏”蓄积深藏的意思 不搭配。故本题答案为C项。

 

9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马未都始终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不时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B.

在微利时代,企业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纵横捭阖,如鱼得水,得立足于品牌建设

C.

年轻的小峰离家外出打工,希望有朝一日能衣锦还乡、孝顺父母

D.

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D

系统解析:【解析】“蠢蠢欲动”原指像虫子蠕动爬行的样子,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 用法不当,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95 下列各旬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他的指点,我豁然开朗,心情轻松多了

B.

在主题班会上,小王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赞叹不已

C.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新,就在于前所未有地开拓和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思维格局

D.

南京市民翘首以待的高铁即将开通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B

系统解析:【解析】“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也可用作贬义词,指为人圆滑。用在此处不恰 当,故正确答案为B项。

 

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请找出唯一正确的选项,本大题5小题,每题05分,共25

96根据以下内容,回答96-100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为此,20101231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就大力加强水利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具体部署有关工作,××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11120日发文召开各县(市、区)政府一把手和主管农业领导参加的农村工作会议。假如由你代拟这份公文,请就下列问题作答。

这份公文的文种应当是(  )。

A.

决定

B.

通报

C.

意见

D.

通知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D

系统解析:【解析】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 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 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 人员。通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通 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 都可以使用。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 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因此可以得知,这份公文的文种应当是通知,选择D项。

 

97 这份公文属于(  )。

A.

上行文

B.

下行文

C.

平行文

D.

通行文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B

系统解析:【解析】下行文就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比如,党中央给 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国务院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发的文件就是下 行文。因此,答案为B项。

 

98 这份公文的发文字号应为(  )。

A.

×政发(20113×号

B.

×政发(20113第×号

C.

(20113 X政发×号

D.

(20113 X政发第×号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A

系统解析:【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第六条第五款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 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名称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和序号用阿拉伯 数码标识;年份使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扩入;序号不编虚位(l不编为001),不加 “第”字。因此正确答案选A项。

 

99 这份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应为(  )。

A.

××市人民政府文件

B.

中共××市委文件

C.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D.

中共××市委办公室文件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A

系统解析:【解析】发文机关名称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组成。如联合行文机 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 化简称。因此,选A项。

 

100 这份公文的成文日期正确的书写方式是(  )。

A.

2011120

B.

2011年一月二十日

C.

0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D.

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本题共0.5

参考答案: C

系统解析:【解析】成文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机关印章使用红色。因 此,正确答案为C项。

 

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请找出最佳答案,本大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

101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01-104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元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

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关于甲、乙应承担的犯罪类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

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D.

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t-)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同内成立共同犯罪

本题共1

参考答案: D

系统解析:【解析】甲乙对侵害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有所共谋,虽然具体的犯罪故意内容不太相 同,但是在侵犯被害人人身方面具有重合的部分,因此,甲乙的行为成立共同犯罪。二者行为虽然相同,但主观罪过不同,因此应成立不同的犯罪,而且因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 (致人死亡)罪在犯罪构成上存在重合,因此,二者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 犯罪。

 

102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上半年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综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