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政稳健的政策,其哲学观点是:从实务实,坚持主客观的历史一致。故选AD。
42、【答案解析】AC。“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能对加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带来不可估量的优势。故选AC。
43、【答案解析】ABC。只有D项对题目的要求不相符合。故选ABC。
44、【答案解析】ABD。生物入侵和禽流感不属于生态范围。故选ABD。
45、【答案解析】ABCD。四个选项都涉及到文化产业。
46、【答案解析】AB。生成一氧化碳多少与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关,氧气越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越少。故选AB。 [事业单位考试]
47、【答案解析】ABCD。
48、【答案解析】BD。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协调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是本题的正确表述。故选BD。
49、【答案解析】BC。社会调查的方法包括对社会实况的感性认识,对所具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后的理性认识。故选BC。
50、【答案解析】ABD。C项以本流域的社会财力、经济效益等为依据不符合题意。故选ABD。
51、【答案解析】AC。我国建立石油储备基地有威慑、抑制投机交易和调剂、稳定市场的作用。故选AC。
52、【答案解析】ABC。D项的“人机大战”象棋智能系统开发,不在清单内。故选ABC。
53、【答案解析】BD。据专家认定,配方不因甲方使用丧失新颖性,并有权在原有规模内继续生产该产品。选BD。
54、【答案解析】AC。A项的“国际马铃薯年”和C项的“国际环境卫生年”表述正确。
55、【答案解析】BD。党中央确定“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故选BD。
56、【答案解析】ABCD。人类的交往既能促进生产力、科学文化、人文修养等的发展,也能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57、【答案解析】ABCD。生态环境的保护,取决于人类的认识程度,该题反映出政府对污染企业的关停治理、从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出发,有利于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58、【答案解析】ABD。“家电下乡”此举是国家利用财政工具,扩大农村市场消费,缩小贫困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故选ABD。
59、【答案解析】ABD。“实践—认识—科技创新—提高物质生产水平”符合题意。
60、【答案解析】BCD。这种理论创新来自于对原价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研究寻找新思路。故选BCD。
61、【答案解析】AC。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对石质古物腐蚀,给表面涂盖防护层和保护膜,是正确做法。故选AC。
62、【答案解析】AC。扫黄打非属治安部分管理,税务机关无权扣押营业执照。故选AC。
63、【答案解析】BCD。除A项外其它三项均为公共服务范畴。
64、【答案解析】CD。这一事例说明,黑猩猩心理与人的意识有着根本的区别,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65、【答案解析】ABCD。现在的文艺创新意识的浅薄,管理体制的缺乏,创作的急功近利表现使得文艺精品少之又少。
66、【答案解析】AD。行政主体的滞后和执法主体的不统一,使得网吧管理力度大为减弱。
67、【答案解析】AB。促进农业发展,大力提高粮食生产,是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
68、【答案解析】BC。本题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主动力。
69、【答案解析】AB。氢能的优点是易燃烧、热值高,原料来源广。但它不易贮存,工艺复杂成本高。
70、【答案解析】BC。传承和复活节日文化都属于动态保护方式。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71、【答案解析】C。世界知识产权日从2000年10月至今(2008年)已有8年。
72、【答案解析】B。通过所给资料的理解,认为在全球经济化下,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显重要。
73、【答案解析】D。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从制定到实施的重要标志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8年4月9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故选D。
74、【答案解析】C。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日期目标是2020年。
75、【答案解析】D。行政管理、执法和服务体系符合该题意。
76、【答案解析】AB。“斯佩特事件”的造假行为,既葬送了真假说的价值,也使其丧失了人格和尊严。
77、【答案解析】ACD。从资料可得出,诚实的发布发现,确保有力证据。立论、驳论、假说都有价值,这才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78、【答案解析】ABCD。
79、【答案解析】ABD。科研工作者在工作当中,须遵守实事求是,尊重意见,预测发展方向的原则。
80、【答案解析】A。
81、【答案解析】ABC。给定资料显示,环境违法行为呈现隐蔽性。大小企业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环境执法。
82、【答案解析】ABCD。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正确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谛,环境监管机构混乱不顺,执法能力差,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
83、【答案解析】ABC。高资本运作,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
84、【答案解析】ABC。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现在意识、制度、行为、规则文明方面。
85、【答案解析】ABCD。
86、【答案解析】AB。从材料一、二提供的数据说明,中国制造业工资水平,在较长时期内,会保持低廉的特点,劳动成本的提高,不会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87、【答案解析】CD。《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有力的保护了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88、【答案解析】B。劳动合同法于今年(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说明它是一部“应时而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法。
89、【答案解析】C。所给文字告诉我们,健康和安全是权利,是不可以作交易的。
90、【答案解析】B。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执行中,应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更细致的规范。
四、写作题
自主创新:问题与出路
自主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选择。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创新的竞争,一个国家占领了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就必然会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反之,一味儿靠技术引进,则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创新事关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创新力度的大小事关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快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生了一批重大的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为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看,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体系相关机构的作用,实施五大战略:
第一,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应体现在企业行为上。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命运那个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
第二,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治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完善创新活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第三,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第四,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
第五,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优化创新载体。
第六,培养创新精神。弘扬创新文化,形成以追求卓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重视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弘扬合作文化,实现从利己独赢向合作共赢的转变;弘扬信用文化,实现从重即期利益向重长远效应的转变,从守财向守信的转变,提高信任度。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