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参考答案:AC
· (69).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A.
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
多方平衡,共同发展
C.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参考答案:D
· (70). 网络是信息传播的新型载体。有些网民在以为“好玩”“无害”的“娱乐”中,将一点点小事、一些只言片语,进行接力编造、层层放大,甚至以讹传讹。这些网络跟风者的行为( )。
A.
污染了网络环境
B.
违背了时代精神
C.
泄露了国家秘密
D.
扰乱了社会秩序
来源:91exam .org
参考答案:ABD
· (71).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有利于( )。
A.
减轻经营者负担
B.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C.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D.
国家利用税收杠杆对经济进行调节
参考答案:ABC
· (72). 人肉搜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某某门背后的真相,为某某找到大众认可的道德定位,但其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因此,如果人肉搜索被不当利用的话,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灾难。因此,作为公民,我们应当( )。
A.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
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C.
杜绝使用人肉搜索'
D.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参考答案:AB
· (73). 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提倡良好的信用意识。这是因为( )。
A.
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B.
不遵守法制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C.
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D.
诚实信用能带来效益,促进市场交易活动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AD
· (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
公平正义
C.
改革开放
D.
共同富裕
参考答案:D
· (75). —台笔记本电脑售价8800元,双十一期间价格调整为6899元。在这里货币充当的职能是( )。
A.
世界货币
B.
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
D.
贮藏手段
参考答案:C
· (7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的( )。
A.
基层政权组织
B.
基层自治组织
C.
基层社会团体
D.
基层经济组织
参考答案:B
· (77).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
A.
提高资源利用率
B.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C.
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
D.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参考答案:B
· (78). 对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和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A.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来源:91exam .org
B.
土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量最少
C.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D.
耕地后备资源少,难利用的土地多
参考答案:ACD
· (79).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参考答案:CD
· (80). 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的是( )。
A.
青藏铁路通车
B.
青藏公路通车
C.
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D.
鞍山钢铁公司建成
参考答案:A
四、判断题
· (81). 十八大报告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倍增和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82). 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83). 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是如何看待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84). 检验真理需要实践,还需要逻辑证明,因此,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85).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党派团体等领域的全方位开放。(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8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87).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发展教育、科学。(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88). 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89). 党的各级委员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90).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不具备独立的社会性质,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与社会性质没有关系。(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材料一:
近年来,放开二胎的呼声日渐强烈。在网络上,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话题总能引来热议。不光是普通民众,许多知名学者、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尽快调整生育政策,放开二胎生育限制。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等多次向全国两会上交议案和提议,建议尽快放开二胎限制。
呼声背后是中国已经变化的人口形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经各路人口学者分析计算,已经勾勒出一幅令人担忧的人口图景: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巳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5年下降6.29个百分点,达到16.6%的新低。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0~14岁人口占比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中国人口已经出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结构特征。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局。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情况下是103~107(女为100)。1980年以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波动在105~106,而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9年后的2010年,这一指标巳上升到118.06。
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直接后果就是,数千万男性“光棍”的出现。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等计算的结果是,到2020年,中国约有11200万25岁~35岁的男青年,而相应20岁~30岁的女青年约有7200万。届时,光棍可能超过4000万人。或者说,不到3位适婚男性中就有1位单身。
相比之下,甘肃酒泉的农村地区自进行全面“二胎”试点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来已回到106.30、106.83的正常水平。
致公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至少有200万老年人因无子女而面临巨大的养老、医疗、心理等方面的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也让许多“80后”父母害怕承受“二胎”的负担。“有些80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人口政策持续不变,一些80后的老年生活可能面临问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的关系。他介绍说,学界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跌至谷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中国丧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就是人口红利期结束的表现。然而,反对放宽人口政策的声音也层出不穷。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等人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将总人口逐渐减至5亿人左右。
政府机构中也有一些反对者。他们的理由大致相近心放宽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突然增力口,不利于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等很多问题的解决。有的政府经济部门甚至担心人口总数增加,会导致人均GDP下滑等。
一位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重要官员曾对记者介绍,“单独二胎”政策还遭到了几个省份省委书记的反对。
材料二:
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大概占到全国内地总人口的35.4%;“一孩半”政策覆盖53.6%的人口;“二孩政策”覆盖9.7%的人口(部分少数民族夫妇: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也可生育两个孩子);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覆盖了1.3%的人口(主要是西藏、新疆少数民族游牧民)。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酝酿,曾在2011年接近成熟。当年5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下辖的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提交《关于〈完善单独政策初步测算报告〉的报告》,同年7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半年工作暨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达成共识:在自愿原则下,可选择一些试点省份进行“单独二胎”试点。
材料三:
备受社会关注的放开“单独二胎”终于尘埃落定,正式走上政策层面。日前,据新华社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据11月16日卫计委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绍“单独二胎”实施细则。
王培安表示,这次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至于如何启动实施,则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卫计委将做好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