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3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 (1). “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 )。
A.
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
B.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
C.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
参考答案:A
· (2).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章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参考答案:C
· (3).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
A.
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
对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参考答案:C
· (4). 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的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参考答案:D
· (5).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参考答案:B
· (6).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参考答案:B
·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
A.
社会和谐
B.
改革开放
C.
市场经济
D.
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B
· (8).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发展和谐文化
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参考答案:A
· (9). 十八大提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
发展多种经济
C.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参考答案:D
· (10). 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
A.
坚持党的领导
B.
加强依法治国
C.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
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参考答案:C
· (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
C.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参考答案:C
·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A.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B.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C
· (13). 下列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
A.
处罚
B.
复议
C.
指导
D.
审判
参考答案:D
· (14). 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人事权是( )。
A.
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
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无需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
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并报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D.
选举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但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参考答案:A
· (15). 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 )。
A.
优化资源配置
B.
改进生产技术
C.
进行商品交换
D.
物价调控
参考答案:A
· (16). 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
A.
产品经济的存在
B.
物质利益的差别
C.
劳动就业需要
D.
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
参考答案:D
· (17). 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体现了( )。
A.
国家的专政职能
B.
管理经济的职能
C.
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
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参考答案:B
· (18). 市场机制体系的核心是( )。
A.
价格
B.
竞争
C.
供求
D.
风险
参考答案:A
·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
A.
产品供求关系
B.
价值
C.
货币发行量
D.
竞争
参考答案:B
· (20). ( )被称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稳定器。
A.
货币政策
B.
财政政策
C.
产业
D.
投资
参考答案:B
· (21). 在国际经济发展趋缓的形势下,确保实现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 )。
A.
刺激和扩大国内需求
B.
扩大我国商品出口量
C.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D.
扩大吸引外资规模
参考答案:A
· (22). 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在于( )。
A.
国债投资加大了消费基金比例,促进了消费增长
B.
用于经济建设和形成货币购买力,可促进经济发展
C.
增加了积累基金比例,减少了消费基金
D.
增加了货币发行量,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
参考答案:B
· (23). 在我国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位的是( )。
A.
出版
B.
结社
C.
言论
D.
示威
参考答案:C
· (24). 有权决定陕西省成立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
B.
全国人大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参考答案:B
· (25). 下列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A.
行政处罚权
B.
行政复议权
C.
行政指导权
D.
行政审判权
参考答案:D
· (26). 下列案件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
A.
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
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实行禁止通行的决定
C.
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
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参考答案:C
· (27). 行政处分的对象是( )。
A.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B.
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C.
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D.
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参考答案:C
· (28). 原房屋纳税人把房卖给甲,甲纳税,属于( )。
A.
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变更
B.
行政法律关系内容变更
C.
行政法律关系消灭
D.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变更
参考答案:D
· (29). 下列选项中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
甲向税务机关缴税
B.
政府向灾区拨款
C.
乙向某小学捐款
D.
违章司机被交警罚款
参考答案:C
· (30). 甲与乙订立空调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给付5万元,日后若甲提出解除合同,则甲丧失5万元。若乙提出解除合同则乙向甲返还10万元。本案中,甲给付的5万元是( )。
A.
证约定金
B.
预付款
C.
违约定金
D.
解约定金
参考答案:D
· (31). 下列属于动产的是( )。
A.
土地
B.
伐倒的树木
C.
田中的禾苗
D.
墙壁上的油漆
参考答案:B
· (32). 下列情况中,构成侵害肖像权的是( )。
A.
某教师将拍摄的路人特写镜头作为教学之用
B.
某商人擅自将他人相片用于商店橱窗的装饰
C.
某男为发泄心中不满将前妻照片置于马桶下
D.
某记者将有领导人参加的会场拍摄后用于新闻报道
参考答案:B
· (33). 相对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创立的理论,其中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柑对论。爱因斯坦的理论被称为相对论是因为根据他的理论( )。
A. “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不完数”
B. “
宇宙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绝对的”
C. “
事物定数不存在”
D. “
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
参考答案:D
· (34). 生命的本质是( )。
A.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物质的有机结合
B.
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C.
细胞
D.
神经力量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B
· (35).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
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
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参考答案:D
· (3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末和春秋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参考答案:B
· (37). 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文帝、景帝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兵役和徭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导致汉初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
皇家奢侈生活的需要
B.
秦朝灭亡的教训
C.
大臣的建议
D.
皇帝的远见卓识
参考答案:B
· (38).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萌发了新思潮,其核心是( )。
A.
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业
B.
与西方“商战”,保护本国利益
C.
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冲破传统的本末观,发展工商业
参考答案:C
· (39).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