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2年浙江省常山县部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A.
共同富裕
B.
人民民主
C.
经济繁荣
D.
社会和谐
参考答案:D
· (2). 毛泽东说:“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 )。
A.
治党之策
B.
思想之源
C.
文化之基
D.
根本宗旨
参考答案:D
· (3). 什么时候坚持并做到了“三个代表”,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经得起任何风浪的冲击。什么时候如果偏离或没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会不满意,党就会遇到困难和曲折。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 )。
A.
行动指南
B.
立党之本
C.
核心利益
D.
最高境界
参考答案:B
· (4). (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统筹兼顾
B.
与时俱进
C.
以人为本
D.
科学发展
参考答案:C
· (5). 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反对( ),目的是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A.
党八股
B.
教条主义
C.
宗派主义
D.
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B
· (6). 公文用于处理公务,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影响力,这说明( )。
A.
公文的制作者只能是组织
B.
公文具有特定效力
C.
公文的法制性强
D.
公文的内容必须规范
参考答案:B
· (7). 人们常说:“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这主要是因为( )。
A.
产品使用价值就是价值
B.
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分
C.
滞销的商品没有价值
D.
商品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
参考答案:D
· (8). “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这实际意在强调( )
A.
法律有效力,国家便昌盛
B.
恶法非法
C.
造法易,执法难
D.
罪刑法定的原则
参考答案:D
· (9).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
农村环境
B.
农民收人
C.
农业科技
D.
农村人口
参考答案:C
· (10). 奥地利法学家埃里希曾说:“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这句话意在说明( )。
A.
立法体系在法发展过程中作用不大
B.
社会本身和社会秩序是法律发展的决定因素
C.
只有法的推动社会才能进步
D.
法总是被动的适应社会
参考答案:B
· (11). ( )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A.
国际贸易
B.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C.
对外贸易
D.
服务业
参考答案:B
· (12).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以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作为管理者应( )。
A.
静观时变,泰然处之
B.
察觉到组织中的渐变,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C.
放任变化的发生,只在关键时刻制止
D.
组织管理体系中可能发生的细微变化
参考答案:B
· (13).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人大商场的柜台就卖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睛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从管理者角度看,该效应告诉我们( )。
A.
管理者应善于树立宏大目标
B.
管理者活动应考虑人们的心理满足和价值预期
C.
从众心理是管理成功的关键
D.
管理活动多名不副实
参考答案:B
· (14).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题材料充分说明( )。
A.
物无恒价,关键看包装
B.
随着收人增加,消费者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味和格调
C.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
D.
产品的定价可以完全随意进行
参考答案:B
· (15). 经营企业的不二法则——持续创新,可见( )。
A.
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
B.
企业创新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创新
C.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D.
企业文化管理走向量化
参考答案:C
· (16). ( )原则是指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A.
按需分配
B.
按劳分配
C.
差额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考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 (17). 生产要素市场有( )。
A.
金融市场
B.
劳动力市场
C.
房地产市场
D.
技术市场
参考答案:ABCD
· (18). 资金融通为融资,一般分为( )两种。
A.
直接融资
B.
国内融资
C.
国外融资
D.
间接融资
参考答案:AD
· (19).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对这句法律格言的正确理解是( )。
A.
法律等同于秩序
B.
好的法律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C.
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D.
好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前提
参考答案:BD
·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 )的理论成果。
A.
顺应现代化规律
B.
驾驭现代化进程
C.
开掘现代化动力
D.
制定现代化规则
参考答案:ABC
· (21). 宪法创造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这说明( )。
A.
宪法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B.
宪法为法的完善奠定基础
C.
宪法具有纲领性
D.
宪法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BC
· (22).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有( )。
A.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B.
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
C.
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
D.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ABCD
· (23). 公文的标题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俗称公文标题“三要素”。
A.
发文机关
B.
发文事由
C.
发文文种
D.
公文关键词
参考答案:ABC
三、判断题
· (24). 公有经济等同于国有经济。(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25). 权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26). 两广丘陵是指广东、广西两省低地、丘陵的总称。(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27). 公文必须写上发文时间,因为要确定公文的生效时间。( )
参考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 (28). 细胞培养时提供的能促进细胞生长的生产环境就叫培养基。(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29). 缺[/content]
参考答案:
正确
错误
· (30). 中国地区的农业系统能量结构差异不大。(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31). 行政管理工作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32). 报告是指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答复上级机关询问使用的文件。(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 (33). 唯一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四、材料写作题
· (34). (1).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包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活动。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必须改变以往的社会管理。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也带来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获得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但约束、监督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规范系统还不完善;社会生活和生产行为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但适应这种复杂性的社会管理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变化,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社会整合缺失。基层社会矛盾无法解决,上访案件增多,社会问题解决受到阻碍。
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全新任务,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事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梳理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理念的科学化。注重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的有机统一,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加大社会管理投人、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同步推进,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重要基础,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加快推进社会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主动地回应群众的呼声用主动帮助群众代理反映、解决诉求难题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善于运用调解的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协调来消除分歧、化解纠纷,自觉地深入群众,尽一切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使社会管理的过程成为实现群众利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