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7年1月14日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面试题(联考部分单位)
1、南美洲生长着一种即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拨出来,腰身一变,让整个身体卷缩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的打开,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部会重新再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如果,它又感到水分不足,住得不称心如意时,它又继续的拨起跟来,再过旅游的生活了。在途中有时会被汽车轧死,挂到树上会枯死,但是如果确实不具备走的条件,它也会好好的扎根下来。
卷柏就是这样旅游着,有水就往下,无水就滚走,所以难怪有人称它是植物王国中的“旅游者”。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题型分类】综合分析题
【具体分类】启示类
【难度系数】★★★★
【题目解析】
启示类题目已成为面试的重点,这符合当前面试“去模式化”的要求。这里九帆只强调一点,启示类题目侧重考查思维发散能力,而不是侧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不要问为什么,课堂上我们会细讲。
在启示类题目上,各个机构的答题思路千差万别。但只要看过考官题本,就会发现80%的思路都是错的。
具体到这一题,我们会发现,题干太长了……有些考生见到这一题,直接就蒙了。
遇到题目,养成好习惯,先看设问。看到启示类的题,马上就有一个意识——题干越长越好,意味着信息点多,思维更好发散。所以这一题的难度要远比题干短的启示题简单,基本每一句话都能捕捉到启示点。
【常见问题】
1.思路出现偏差
2.思维不够发散,启示点过少
3.联系实际展开不够
【答题思路】
启示类的答题思路比较固定:
1.捕捉题目中的信息点(明显的道理放在前面讲,5点以上)。
信息点从题干中获取。如:“第一,卷柏根据气候和天气变化四处“旅行”,这说明外因对内因起推动作用,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一个启示点。其他的点要大胆发散,这一题题干较长,想到5个启示点是不难的。
2.根据信息点谈对工作生活的启示(这一步为重点,发散5点以上为高分)
联系工作实际谈启示是重点,也是考官最想听到的内容,不能点到即止。语言的组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句:启示是什么?第二句:为什么要遵循这个启示?第三句:怎么按照启示开展工作。举一个例子:“从卷柏的特殊习性联系到我们个人工作生活,给我的启示主要有:第一,(是什么)工作中要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善于跟随环境的变化做出合理的选择。(为什么)哲学上讲,外因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古人也说识时务。(怎么办)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客观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看到环境的改变,客观分析眼前形势,根据环境变化想出应对之策,保证自己能够一直稳定的发展。”
【作答TIPs】
启示类答题的重点:
一是信息点要多,启示要多。短时间内如何想到?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练习过程中打开思维,甚至可以天马行空,切题且言之成理即可。如这一题,“做事要有目标,做事要勇往直前,做人要知足常乐,做事要三思而行”,都是可以捕捉到的信息点。
二是联系实际要有深度,不能泛泛而谈,希望大家能掌握组织语言的方法,多多积累。
2、你市之前举办第三届“最美的哥的姐”评选活动,效果不理想。群众反映参与度不高,投票有造假现象。今年,准备组织第四届评选活动,领导交给你来组织,谈谈你的工作思路?
【题型分类】计划组织协调类
【具体分类】评选类
【难度系数】★★★★
【题目解析】
计划组织协调题的考法越来越非常规,这一题就是最好的例证。考生按照组织评选类的思路去答题,是得不到高分的。这一题是典型的计划组织与应急应变交叉考查,题目中有两个陷阱,如果考生没有注意到,会丢很多分。
第一,这次活动前已经举办过几届,上一届出现了一些问题。考生在计划组织时,有没有想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这就是在计划组织题中加入了应急应变的考法。
第二,这道题不是问“你如何去组织”,而是问“谈谈你的工作思路”。细细分析,是有一些差别的。“如何组织”侧重活动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有“事前—事中—事后”的逻辑顺序;“谈谈思路”重在谋划,重在事前,事中事后都不需要过多地落实。
把握住这道题的两个题眼,就抓住了高分点。这一题,考官着重听考生是否在计划组织过程中留意解决过往问题,是否看清设问。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7年1月14日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面试题(联考部分单位)和参考答案》真题及12245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