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市直面试真题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5月28日,某市成立了“西瓜办管理办公室”并开通官方微博。有网友认为西瓜办很好,方便发布信息,但也有的网友认为是多余没用的机构。针对此事,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第2题:市民王某做好事帮助了一位老年人李奶奶,并且将李奶奶送至医院。你单位领导知道此事后,让你去找王某和李奶奶拍照,放在宣传展板上进行宣传。但是他们二人因为觉的此事是作秀,不同意帮助你们进行拍照宣传,领导要求你要完成宣传工作。请问你怎么办?
第3题:一位群众来你单位办事,办理业务的科室在你办公室隔壁,但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在。群众说昨天来因为材料手续不全不给办理,今天材料全了又因为没人在无法办理,耽误了他的事情。群众在单位吵闹,要对此事进行投诉。现在由你处理此事,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某市成立‘西瓜办管理办公室'并开通官方微博”
我们可以使用目的行为分析法来分析这个现象:在这里政府做了两件事:成立西瓜办和开通微博,目的可能是因为本地是以西瓜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地方,所以政府才如此重视;也可能是因为本地的西瓜种植人数过多,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专门的管理;总而言之都是为了满足当地的经济实际发展需要来设置的。但是这个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必要,是否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分析的。
审题点2:“西瓜办管理办公室”
西瓜办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解决瓜农有序进城销售西瓜的临时机构。可能提供的服务包括:制定固定卖瓜点,制作西瓜地图;西瓜运输车辆管理;为瓜农提供种植、销售等方面的帮助。这个办公室的人员组成,人员数量,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都值得我们进行深挖:例如西瓜办的主要人员是当地的农业专家,经验丰富的瓜农老板,农药技术专家等;人员数量可以根据当地瓜农的分布情况来制定,例如说一个科室负责一个区域;工作方式可以包括上门服务,在线咨询,技术帮助,销售渠道的联系等方式。
审题点3:“有网友认为……但也有的网友认为……”
双观点的题目需要有明确的表态,即我们对于政府的这个行为究竟支持哪一方。但是无论支持A观点还是B观点,搭建答题的逻辑结构都是:首先表态,其次分析为什么你支持/反对这个观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本题里面,我们可以选择支持政府的行为,需要分析的是政府行为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需要对另一个观点B做出解释说明,比如我们可以谈谈观点B的网民反对的根源何在,即消极影响。注意积极意义的篇幅要多一些。如果是反对政府这个行为,那么消极影响的篇幅就要多一些。
审题点4:“公共服务角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政府行为的积极/消极意义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谈,要按照公共服务的角度分析,即从政府和民众角度着手。第一,我们可以分析政府行为带来的积极意义:考虑主体的角度展开,政府和民众,民众包括瓜农和广大市民。第二,我们可以简要说明一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内部机制有问题,比如腐败受贿,小题大做权力滥用;运行过程出现问题;职
能重叠资源浪费。第三,针对政府这个行为的一些消极影响,我们可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对于政府成立西瓜办公室并开通官方微博的行为,我认为是一种管理的创新,体现政府一种为民着想的意识和担当,值得点赞。
首先,政府这一行为带来很多好处。于瓜农而言,一方面,“西瓜办”会为瓜农找到固定卖瓜点,并通过官方微博进行广泛宣传发布信息,这样就会提高卖瓜点的知晓率,从而促进瓜农卖瓜率,很好解决由于销路产生西瓜滞销的情况,促进瓜农增收;另一方面,如果瓜农有任何困难,包括西瓜滞销、瓜农收到假钞或者找不到地方吃饭等问题都可以运用微博进行网络咨询或者直接和西瓜办公室联系求助,“西瓜办”为瓜农实实在在解决卖瓜遇到的困难。
于广大市民而言,一方面,固定卖瓜点的公布方便市民买瓜,能够第一时间吃上最新鲜的西瓜。另一方面,由于固定点的设立避免很多随意摆摊,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乱象,美化了城市市容市貌,避免了交通拥堵,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出行效率,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于政府本身而言,一方面,避免冲突减负担。城市中不可避免瓜农和城管因为这样和那样的误会而产生矛盾甚至冲突,或者是交警也会因为瓜农的危险驾驶而增加执法负担,“西瓜办”的成立有效避免了矛盾,减轻政府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微博的开通说明政府扩宽了民意渠道,广泛吸收群众意见,能够主动增进与群众的和互动感和交流感,从而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利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但是,与此同时,有些民众认为这个机构没有必要也是有其理由所在。有可能因为信息的不公开导致民众认为这是权利的滥用;也有可能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权力寻租,审批事项太多的问题;同时,微博有可能由于没有管理好而流于形式。
综上,我认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一,及时公布信息,在民众质疑之前做好透明信息的发布,比如可以在微博上更新“西瓜办”设立的初衷,背景,运行进程;或者借助媒体的力量,成立机构之前召开听证会,询问民众意见,公开投票听取民意,同时一定要考虑专家学者的建议,做好合理政策的实施。
其二,简化审批的流程,为民着想,邀请专家,有关领导进行会议研究,尽量减去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
其三,加大监督力度,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监督工作人员是否履行职责,是否有权力寻租现象的出现。
其四,重视微博的日常运行,可以调派专业化的人员进行管理,微博发布内容要接地气,符合需求,贴近民意。
总之,只有让每个公共机构都“马上办”,才能够把服务落脚,让群众满意,舆论放心。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王某做好事帮助了李奶奶,并将李奶奶送至医院,单位领导让你去找王某和李奶奶拍照做宣传”
这句话说明了题目产生的背景:“王某做好事帮助了李奶奶”。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碰到身边有老年人遇到困难的,应该主动去进行帮助。题目中王某的做法是值得赞扬的。宣传好人好事有利于为群众树立榜样的作用,有利于营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审题点2:“他们二人觉得此事是作秀,不同意拍照宣传”
为什么他们不同意帮助我们进行拍照宣传,认为是“作秀”?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的分析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对于王某来说,做了好事之后不想被宣传,可能与我国传承下来的“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习惯有关系,在我们看来值得去宣传的事情,在他看来则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而既然宣传,就会被周围群众关注到,会不会涉及到隐私的泄露?分析出原因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劝说二位配合拍照宣传了。
审题点3:“领导要求你要完成宣传工作”
领导要求完成宣传工作,主要是针对好人好事正能量事件的宣传。如果可以说服王某和李奶奶配合拍照宣传,那我们可以按照计划将拍摄好的照片放在宣传板进行宣传。如果王某和李奶奶在我的劝说之后仍不愿拍摄照片,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成领导安排的宣传工作?我们可以向领导积极汇报情况,建议领导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的宣传,比如写好人好事文字稿,在社区内悬挂倡导群众做好人好事的宣传语等方式。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民王某做好事帮助李奶奶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领导让我去找王某和李奶奶拍照做宣传,使我们身边的好
人好事能够感染更多的群众,号召大家向王某学习,营造温馨互助的社会环境,我认为这项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面对他们二人不配合的情况,我会积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第一,赞美互助精神,回顾当日情景。我会在居委会主任的介绍下提前打电话向王某和李奶奶进行问候,表明自己的身份与来意,争取与他们面谈的机会。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向二人了解情况,表达自己对王某的敬意,赞扬他能够用实际行动践行友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我会请王某和李奶奶为我再次讲述当日的情景,在他们的同意下,我会对当日的细节进行记录。
第二,详细了解原因,突出宣传意义。我会向二位了解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宣传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王某认为帮助李奶奶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并不值得大加报道,而且认为做好事不留下姓名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另一方面有可能王某和李奶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愿意泄露自己的隐私,所以不愿意拍照宣传。我会向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我们的宣传报道会立足实际,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向社会展示暖心的瞬间,我们会对当事人的面部、声音进行技术处理,不会泄露当事人的隐私。这项宣传工作为的是更好地营造互助友爱、睦邻友好的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号召大家学习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精神,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第三,扫除潜在顾虑,完成宣传任务。如果他们仍不愿意拍照宣传,我会及时向领导说明情况,建议领导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宣传这次的好人好事。比如,将王某帮助李奶奶的事情编辑成文章,放在各个小区的官方网站、小区内部宣传栏上进行宣传。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好人好事的行列中,可以积极组织好人好事评选比赛,欢迎群众积极推荐,对获奖的人员进行表彰,通过多种方式,让好人好事之风在社会上盛行。
最后,我认为通过我与王某和李奶奶的走心交流,他们一定会答应我们此次的宣传邀请,能够感染越来越多的人。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群众在单位吵闹,要对此事进行投诉”
办公场所应有秩序,群众吵闹很有可能引发其他群众的围观和不满,将矛盾扩大,需要尽快解决。群众对此不满要投诉,一旦发生投诉问题会影响单位为民办事的形象,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这名群众隔离开来,可以请到休息室或者接待室单独处理,询问这名群众对我们单位工作不满的原因并做好记录,保证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好,让其放心。
审题点2:“群众来办事,说昨天因为材料手续不全不给办理。今天材料全了又因为没人在无法办理,耽误了他的事情。”
昨天因为材料手续不全不给办理,今天材料齐全但没人在无法办理。为了能够更好地安抚好群众,虽然我不是业务科室的办公人员,但是我可以架起群众与业务科室之间的桥梁,想方设法把问题解决。
在这里我们可以按照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假设。最简单的假设,是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我们只要做好群众的交接工作即可。如果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仍未回,我们也可以通过授权下的代为办理、自助端前的指导办理等途径为群众服务。
这个事件也能说明我们在一次性告知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没能让群众在办事之前就得知办理业务需要备齐的材料和手续,耽误了群众的事情。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做好一次性告知服务。我们把该部门的内容可以归置到最后的工作总结与反思里。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为群众办事解忧本是我们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群众问题得不到解决,是我方的工作的疏忽。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会采取以下办法。
第一,为恢复大厅办公的正常秩序,我会请群众到我们的接待室,为其准备茶水,向其道歉,询问其要办的业务项目是什么,向他说明我会努力协调他的事情,请其稍作休息并将所带材料交给我。
第二,对照办理该项业务所需的材料详单,看这名群众是否带齐了材料,在确定该名群众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我会来到隔壁办公室,看看同事是否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如果此时业务部门的同事已经回到岗位,我会向其说明现在的情况,请他接待好这位群众;如果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仍未回,我会电话或者视频联系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了解其回到岗位的时间和这名群众业务办理的详情,看看能否由我代为处理,若是仅需盖章、发证等我可以帮忙的工作,我会帮忙把群众的业务办好;如果可以采用大厅自助服务机器或者APP软件办理,我会将向群众讲解具体的流程并协助其办理业务;如果需要同事亲自办理且他无法现在赶回岗位,可以请群众将材料留在单位并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在工作人员赶回后立即办理好业务,将办理结果邮寄给该群众。
第三,在取得群众的理解并送走群众之后,我会建议业务部门的同事在请示领导的情况下,在官网和我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以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的形式公布办理各项业务所需的材料和手续,让群众可以在前来办理业务前通过比对准备好各项资料,避免因材料不全白跑。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某市成立‘西瓜办管理办公室'并开通官方微博”
我们可以使用目的行为分析法来分析这个现象:在这里政府做了两件事:成立西瓜办和开通微博,目的可能是因为本地是以西瓜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地方,所以政府才如此重视;也可能是因为本地的西瓜种植人数过多,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专门的管理;总而言之都是为了满足当地的经济实际发展需要来设置的。但是这个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必要,是否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分析的。
审题点2:“西瓜办管理办公室”
西瓜办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解决瓜农有序进城销售西瓜的临时机构。可能提供的服务包括:制定固定卖瓜点,制作西瓜地图;西瓜运输车辆管理;为瓜农提供种植、销售等方面的帮助。这个办公室的人员组成,人员数量,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都值得我们进行深挖:例如西瓜办的主要人员是当地的农业专家,经验丰富的瓜农老板,农药技术专家等;人员数量可以根据当地瓜农的分布情况来制定,例如说一个科室负责一个区域;工作方式可以包括上门服务,在线咨询,技术帮助,销售渠道的联系等方式。
审题点3:“有网友认为……但也有的网友认为……”
双观点的题目需要有明确的表态,即我们对于政府的这个行为究竟支持哪一方。但是无论支持A观点还是B观点,搭建答题的逻辑结构都是:首先表态,其次分析为什么你支持/反对这个观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本题里面,我们可以选择支持政府的行为,需要分析的是政府行为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需要对另一个观点B做出解释说明,比如我们可以谈谈观点B的网民反对的根源何在,即消极影响。注意积极意义的篇幅要多一些。如果是反对政府这个行为,那么消极影响的篇幅就要多一些。
审题点4:“公共服务角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政府行为的积极/消极意义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谈,要按照公共服务的角度分析,即从政府和民众角度着手。第一,我们可以分析政府行为带来的积极意义:考虑主体的角度展开,政府和民众,民众包括瓜农和广大市民。第二,我们可以简要说明一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内部机制有问题,比如腐败受贿,小题大做权力滥用;运行过程出现问题;职能重叠资源浪费。第三,针对政府这个行为的一些消极影响,我们可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对于政府成立西瓜办公室并开通官方微博的行为,我认为是一种管理的创新,体现政府一种为民着想的意识和担当,值得点赞。
首先,政府这一行为带来很多好处。于瓜农而言,一方面,“西瓜办”会为瓜农找到固定卖瓜点,并通过官方微博进行广泛宣传发布信息,这样就会提高卖瓜点的知晓率,从而促进瓜农卖瓜率,很好解决由于销路产生西瓜滞销的情况,促进瓜农增收;另一方面,如果瓜农有任何困难,包括西瓜滞销、瓜农收到假钞或者找不到地方吃饭等问题都可以运用微博进行网络咨询或者直接和西瓜办公室联系求助,“西瓜办”为瓜农实实在在解决卖瓜遇到的困难。
于广大市民而言,一方面,固定卖瓜点的公布方便市民买瓜,能够第一时间吃上最新鲜的西瓜。另一方面,由于固定点的设立避免很多随意摆摊,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乱象,美化了城市市容市貌,避免了交通拥堵,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出行效率,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于政府本身而言,一方面,避免冲突减负担。城市中不可避免瓜农和城管因为这样和那样的误会而产生矛盾甚至冲突,或者是交警也会因为瓜农的危险驾驶而增加执法负担,“西瓜办”的成立有效避免了矛盾,减轻政府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微博的开通说明政府扩宽了民意渠道,广泛吸收群众意见,能够主动增进与群众的和互动感和交流感,从而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利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但是,与此同时,有些民众认为这个机构没有必要也是有其理由所在。有可能因为信息的不公开导致民众认为这是权利的滥用;也有可能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权力寻租,审批事项太多的问题;同时,微博有可能由于没有管理好而流于形式。
综上,我认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一,及时公布信息,在民众质疑之前做好透明信息的发布,比如可以在微博上更新“西瓜办”设立的初衷,背景,运行进程;或者借助媒体的力量,成立机构之前召开听证会,询问民众意见,公开投票听取民意,同时一定要考虑专家学者的建议,做好合理政策的实施。
其二,简化审批的流程,为民着想,邀请专家,有关领导进行会议研究,尽量减去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
其三,加大监督力度,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监督工作人员是否履行职责,是否有权力寻租现象的出现。
其四,重视微博的日常运行,可以调派专业化的人员进行管理,微博发布内容要接地气,符合需求,贴近民意。
总之,只有让每个公共机构都“马上办”,才能够把服务落脚,让群众满意,舆论放心。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王某做好事帮助了李奶奶,并将李奶奶送至医院,单位领导让你去找王某和李奶奶拍照做宣传”
这句话说明了题目产生的背景:“王某做好事帮助了李奶奶”。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碰到身边有老年人遇到困难的,应该主动去进行帮助。题目中王某的做法是值得赞扬的。宣传好人好事有利于为群众树立榜样的作用,有利于营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审题点2:“他们二人觉得此事是作秀,不同意拍照宣传”
为什么他们不同意帮助我们进行拍照宣传,认为是“作秀”?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的分析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对于王某来说,做了好事之后不想被宣传,可能与我国传承下来的“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习惯有关系,在我们看来值得去宣传的事情,在他看来则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而既然宣传,就会被周围群众关注到,会不会涉及到隐私的泄露?分析出原因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劝说二位配合拍照宣传了。
审题点3:“领导要求你要完成宣传工作”
领导要求完成宣传工作,主要是针对好人好事正能量事件的宣传。如果可以说服王某和李奶奶配合拍照宣传,那我们可以按照计划将拍摄好的照片放在宣传板进行宣传。如果王某和李奶奶在我的劝说之后仍不愿拍摄照片,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成领导安排的宣传工作?我们可以向领导积极汇报情况,建议领导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的宣传,比如写好人好事文字稿,在社区内悬挂倡导群众做好人好事的宣传语等方式。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民王某做好事帮助李奶奶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领导让我去找王某和李奶奶拍照做宣传,使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能够感染更多的群众,号召大家向王某学习,营造温馨互助的社会环境,我认为这项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面对他们二人不配合的情况,我会积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第一,赞美互助精神,回顾当日情景。我会在居委会主任的介绍下提前打电话向王某和李奶奶进行问候,表明自己的身份与来意,争取与他们面谈的机会。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向二人了解情况,表达自己对王某的敬意,赞扬他能够用实际行动践行友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我会请王某和李奶奶为我再次讲述当日的情景,在他们的同意下,我会对当日的细节进行记录。
第二,详细了解原因,突出宣传意义。我会向二位了解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宣传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王某认为帮助李奶奶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并不值得大加报道,而且认为做好事不留下姓名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另一方面有可能王某和李奶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愿意泄露自己的隐私,所以不愿意拍照宣传。我会向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我们的宣传报道会立足实际,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向社会展示暖心的瞬间,我们会对当事人的面部、声音进行技术处理,不会泄露当事人的隐私。这项宣传工作为的是更好地营造互助友爱、睦邻友好的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号召大家学习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精神,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第三,扫除潜在顾虑,完成宣传任务。如果他们仍不愿意拍照宣传,我会及时向领导说明情况,建议领导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宣传这次的好人好事。比如,将王某帮助李奶奶的事情编辑成文章,放在各个小区的官方网站、小区内部宣传栏上进行宣传。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好人好事的行列中,可以积极组织好人好事评选比赛,欢迎群众积极推荐,对获奖的人员进行表彰,通过多种方式,让好人好事之风在社会上盛行。
最后,我认为通过我与王某和李奶奶的走心交流,他们一定会答应我们此次的宣传邀请,能
够感染越来越多的人。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群众在单位吵闹,要对此事进行投诉”
办公场所应有秩序,群众吵闹很有可能引发其他群众的围观和不满,将矛盾扩大,需要尽快解决。群众对此不满要投诉,一旦发生投诉问题会影响单位为民办事的形象,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这名群众隔离开来,可以请到休息室或者接待室单独处理,询问这名群众对我们单位工作不满的原因并做好记录,保证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好,让其放心。
审题点2:“群众来办事,说昨天因为材料手续不全不给办理。今天材料全了又因为没人在无法办理,耽误了他的事情。”
昨天因为材料手续不全不给办理,今天材料齐全但没人在无法办理。为了能够更好地安抚好群众,虽然我不是业务科室的办公人员,但是我可以架起群众与业务科室之间的桥梁,想方设法把问题解决。
在这里我们可以按照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假设。最简单的假设,是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我们只要做好群众的交接工作即可。如果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仍未回,我们也可以通过授权下的代为办理、自助端前的指导办理等途径为群众服务。
这个事件也能说明我们在一次性告知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没能让群众在办事之前就得知办理业务需要备齐的材料和手续,耽误了群众的事情。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做好一次性告知服务。我们把该部门的内容可以归置到最后的工作总结与反思里。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为群众办事解忧本是我们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群众问题得不到解决,是我方的工作的疏忽。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会采取以下办法。
第一,为恢复大厅办公的正常秩序,我会请群众到我们的接待室,为其准备茶水,向其道歉,询问其要办的业务项目是什么,向他说明我会努力协调他的事情,请其稍作休息并将所带材料交给我。
第二,对照办理该项业务所需的材料详单,看这名群众是否带齐了材料,在确定该名群众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我会来到隔壁办公室,看看同事是否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如果此时业务部门的同事已经回到岗位,我会向其说明现在的情况,请他接待好这位群众;如果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仍未回,我会电话或者视频联系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了解其回到岗位的时间和这名群众业务办理的详情,看看能否由我代为处理,若是仅需盖章、发证等我可以帮忙的工作,我会帮忙把群众的业务办好;如果可以采用大厅自助服务机器或者APP软件办理,我会将向群众讲解具体的流程并协助其办理业务;如果需要同事亲自办理且他无法现在赶回岗位,可以请群众将材料留在单位并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在工作人员赶回后立即办理好业务,将办理结果邮寄给该群众。
第三,在取得群众的理解并送走群众之后,我会建议业务部门的同事在请示领导的情况下,在官网和我们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以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的形式公布办理各项业务所需的材料和手续,让群众可以在前来办理业务前通过比对准备好各项资料,避免因材料不全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