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中国与俄罗斯的差别,首先在于旧体制的覆盖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苏联几乎9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有计划部门,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加入了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1978年
的中国,国有部门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到60%,享受统一社会保障的只有占劳动力总数18%
左右的国有企业职工。在俄罗斯,如果不改革国有部门,把劳动力和生产力释放出来,非国有经
济就不可能发展。在中国,由于大多数劳动力都在非国有的农业部门,只要实行了农业改革,允
许乡镇工业和服务业在市场上发展,就可以在先不进行国有部门改革的情况下,就开始非国有
经济的发展,通过“双轨”的方式,使新体制成长起来,逐步为改革旧体制创造条件。
其次,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发展阶段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人均收
入水平较高,国民受教育水平较高。而1978年的中国仍属于一个相当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就
决定了中国的制度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展开。俄罗斯尽管开始阶段会有较大的阵
痛,却相对容易引入发达国家的一些制度要素,可以较快地实现转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与俄
罗斯的差别在于发展阶段的差别。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历史背景的差异。俄罗斯本来就是一个欧洲国家,宗教、文化、政治、
法律,与西欧和北美有着渚多的共性,可以较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或实现“知识外溢”,比
较容易以一种简单的方式移植西方的制度。而中国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与西方有着太多
根本性的差异,从政治制度到宗教文化,走过了极不相同的历史路径。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体
制改革,不是简单的转轨,而是一个大方向基本明确前提下的“适应性体制创新”。几百年后,各
国的制度可能趋同(西方国家也一定要不断改革和调整),但是各国走过的路径,却可能因历史
背景的差异而各不相同。
总之,确实存在一些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的东西,确实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转轨。差
别主要在于各国的起始条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而不在于孰优孰劣。
21.第二段中所说的“从一种已经存在的制度向另一种已知的、已经存在的制度进行转变的
过程”,具体指的是:
A.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
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D.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
22.根据上文内容,“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指:
A.根据中国国情,逐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B.通过双轨制方法,部分保留计划体制,使市场体制逐渐成长起来
C.实行农业改革,允许乡镇工业和服务业在市场上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