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四川成都事业单位面试真题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谈谈最近在工作中的创新。
第2题:你刚好接班,有人因为没带身份证大吵大闹,还有人进行直播,你怎么办?
第3题:有人说,工作了十年,只有了一年的经验,你怎么看?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自我认知题,题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让考生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做法来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对创新的认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作答应该要落到实际工作中来,切忌大谈特谈观点看法。对于应届毕业生考生,看到这类谈工作中的题目也不必过分紧张,可以转化为在学校中的团学工作来进行讨论。接下来我们根据题目具体来看看如何开展:
审题点1:“工作中”
把作答的范围圈定在了工作中,这样就可以让考生在作答时穿插自己的学科背景、工作经验更好的展示自己,考生要把握好作答的范围、为避免泄露过分的个人信息可以适当扩大作答范围,比如参与过社团活动、曾从事财务工作、从事统计工作,这类不失个性化但又不会违规的表述;既然是自己的工作,在作答的时候要相对比较详细一些,避免过于宽泛空洞,介绍情况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数字,介绍做法的时候要说具体的举措、做法。
审题点2:“创新”
既然是工作中的创新,那么一定是创新的做法,要避免过多的谈对创新的理解、创新的好处之类的理论化的内容,而是要把原因、效果都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内容。具体来说,工作中的创新一定是你结合工作需要做出的调整,那么你为什么会想着要去创新,你是根据什么方法、知识来开展创新的,你具体做的是什么,这么做了以后、有了哪些好处。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按照“为什么要创新、具体如何创新、创新后取得的效果、通过这件事你的收获”这个四个步骤来展开。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各位考官,李克强总理曾反复强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具备创新精神,我想和各位考官分享一下最近我在单位开展招聘报名工作中的创新。
前段时间,我们单位在毕业季的浪潮中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我们团队要在两天内录入近400个报名者、每人20多项个人信息,同事的压力非常大,即使加班加点也很难完成录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在报名表的设计上、信息录入表格的制作上采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我借鉴了大学期间我在教务处协助老师做新生登记工作的经验,发挥了对各类办公软件比较熟悉的特长,对信息录入表格进行优化,认真的分析了报名表上的内容,对填写内容相对比较集中的,用下拉菜单的方式进行了优化,后期同事通过点击选择即可;对不同的填写内容可能存在关联关系的,比如出生年月和身份证号,我通过公式取数的方式,减少重复劳动。这一个个小创新,极大地减少了同事的工作压力,我将我设计好的表格提交给领导,领导肯定了我的工作,并希望我尽快开展工作。
事后,对负责录入信息的同事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告诉他们表格的调整情况,对可以点击选取、自动生成的,用灰色进行标注。对同事还存在疑问的进行详细解答,确保他们对新的录入表格足够熟悉,避免因为创新工作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招聘报名结束以后,负责这块工作的同事向我反馈录入效率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因为最大限度地通过了取数、自动生成、菜单选择等方式,正确率也大大上升,显著地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受到了他们的点赞和好评。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深深的觉得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多思考,面对工作中难题要试着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在充分吸收借鉴原有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今后,我也会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应急应变类题目,要求我们尽快解决群众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进行。对于本类题目要找全矛盾,根据身份设定,以轻重缓急、工作为重的原则对矛盾进行排序并尽快处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审题点1:“你刚好接班”
题目的场景设置在交接班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我们的身份是工作人员,并且在接班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不清楚,需要了解情况。
审题点2:“有人因为没带身份证大吵大闹”
这是第一个矛盾点。为了方便我们答题,我们可以对工作场景进行合理假设,例如该事件发生在便民服务大厅,而吵闹发生在前来办事的群众身上。在大厅大吵大闹必然非常影响正常工作,需要我们优先处理,保证正常工作秩序,之后对事件进行了解,通过假设没带身份证导致情绪失控的原因,分类解决。审题点3:“还有人进行直播”
这是第二个矛盾点,直播涉及到媒体和舆论,需要及时应对,避免不实舆论扩散,对单位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直播不同于以往的拍照、录像方式,是实时传输的,当下就可能有部分内容被发布在了网上,是不能撤回的。这提醒我们,在呼吁群众理性判断的基础上,要有转危为机的意识,在降低负面影响的同时,借此机会更巧妙的扩大积极影响。
由此,我们得出本题答题思路:安抚群众情绪——化解直播危机——了解事件情况,解决问题——主动公布结果——事后反思总结。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如果我遇到这个问题,我会这样处理:
首先,我会安抚这位群众的情绪,向他说明吵闹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到他的形象,希望他能到我们的接待室喝杯热茶,详细说明情况,我们一定会给他满意的答复。与此同时,我会和交接班的同事一起与围观直播的群众进行沟通,欢迎并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但是希望他们在事实不明的情况下,对于直播的内容保持理性,不做片面的判断和解读;并告知群众我们的官方直播频道和公众号,在事件解决后,如有需要澄清之处,我们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欢迎大家关注。
其次,我会与同事一起,向那位群众表示道歉,希望他冷静地和我们说明事情原委,耐心倾听并做好记录。如果是因为他所办理的社保转移业务必须有本人身份证才能办理,这是业务流程规定,我会将流程打印给他,耐心向他说明这是为了保障群众社保账户的安全,希望他理解。如果是因为同事交流方式不当,因缺少身份证而拒绝为群众办理业务的态度过于强硬,我会请同事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并与同事一起向他道歉,保证在将来的工作中注意态度,耐心为群众服务。之后,询问他是否有电子版身份证,可以通过我们的便民服务客户端注册后上传,或有绑定支付宝的电子身份证也可以出示办理。
解决群众的问题之后,我会向领导汇报并申请通过单位直播频道和公众号,向社会公布本次
事件的原委和处理结果。如果该群众愿意,也可以请他一起向公众说明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吸取本次事件的经验教训,注意沟通的态度和方式。同时建议领导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宣传业务办理流程,并联合移动客户端、支付宝等平台,采用无纸化流程,方便群众办事。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的题目。有人说了一句话,我们可以根据其内容来确定作答思路,这句话阐述的内容是可以提炼出一定的道理的,我们便可以运用论述的方式来丰富作答内容。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
审题点1:“工作了十年,只有了一年的经验”
简单看这句话,并不能直接给予我们启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思考一些,工作十年应该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却只有一年,不符合常理。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不求上进,也就启示着我们要不断进步。围绕这一观点,结合论述方式便可丰富自己的作答内容了。
故本题答题思路为:提炼观点——论证观点——提出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工作了十年,只有了一年的经验”,直白点说也就是用一年的经验工作了十年。工作了十年,因为未能保持积极进步、努力学习的状态,而经验浅薄。对于有人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我表示非常地担心,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让自己不断进步。
有时候,胜任一些工作并不需要很多的经验,在头几个月的工作时间里完全能够掌握工作技能,提高能力水平,完美地胜任一份工作。过了那个提升能力的时期,掌握了业务能力,便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工作问题,接下来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虽说能够把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掉,但却像是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可事实上是,拥有一项技能是能够保证眼下的生存,但是不更新、不进步,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
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一般,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结
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却无法跳出来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舒适的环境是暂时能胜任的工作,升高的温度是慢慢在变的工作环境,当青蛙无法忍受高温时就是我们发现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工作要求时。但为时已晚,改变不了什么了,只能任由环境淘汰我们。在很多大企业中我们也能随处感受到一定要进步的企业文化气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联想公司总裁柳传志说:“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些话语都是在督促工作人员能时刻保持进步的状态,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为了不变成“工作十年只有一年经验”的人,保持时刻进步的状态,最关键的是要把握现在。一要有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养,以便随时可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二要有总结的习惯,不断地总结才能沉淀经验,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不然即便临时学到的东西也会变成过眼云烟;三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能力是会被消极态度腐蚀掉的,要想获得别人没有的本领,你就必须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
相信只要不断让自己进步,终有一日我们可以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工作经验。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自我认知题,题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让考生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做法来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对创新的认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作答应该要落到实际工作中来,切忌大谈特谈观点看法。对于应届毕业生考生,看到这类谈工作中的题目也不必过分紧张,可以转化为在学校中的团学工作来进行讨论。接下来我们根据题目具体来看看如何开展:
审题点1:“工作中”
把作答的范围圈定在了工作中,这样就可以让考生在作答时穿插自己的学科背景、工作经验更好的展示自己,考生要把握好作答的范围、为避免泄露过分的个人信息可以适当扩大作答范围,比如参与过社团活动、曾从事财务工作、从事统计工作,这类不失个性化但又不会违规的表述;既然是自己的工作,在作答的时候要相对比较详细一些,避免过于宽泛空洞,介绍情况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数字,介绍做法的时候要说具体的举措、做法。
审题点2:“创新”
既然是工作中的创新,那么一定是创新的做法,要避免过多的谈对创新的理解、创新的好处之类的理论化的内容,而是要把原因、效果都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内容。具体来说,工作中的创新一定是你结合工作需要做出的调整,那么你为什么会想着要去创新,你是根据什么方法、知识来开展创新的,你具体做的是什么,这么做了以后、有了哪些好处。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按照“为什么要创新、具体如何创新、创新后取得的效果、通过这件事你的收获”这个四个步骤来展开。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各位考官,李克强总理曾反复强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具备创新精神,我想和各位考官分享一下最近我在单位开展招聘报名工作中的创新。
前段时间,我们单位在毕业季的浪潮中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我们团队要在两天内录入近400个报名者、每人20多项个人信息,同事的压力非常大,即使加班加点也很难完成录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在报名表的设计上、信息录入表格的制作上采用一些创
新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我借鉴了大学期间我在教务处协助老师做新生登记工作的经验,发挥了对各类办公软件比较熟悉的特长,对信息录入表格进行优化,认真的分析了报名表上的内容,对填写内容相对比较集中的,用下拉菜单的方式进行了优化,后期同事通过点击选择即可;对不同的填写内容可能存在关联关系的,比如出生年月和身份证号,我通过公式取数的方式,减少重复劳动。这一个个小创新,极大地减少了同事的工作压力,我将我设计好的表格提交给领导,领导肯定了我的工作,并希望我尽快开展工作。
事后,对负责录入信息的同事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告诉他们表格的调整情况,对可以点击选取、自动生成的,用灰色进行标注。对同事还存在疑问的进行详细解答,确保他们对新的录入表格足够熟悉,避免因为创新工作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招聘报名结束以后,负责这块工作的同事向我反馈录入效率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因为最大限度地通过了取数、自动生成、菜单选择等方式,正确率也大大上升,显著地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受到了他们的点赞和好评。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深深的觉得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多思考,面对工作中难题要试着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在充分吸收借鉴原有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今后,我也会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应急应变类题目,要求我们尽快解决群众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进行。对于本类题目要找全矛盾,根据身份设定,以轻重缓急、工作为重的原则对矛盾进行排序并尽快处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审题点1:“你刚好接班”
题目的场景设置在交接班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我们的身份是工作人员,并且在接班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不清楚,需要了解情况。
审题点2:“有人因为没带身份证大吵大闹”
这是第一个矛盾点。为了方便我们答题,我们可以对工作场景进行合理假设,例如该事件发生在便民服务大厅,而吵闹发生在前来办事的群众身上。在大厅大吵大闹必然非常影响正常工作,需要我们优先处理,保证正常工作秩序,之后对事件进行了解,通过假设没带身份证导致情绪失控的原因,分类解决。
审题点3:“还有人进行直播”
这是第二个矛盾点,直播涉及到媒体和舆论,需要及时应对,避免不实舆论扩散,对单位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直播不同于以往的拍照、录像方式,是实时传输的,当下就可能有部分内容被发布在了网上,是不能撤回的。这提醒我们,在呼吁群众理性判断的基础上,要有转危为机的意识,在降低负面影响的同时,借此机会更巧妙的扩大积极影响。
由此,我们得出本题答题思路:安抚群众情绪——化解直播危机——了解事件情况,解决问题——主动公布结果——事后反思总结。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如果我遇到这个问题,我会这样处理:
首先,我会安抚这位群众的情绪,向他说明吵闹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到他的形象,希望他能到我们的接待室喝杯热茶,详细说明情况,我们一定会给他满意的答复。与此同时,我会和交接班的同事一起与围观直播的群众进行沟通,欢迎并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但是希望他们在事实不明的情况下,对于直播的内容保持理性,不做片面的判断和解读;并告知群众我们的官方直播频道和公众号,在事件解决后,如有需要澄清之处,我们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欢迎大家关注。
其次,我会与同事一起,向那位群众表示道歉,希望他冷静地和我们说明事情原委,耐心倾
听并做好记录。如果是因为他所办理的社保转移业务必须有本人身份证才能办理,这是业务流程规定,我会将流程打印给他,耐心向他说明这是为了保障群众社保账户的安全,希望他理解。如果是因为同事交流方式不当,因缺少身份证而拒绝为群众办理业务的态度过于强硬,我会请同事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并与同事一起向他道歉,保证在将来的工作中注意态度,耐心为群众服务。之后,询问他是否有电子版身份证,可以通过我们的便民服务客户端注册后上传,或有绑定支付宝的电子身份证也可以出示办理。解决群众的问题之后,我会向领导汇报并申请通过单位直播频道和公众号,向社会公布本次事件的原委和处理结果。如果该群众愿意,也可以请他一起向公众说明情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吸取本次事件的经验教训,注意沟通的态度和方式。同时建议领导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宣传业务办理流程,并联合移动客户端、支付宝等平台,采用无纸化流程,方便群众办事。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的题目。有人说了一句话,我们可以根据其内容来确定作答思路,这句话阐述的内容是可以提炼出一定的道理的,我们便可以运用论述的方式来丰富作答内容。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
审题点1:“工作了十年,只有了一年的经验”
简单看这句话,并不能直接给予我们启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思考一些,工作十年应该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却只有一年,不符合常理。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不求上进,也就启示着我们要不断进步。围绕这一观点,结合论述方式便可丰富自己的作答内容了。
故本题答题思路为:提炼观点——论证观点——提出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工作了十年,只有了一年的经验”,直白点说也就是用一年的经验工作了十年。工作了十年,因为未能保持积极进步、努力学习的状态,而经验浅薄。对于有人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我表示非常地担心,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让自己不断进步。
有时候,胜任一些工作并不需要很多的经验,在头几个月的工作时间里完全能够掌握工作技能,提高能力水平,完美地胜任一份工作。过了那个提升能力的时期,掌握了业务能力,便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工作问题,接下来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虽说能够把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掉,但却像是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可事实上是,拥有一项技能是能够保证眼下的生存,但是不更新、不进步,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
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一般,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却无法跳出来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舒适的环境是暂时能胜任的工作,升高的温度是慢慢在变的工作环境,当青蛙无法忍受高温时就是我们发现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工作要求时。但为时已晚,改变不了什么了,只能任由环境淘汰我们。
在很多大企业中我们也能随处感受到一定要进步的企业文化气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联想公司总裁柳传志说:“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些话语都是在督促工作人员能时刻保持进步的状态,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为了不变成“工作十年只有一年经验”的人,保持时刻进步的状态,最关键的是要把握现在。一要有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养,以便随时可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二要有总结的习惯,不断地总结才能沉淀经验,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不然即便临时学到的东西也会变成过眼云烟;三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能力是会被消极态度腐蚀掉的,要想获得别人没有的本领,你就必须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
相信只要不断让自己进步,终有一日我们可以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