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下午福建省福州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说明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第1题:旧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2题:网络平台上面可以学干货,提升自己能力。你怎么看?
第3题:金先生是家里独子,全家人都在海外工作。家里老母亲80多岁,请了很多保姆都被赶走了,请她去养老院,也不愿意。你是社区工作人员,你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道题属于古诗文类的态度观点题。一方面,古诗文相对于白话文,比较难以理解,建议开头解释其含义。另一方面,态度观点题意在考察大家提取观点、深入分析的能力,建议大家从题干含义出发,抽取题干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展开相应论证。最后,态度观点题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大家可以结合自身,谈谈这些道理对自身的启示,以便更好的将道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古诗文类态度观点题的基本思路。接下来结合题干详细剖析。
审题点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这句诗比较简短、直白,可以通过分析诗句里的关键词帮助理解。“白日”指的是阳光。“不到处”指的是无法照耀的地方。“青春恰自来”说的是青苔在这些地方旺盛地生长着,洋溢出青春的活力。由此可见,青苔作为一种植物,难以接受阳光照耀,相对于其他植物,生存环境可能会恶劣一些。面对这种环境,青苔却能够旺盛生长。我们可以对青苔的这种精神做拟人化处理,抽取出“不畏艰难,顽强生长”的观点。如果考生在考场上没有理解到位,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推断其含义,旧诗中前后修辞手法相近表达含义也相似,因此考生考场上要灵活变通。
审题点2:“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诗人看来,青苔开的花虽然很小,但是也不妨碍苔花学习雍容的牡丹,美丽生长。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大家看到苔花的微小、自信、不气馁。由此可以抽取“积极乐观,自信绽放”的观点。
诗句分析完之后,我们还可以用联系的思维去思考,两句诗句之间是否存在共通之处,例如青苔和苔花都是大自然中比较渺小的事物,但是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却并不渺小,甚至可以称得上平凡中的伟大,因此还可以得出另一个观点,即生于平凡,但不渺小。
审题点3:“请谈谈你的理解”
通过前面的诗句分析可以得出观点,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不甘平凡,进而围绕观点展开分析,可以采用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等常规方法展开论证,最后适当结合自身谈感悟启示。
综上,本道题的思路基本确定,即简要概括全诗的含义——说明苔带来的感悟,逐一分析提取出的观点——展开论证——学习苔的可贵品质。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这是清代袁枚写的一首关于青苔的小诗。青苔享受不到阳光的温暖与和煦,但是它照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青苔开的花像米粒一样微小,它也愿意像牡丹那样开的坦然自在。读完这首诗,我深有感悟。
第一,不畏艰难,顽强生长。青苔处在阳光都照耀不到的地方,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但这也没办法阻挡青苔顽强生长,散发绿意。这让我想到了排雷战士杜富国。为保护战友,他深受重伤,不得不面临巨大的疼痛,此时,他选择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在医院里也不忘用假肢练习写字,希望早日归队。相比那些创业失败就在家待业,一蹶不振的年轻人,这种精神鼓舞人心,值得钦佩。
第二,积极乐观,自信绽放。苔花像米粒一样微小,这是自然条件的限制。然而苔花不自卑,不抱怨,在大自然里自信地开放,像牡丹一样展现出美丽的身姿。黄文秀就像那美丽的苔花,倾情绽放,为群众带来许多温暖。在基层扶贫时,她面临着人生地不熟的窘境。她不气馁,不怕难,面对群众都是笑脸相迎,跟着群众学土话,学着唱山歌,扶贫路上多了很多欢乐,扶贫方法也越来越多,群众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生而平凡,但不渺小。青苔在大自然里比较常见,并非像珍稀物种一样受到保护。虽然如此,苔花却也能在平凡中绽放美丽,默默开花,为大自然带来点点生机,可谓是平凡却不渺小。张玉滚是平凡的教书人,愿意做一轮明月,守护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王继才是平凡的守岛人,在孤岛上默默坚守,将青春年华全都奉献给祖国的海防事业;八步沙六老汉是平凡的治沙人,组建林场,科学治沙,书写出“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他们是群众中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员,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生而平凡,也可以谱写人生华章。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希望能够学习苔花的可贵品质,让自己行稳致远。一方面,自强不息,攻坚克难。要以谷文昌、张渠伟等人物为榜样,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和洒脱,从容面对困难;坚持方法总比困难多的乐观心态,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另一方面,立足平凡,发挥光热。要像苔花一样,在平凡中坚守初心,在平凡中默默
点缀,在平凡中履职尽责,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为平凡的人生增加不平凡的注脚。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题目。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干货提升自己的能力的确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利好之处,但是,网络中的干货更多的是理论性的东西并且讯息质量良莠不齐,如果仅仅依靠网络提升能力的话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善用网络的同时也要学会通过多种渠道锻炼自己,提升能力。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网络平台上面可以学干货,提升自己能力”
目前,网络平台由于其便利性以及覆盖知识面的广泛性,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首要选择,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确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涉猎到更多的知识面,提升能力,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虚假、不切实际的讯息,并且对于我们公职人员来说,干货并不等于能力,所以本题看似迎合时代发展的脚步,实则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全面看待。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提观点(表态),重分析(有利有弊),抓落实(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针对题目中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全面理性的看待,不盲目推崇,也不闭目塞听。
首先,利用网络平台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学到干货,提升能力。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时间。由于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及其智能搜索的功能,轻点手机就可以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使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己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涉猎广泛,紧跟时代步伐。网络平台中所囊括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并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能够扩充我们的知识面,了解当下热点,为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打下基础。
但是,如果过于依赖网络平台,并不能够真正的做到提升能力。一方面,网络平台信息良莠不齐,“干货”真假难辨。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及包容性,导致各网络平台中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冒牌“干货”层出不穷,“莆田系”防不胜防,如果我们盲目信任学习的话,反而会阻碍我们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过于依赖网络平台也很容易把我们变成“纸上谈兵”。干货多并不等于能力高,工作岗位不同所面临的工作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而网络平台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如果仅仅依赖网络学习干货而不注重实践的话很容易让我们学来的干货水土不服,并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身能力。久而久之还会产生依赖性,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拿来主义泛滥,自主思考渐行渐远。
最后,要想真正的提升自身能力,我认为还需从以下几个层面努力。第一,提高分辨能力,善用网络平台。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一些官方平台发布的讯息,行业标杆的心路历程,学习一些贴合工作实际、经得起推敲的真“干货”,不要被“标题党”、“伪科学”、“假经验”迷惑;
第二,拓宽学习渠道,全面提升自己。我们日常不仅要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干货,同时也要通过多看一些专业书籍、多阅读本单位政策法规、多请教老同事等、积极参与各项业务培训多种渠道针对自身岗位工作内容夯实理论基础,提高自身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
第三,实践求得真知,创新谋求发展。要想真正的提升自己能力,更多的应该投身于实际工作中,做到多听、多看、多思考,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探索出最适合自身的工作方法,不断打磨,提升能力,同时,也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将网络与实际工作巧妙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金先生是家里独子,全家人都在海外工作”
这是题目的背景介绍,“家里独子”“全家人”说明没有亲戚在国内帮忙,家里老母亲属于“空巢老人”的状态。“海外”工作,说明双方联系是有时差影响的,而且由于距离远、路费昂贵,见面次数应该也不太频繁。
审题点2:“家里老母亲80多岁,请了很多保姆都被赶走了,请她去养老院,也不愿意”
很多保姆都被金母“赶走”,说明不是保姆的问题,而是老人对子女不在身边心里有不满,去养老院也“不愿意”,这就导致了现在老人可能无人照料。因此答题时应当先解决老人的心里不满,例如在答题时可以适当假设向老人说明子女的孝顺,如“寄保健品”“和社区联系”等,还可以说明子女的苦处困难,让金母理解。
审题点3:“你是社区工作人员,你怎么做?”
给定身份是社区工作人员,因此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就应当在能力范围内担起责任,除了说服老人之外,也要尽可能地给老人提供帮助,例如居家养老,发挥社区现有的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另外,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解决金母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辖区内可能有很多和金母情况一样的空巢老人,所以在最后可以适度扩大范围,定期组织志愿活动,关心关爱空巢老人。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首先通过沟通了解原因;其次进行假设逐一解决;最后阐述如何长效解决。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会做好本职工作,让金母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第一,了解原因。一方面,我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金先生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其在海外工作的时间、金母的身体情况、平日的兴趣爱好等,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我会邀请擅长心理辅导的、耐心善沟通的社区志愿者与我一同到金母家中,表达社区对她的关心和理解,深入询问老人不接受保姆以及不去养老院的原因。
第二,逐一劝解。如果是金母误认为孩子不关心自己,才执意拒绝孩子好意的话,我会告知她金先生在海外打拼也是事业迫不得已,但他经常购买保健品、生活用品寄回家来,而且平日也经常和社区联系询问她的情况,可以将之前与金先生的聊天记录念给她听。也会跟金母聊聊海外打拼的艰辛,工作压力和难处,让金母更加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还会帮助她下载手机微信,教会她发语音、视频的方法,并算好时差,将方便联络的时间告知她,帮助一家人化解误会,多多沟通。
如果金母还是不希望保姆上门照料,我会告知她社区就有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项服务。一方面,供应符合老年人胃口的清淡营养的膳食,还有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医疗团队来时刻关注她的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娱乐活动丰富,如下棋、足浴、品茶等,来这里的都是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会比较有共同话题。同时,社区老年大学会通过专题讲座、公开课的方式,讲解医疗保健、书法绘画等各类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
第三,长效解决。一方面,我会和金先生沟通,建议他常和母亲联系,利用年假多回家看看,并提供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情况、服务项目等内容,征求其意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一些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不再孤单。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道题属于古诗文类的态度观点题。一方面,古诗文相对于白话文,比较难以理解,建议开头解释其含义。另一方面,态度观点题意在考察大家提取观点、深入分析的能力,建议大家从题干含义出发,抽取题干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展开相应论证。最后,态度观点题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大家可以结合自身,谈谈这些道理对自身的启示,以便更好的将道理应
用于实际生活。这是古诗文类态度观点题的基本思路。接下来结合题干详细剖析。审题点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这句诗比较简短、直白,可以通过分析诗句里的关键词帮助理解。“白日”指的是阳光。“不到处”指的是无法照耀的地方。“青春恰自来”说的是青苔在这些地方旺盛地生长着,洋溢出青春的活力。由此可见,青苔作为一种植物,难以接受阳光照耀,相对于其他植物,生存环境可能会恶劣一些。面对这种环境,青苔却能够旺盛生长。我们可以对青苔的这种精神做拟人化处理,抽取出“不畏艰难,顽强生长”的观点。如果考生在考场上没有理解到位,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推断其含义,旧诗中前后修辞手法相近表达含义也相似,因此考生考场上要灵活变通。
审题点2:“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诗人看来,青苔开的花虽然很小,但是也不妨碍苔花学习雍容的牡丹,美丽生长。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大家看到苔花的微小、自信、不气馁。由此可以抽取“积极乐观,自信绽放”的观点。
诗句分析完之后,我们还可以用联系的思维去思考,两句诗句之间是否存在共通之处,例如青苔和苔花都是大自然中比较渺小的事物,但是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却并不渺小,甚至可以称得上平凡中的伟大,因此还可以得出另一个观点,即生于平凡,但不渺小。
审题点3:“请谈谈你的理解”
通过前面的诗句分析可以得出观点,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不甘平凡,进而围绕观点展开分析,可以采用道理论证、事例论证等常规方法展开论证,最后适当结合自身谈感悟启示。
综上,本道题的思路基本确定,即简要概括全诗的含义——说明苔带来的感悟,逐一分析提取出的观点——展开论证——学习苔的可贵品质。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这是清代袁枚写的一首关于青苔的小诗。青苔享受不到阳光的温暖与和煦,但是它照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青苔开的花像米粒一样微小,它也愿意像牡丹那样开的坦然自在。读完这首诗,我深有感悟。
第一,不畏艰难,顽强生长。青苔处在阳光都照耀不到的地方,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但这也没办法阻挡青苔顽强生长,散发绿意。这让我想到了排雷战士杜富国。为保护战友,他深受重伤,不得不面临巨大的疼痛,此时,他选择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在医院里也不忘用假肢练习写字,希望早日归队。相比那些创业失败就在家待业,一蹶不振的年轻人,这种精神鼓舞人心,值得钦佩。
第二,积极乐观,自信绽放。苔花像米粒一样微小,这是自然条件的限制。然而苔花不自卑,不抱怨,在大自然里自信地开放,像牡丹一样展现出美丽的身姿。黄文秀就像那美丽的苔花,倾情绽放,为群众带来许多温暖。在基层扶贫时,她面临着人生地不熟的窘境。她不气馁,不怕难,面对群众都是笑脸相迎,跟着群众学土话,学着唱山歌,扶贫路上多了很多欢乐,扶贫方法也越来越多,群众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生而平凡,但不渺小。青苔在大自然里比较常见,并非像珍稀物种一样受到保护。虽然如此,苔花却也能在平凡中绽放美丽,默默开花,为大自然带来点点生机,可谓是平凡却不渺小。张玉滚是平凡的教书人,愿意做一轮明月,守护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王继才是平凡的守岛人,在孤岛上默默坚守,将青春年华全都奉献给祖国的海防事业;八步沙六老汉是平凡的治沙人,组建林场,科学治沙,书写出“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他们是群众中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员,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生而平凡,也可以谱写人生华章。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希望能够学习苔花的可贵品质,让自己行稳致远。一方面,自强不息,攻坚克难。要以谷文昌、张渠伟等人物为榜样,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的豪迈和洒脱,从容面对困难;坚持方法总比困难多的乐观心态,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另一方面,立足平凡,发挥光热。要像苔花一样,在平凡中坚守初心,在平凡中默默点缀,在平凡中履职尽责,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为平凡的人生增加不平凡的注脚。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题目。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干货提升自己的能力的确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利好之处,但是,网络中的干货更多的是理论性的东西并且讯息质量良莠不齐,如果仅仅依靠网络提升能力的话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善用网络的同时也要学会通过多种渠道锻炼自己,提升能力。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网络平台上面可以学干货,提升自己能力”
目前,网络平台由于其便利性以及覆盖知识面的广泛性,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首要选择,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确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涉猎到更多的知识面,提升能力,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虚假、不切实际的讯息,并且对于我们公职人员来说,干货并不等于能力,所以本题看似迎合时代发展的脚步,实则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全面看待。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提观点(表态),重分析(有利有弊),抓落实(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针对题目中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全面理性的看待,不盲目推崇,也不闭目塞听。
首先,利用网络平台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学到干货,提升能力。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时间。由于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及其智能搜索的功能,轻点手机就可以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使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己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涉猎广泛,紧跟时代步伐。网络平台中所囊括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并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能够扩充我们的知识面,了解当下热点,为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打下基础。
但是,如果过于依赖网络平台,并不能够真正的做到提升能力。一方面,网络平台信息良莠不齐,“干货”真假难辨。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及包容性,导致各网络平台中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冒牌“干货”层出不穷,“莆田系”防不胜防,如果我们盲目信任学习的话,反而会阻碍我们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过于依赖网络平台也很容易把我们变成“纸上谈兵”。干货多并不等于能力高,工作岗位不同所面临的工作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而网络平台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如果仅仅依赖网络学习干货而不注重实践的话很容易让我们学来的干货水土不服,并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身能力。久而久之还会产生依赖性,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拿来主义泛滥,自主思考渐行渐远。
最后,要想真正的提升自身能力,我认为还需从以下几个层面努力。
第一,提高分辨能力,善用网络平台。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一些官方平台发布的讯息,行业标杆的心路历程,学习一些贴合工作实际、经得起推敲的真“干货”,不要被“标题党”、“伪科学”、“假经验”迷惑;
第二,拓宽学习渠道,全面提升自己。我们日常不仅要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干货,同时也要通过多看一些专业书籍、多阅读本单位政策法规、多请教老同事等、积极参与各项业务培训多种渠道针对自身岗位工作内容夯实理论基础,提高自身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
第三,实践求得真知,创新谋求发展。要想真正的提升自己能力,更多的应该投身于实际工作中,做到多听、多看、多思考,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探索出最适合自身的工作方法,不断打磨,提升能力,同时,也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将网络与实际工作巧妙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审题点1:“金先生是家里独子,全家人都在海外工作”这是题目的背景介绍,“家里独子”“全家人”说明没有亲戚在国内帮忙,家里老母亲属于“空巢老人”的状态。“海外”工作,说明双方联系是有时差影响的,而且由于距离远、路费昂贵,见面次数应该也不太频繁。
审题点2:“家里老母亲80多岁,请了很多保姆都被赶走了,请她去养老院,也不愿意”
很多保姆都被金母“赶走”,说明不是保姆的问题,而是老人对子女不在身边心里有不满,去养老院也“不愿意”,这就导致了现在老人可能无人照料。因此答题时应当先解决老人的心里不满,例如在答题时可以适当假设向老人说明子女的孝顺,如“寄保健品”“和社区联系”等,还可以说明子女的苦处困难,让金母理解。
审题点3:“你是社区工作人员,你怎么做?”
给定身份是社区工作人员,因此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就应当在能力范围内担起责任,除了说服老人之外,也要尽可能地给老人提供帮助,例如居家养老,发挥社区现有的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另外,作为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解决金母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辖区内可能有很多和金母情况一样的空巢老人,所以在最后可以适度扩大范围,定期组织志愿活动,关心关爱空巢老人。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首先通过沟通了解原因;其次进行假设逐一解决;最后阐述如何长效解决。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会做好本职工作,让金母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第一,了解原因。一方面,我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金先生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其在海外工作的时间、金母的身体情况、平日的兴趣爱好等,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我会邀请擅长心理辅导的、耐心善沟通的社区志愿者与我一同到金母家中,表达社区对她的关心和理解,深入询问老人不接受保姆以及不去养老院的原因。
第二,逐一劝解。如果是金母误认为孩子不关心自己,才执意拒绝孩子好意的话,我会告知她金先生在海外打拼也是事业迫不得已,但他经常购买保健品、生活用品寄回家来,而且平日也经常和社区联系询问她的情况,可以将之前与金先生的聊天记录念给她听。也会跟金母聊聊海外打拼的艰辛,工作压力和难处,让金母更加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还会帮助她下载手机微信,教会她发语音、视频的方法,并算好时差,将方便联络的时间告知她,帮助一家人化解误会,多多沟通。
如果金母还是不希望保姆上门照料,我会告知她社区就有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项服务。一方面,供应符合老年人胃口的清淡营养的膳食,还有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医疗团队来时刻关注她的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娱乐活动丰富,如下棋、足浴、品茶等,来这里的都是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会比较有共同话题。同时,社区老年大学会通过专题讲座、公开课的方式,讲解医疗保健、书法绘画等各类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
第三,长效解决。一方面,我会和金先生沟通,建议他常和母亲联系,利用年假多回家看看,并提供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情况、服务项目等内容,征求其意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一些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