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和答案
2015年3月12日,“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共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1万件,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执法等领域查办职务犯罪2286人。而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行业监管人员渎职与腐败。对此社会呼吁必须对此类贪腐和失职渎职行为零容忍。对于食药监管人员渎职与腐败行为零容忍,你怎么看?
【解析】
从“两高”近年报告的数据来看,查办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职务犯罪人数逐年上升,食品安全水平也在逐年提升,但是食品安全的整体形势还并不乐观。因监管不力造成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表明渎职和腐败无疑是腐蚀食药安全的幕后推手,是食药安全事件的痼疾。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反腐,用严刑扫除那些趴在食品、药品上腐蚀安全的“苍蝇”,更是公众所期盼的。
被查处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渎职和贪腐人员跟那些“大老虎”比起来,或许只是“苍蝇”级,但是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不小。一方面,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渎职行为,容易致使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假药、劣药等流入社会,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权钱交易或者权权交易的腐败行为,极大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良好风气,挥霍了大量社会财富,甚至会造成了民众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由此可见,“老虎”要钱,而这些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苍蝇”可是要命,不拍不行,每一个深受食品安全危害的公众坚决不会答应,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以视之。
食品安全监管在人,法律的实施也在人。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责任,还得将监管者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将监管者纳入被监管的范围,防止监管者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零容忍的背后需要有坚不可摧的落实行为,要实现这一点:第一,要走法治之路。拿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程序性规范,让监管与执法更加规范有序;第二,要走公开之路。执法不能搞暗箱操作,不能“躲猫猫”,必须将食品安全监管置于阳光之下,将监管信息和执法信息公开,曝光违法企业,并将之纳入黑名单,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形成整体合力;第三,要走“打虎拍蝇”之路,严查食品安全领域的腐败行为和渎职行为,对贪腐和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党纪国法一起上,绝不姑息,对构成犯罪的,依据“两高”司法解释从重处罚,用刑罚的震慑力使监管硬起来,使“苍蝇”在食品安全领域无从下手、无法立足。
单位要建设节约型机关,但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领导要你来组织和安排,你会怎么做?
【解析】
节约型机关的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充分调动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是真正实现节约型机关的关键,也是日后能将此项工作长效落实的关键。
为了使大家积极地参与到节约型机关的建设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通过对各部门的问卷调查或是单独访问,了解大家对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想法和建议,找到问题的关键,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
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应该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多种宣传方式并举。我们会在单位利用横幅、电子屏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提高节约意识。也要在单位内部的网络交流平台上,开辟“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介绍我国的资源及利用现状,普及《车辆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等政策与知识。
列举我单位节约与浪费的现状,引起大家的关注。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部门为单位,开展以科学发展观、勤俭朴素传统美德、办公室节约技巧等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用活动促实效。第二,无规矩不成方圆,推进建设节约型机关必须进行制度规范。首先,我们会根据各部门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节约制度,例如接待费用标准、单位车辆的使用制度、水电纸张的使用限度等。其次,强化制度执行,以制度约束推进节约意识。定期对各部门的具体落实情况检查、公布,纳入个人及集体的考评体系。奖勤罚懒,奖俭罚奢,强化节约意识,培养节约习惯,形成良好风气。
第三,加强日常管理,逐步提高参与度。例如加强用电监管:空调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每天下班应关闭电器,下班后都安排专人认真检查用电设备断电情况;加强纸张的双面打印、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按照国家和本单位制度,控制接待费用和标准,理性节约,杜绝浪费;既注重节约,又安全健康。
第四,定期将活动节省的费用公布,让大家看到共同努力的成果。在经领导批准后,将部分经费用于绿化办公环境、举办推广节约环保的活动,让大家真正感受到节约型机关的益处。
创建节约型机既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也是节约单位费用开支的需要,也是每一个职工文明修养的表现。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一定会使大家自觉投入到创建节约型机关的活动中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如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看山如此,推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如此,比如乐观者在磨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磨难。相同的事物,不同的角度,便会体会到天壤之别的差异。著名的科学大师霍金,之所以受世人推崇,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对其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霍金正是拥有多角度看问题的人生态度,才能让他有如此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病魔,进而取得常人所不能拥有的科学成就。
由此看来,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对我们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斯洛也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就会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也就跟着改变。”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是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此事遇到的挫折,彼时将成为人生的财富,值得一生回味,只有这样才能够活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自以为是的下属,他们大多数在某个方面有一定特长、专业水平较高或综合素质较硬,好自我表现,听不进意见,另搞一套,面对这样的下属,你该怎么办?
【解析】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最有利于工作开展的情形是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专业水平,并且作为一个团体在合作方面也能够达成一致,,这样才能最大化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作为一名领导,如果在工作中遇到自以为是并且听不进意见的下属,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处理这种情况:
首先,对于有特长、专业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过硬的下属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拥有高专业水平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下属对于一个单位或者工作集体是非常有力的条件,积极地肯定和鼓励这些人,使其能够在工作时更认真和更尽力,这对于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无疑是具有巨大益处的。他们良好的专业水平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成果,这对于一个工作团队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把握好和用好这类人才,使其在工作中发挥最大化的效用。
其次,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往往容易自视过高或自以为是,在工作中就难免会带有某种情绪,对于领导或同事的意见也不能够虚心的接受,总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素质不需要他人的质疑和指导,因此也就导致缺乏合作精神。因此,作为领导,一方面要用好这些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经常对其进行团队合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白很多工作就算一个再优秀的人也不可能自己完成,集体的力量优于任何个人的力量。
最后,作为领导也应该不断的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只有领导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时,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这样,无论是在对其进行教导时,还是以身作则时,才可以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领导不仅要网罗优秀人才,使其尽心尽力服务于本职工作,还要经常进行团队合作的教育和宣传,这样才能把优秀人才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使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