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构成侵占罪”,所以“破烂王”主动归还的行为没有到达法律层面,应排除C。
【考点延伸】排除法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
27 属于陈述性上行公文的是( A )
A请示 B报告 C 议案 D意见
【真题解析】四个选项中属于陈述性公文的是请示和报告,其中属于上行文的是请示。
【考点延伸】公文类型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二、多项选择题
31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BC )
A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片面的
B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片面的
C否定了肯定否定的辩证统一
D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真题解析】题目中的观点就是典型的割裂“是”与“否”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孤立起来。所以选择ABC,其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题中的观点没有涉及新旧事物一说,所以D选项不选。
【考点延伸】哲学类题目重点要关注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联,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也不能作出选择。
32 “越挫越勇”“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启示(ABC )
A 挫折能磨练人的坚强意志
B挫折能激发热的进取精神
C挫折能增长人的才干和智慧
D经历挫折的人必然会获得成功
【真题解析】D选项说法太过绝对,不是正确的说法。
【考点延伸】判断选项的对错,也是多项选择题常用的方法。
33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用市场的手段供给公共服务的一种技术和方法,下列属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是( BCD )
A王立承包某公司的后勤服务
B某公司中标县城的绿化管理
C引进台商建城市垃圾处理厂
D外资参与城市管网运营
【真题解析】A选项中的“某公司”不属于公共服务范围。
【考点延伸】题干与选项的紧密联系,是考生在做多项选择题中的重点关注之处。
34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CD )
A改革就是不完美的 B改革就会出危机
C改革中的风险不可怕 D不改革就会出现危机
【真题解析】题干所给的观点,是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势在必行。A选项说法太过绝对,B选项与题意相反。
【考点延伸】题干与题意相符,是选择题的基本要求。
35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B D )
A政府应强化集权
B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决策而不是执行
C政府应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
D政府应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导航员
【真题解析】“掌舵”指对方向的把握,题干中只有B和D指出方向的重要性。
【考点延伸】题意应与题干相符。
36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程序适用于( ABD )案件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 C任何罚款 D吊销营业执照
【真题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考点延伸】一般影响比较大的适用听证程序。
37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BCD )
A公民 B法人 C国家机关 D企事业单位
【真题解析】法律关系主体是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包括公民、法人、组织。
【考点延伸】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38 可作为权利质押标的有(AC )
A存款单 B押金 C出资证明 D应收账款
【真题解析】(1)汇票、支票、本票;
(2)债券、存款单;
(3)仓单、提单;
(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6)应收账款;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考点延伸】其他权利如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等不动产收益权和一般债权
39甲乙是好友,甲委托乙代理出售自己的一套房子,后两人关系恶化,甲取消了乙的委托权,并办理了公证,乙出于报复,以委托人的身份将房子出租给丙,则(ABD )
A乙将房子出租给丙的行为构成了无权处分
B乙丙之间的合同效力待定
C丙可善意取得房屋的承租权
D甲有权要求丙搬出该房屋
【真题解析】乙的代理权已经被取消,并进行了公证,乙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无权处分的行为属效力待定,并且乙属于恶意为之,甲有权要求丙搬出该房屋。
【考点延伸】考生需掌握无权处分的典型种类及法律后果。
40在民法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AC )
A地位平等 B意思自由 C平等协商 D等价有偿
【真题解析】民法中,平等原则的主要内容是: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3、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4、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
【考点延伸】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内涵:(一)平等原则(二)自愿原则(三)等价有偿原则(四)公平原则(五)诚实信用原则(六)遵循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41 犯罪的主体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有( ABD )
A贪污罪 B受贿罪 C行贿罪 D渎职罪
【真题解析】行贿的主体不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被行贿的主体一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考点延伸】了解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关的罪名。
42属于不诚实劳动的是( CD)
A出工不出力 B炒股票 C制造假冒产品 D盗版
【真题解析】CD属于刑法禁止的行为。
【考点延伸】法无规定不禁止
43自然人包括 (BCD )、
A法人 B国境内的外国人 C公民 D国境内的无国籍人士
【真题解析】自然人不包括法人。
【考点延伸】自然人跟国籍无关。
44 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是( AD )
A礼多人不怪,话好人喜爱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C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
D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真题解析】A选项是指交友过程中物质条件比精神指向更重要;D选项忽略了交友过程中真诚的重要性。
【考点延伸】考生的个人价值观是考查对象之一。
45PM2.5是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危害很大,在全国的两会上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出现,这表明( BC )
APM2.5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B中国绝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CPM2.5已经成为关系民生的突出的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
【真题解析】A和D选项的说法都有错误,当前政府工作的中心依然是经济建设,近期方向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考点延伸】判断选项的正误,也是做题方式之一。
三、判断题(10*1分)
1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将加快全国建设现代化的进程(× )
【真题解析】将“加快”改为“有助于”
【考点延伸】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表述,是考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2千里之提,溃于蚁穴,是质变量变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 )
3《合同法》规定在当事人在合同约定了违约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同时适用违约条款和定金条款( × )
【真题解析】《合同法》规定在当事人在合同约定了违约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对方不可以同时适用违约条款和定金条款
【考点延伸】按照我国《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主张约定违约金,又主张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根据该条规定,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不可并用,当事人只可择其一而用之。
4 赵某在被取保侯审,在此期间不能行使选举权( × )
【真题解析】选举权属于政治权利。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责令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法律措施,并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考点延伸】考生要熟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范围。
5 行为违反道德不一定违法,但是行为违法则必定违反道德( × )
【真题解析】行为违法也不一定违反道德,比如为了送孕妇去医院而闯红灯。
【考点延伸】一般过于绝对的话都需要斟酌一下。
6 集体决策的长处在于能迅速灵活机动的做出决策,不出或少出纰漏,也防止个人专断(× )
【真题解析】将“集体决策”改为“个人决策”。
【考点延伸】对概念的把握,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7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
【真题解析】将“提高”改为“降低”。
【考点延伸】货币政策的知识点,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8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 )
9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
【真题解析】有些准公共产品也会采用市场产品的供应方式。
【考点延伸】对“公共产品”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10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强制性(√ )
四 简答题(2*10分)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题目解析】识记题目,要求考生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理解并熟记。
【参考答案】: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你认为的团队及团队精神是什么样的?
【题目解析】管理学基本知识点。要求考生对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常识有涉猎,并有自己的思考。
【参考答案】团队精神,一般来说就是服从大局、团结协作和服务奉献等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建设基础是尊重成员个人特长爱好,核心是协同合作,目标是团队合一、行动一致、价值统一。它体现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表现为团队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守其责、各展其长、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它是组织前进的动力,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五 案例分析(1*10分)
材料大概意思:期末考试结束后,在南京上大学的王某和其两名大学同学相约出去放松下,三个人一起看了电影,逛了商场,进了游戏厅,,,后来身上的钱花完了,连打的回家的钱都没有了,无奈之下到某派出所求助,值班民警借给他们每人200元,三人才得以返乡过节
1 上述反映了当代青年身上存在哪些普遍性的问题?
【题目解析】当代青年身上具有时代性特征。此则材料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经历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着手方是王道。此外,10分的分值提示考生对自身普遍性问题需要总结归纳为两至三点即可。
【参考答案】上述反映了当代青年身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1.王某等同学在考试结束后选择电影、商场、游戏厅等娱乐休闲方式反映了其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生活理念更加注重自我;2.王某等同学花光所有钱财事实反映了其生活方式缺乏科学规划和选择;3.走投无路之际向民警求助反映了其抗挫能力有待提高、艰苦奋斗作风习惯亟需培养。
2 你认为当代青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意志品质?
【题目解析】针对材料中反映出青年普遍性问题,联系胡锦涛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作答。
【参考答案】当代青年应具备如下意志品质:1.当代青年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2.当代青年应坚持刻苦学习传统; 3.当代青年应继承艰苦奋斗精神; 4.当代青年应具备开拓创新意识; 5.当代青年应按照高尚品性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