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贵州:2017年09月毕节事业单位招聘(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公告(一)
2017-09-07 15:43: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7年毕节市人才需求计划表(市直)
序号 需求岗位 需求专业或职业资格(职称) 学历要求 数量 履历要求 需求描述 提供待遇 单位性质 工作地点 引进方式 引进类型 备注
1 科技管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1、安家费: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
2、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元。
全额事业 金海湖新区 全职 两者均可  
2 储能系统总体研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1、安家费: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
2、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元。
全额事业 金海湖新区 全职 两者均可  
3 涡轮实验与测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火箭总体与航天学、化工过程机械、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车辆工程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2   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1、安家费: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
2、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元。
全额事业 金海湖新区 全职 两者均可  
4 压缩机研发设计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1、安家费: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
2、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元。
全额事业 金海湖新区 全职 两者均可  
5 压缩机实验与测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
理、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1、安家费: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
2、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元。
全额事业 金海湖新区 全职 两者均可  
6 蓄冷蓄热实验与测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
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1、安家费: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
2、生活补贴:博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元。
全额事业 金海湖新区 全职 两者均可  
2017年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
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表
姓名   性别   民 族   身份证号 width=%22138%22
 
照  片
(电子档照
片位置)
出生年月   籍 贯   出生地  
入党时间   参加工作时间   健康状况  
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名称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等级  
本科学历学位    全日制教育 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学位  
 在职教育 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学位  
硕士学历、学位    全日制教育 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学位  
 在职教育 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学位  
博士 学历、学位    全日制教育 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学位  
 在职教育 学历   毕业院校系及专业  
学位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  
现工作单位性质   本人身份  
拟报单位名称  
拟报需求岗位名称   拟报需求岗位代码  
联系电话(手机)   E-mail  
学习简历  
工作简历  
家庭主要成员 情况 关系 姓名 出生年月 籍贯 学历 工作单位及职务
           
           
           
诚信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上述所填写内容及提供的报名材料、证件等均真实有效,若有虚假,将取消聘用资格,一切后果自负。
                                
                                 报名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1.此表一式二份;
    2.使用邮件报名的人员需同时发送电子档照片,附此表中即可;
    3.如实填写,不能空缺,如有空白请填“无”;
  
2017年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高层次人才引进人员信息登记表
序号 岗位名称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 毕业时间 专业 出生年月 籍贯 专业技术名称及等级 联系电话 邮箱 备注
1                              
2                              
3                              
4                              
5                              
6                              

一、单位简介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于2014年8月获国家能源局批准成 91ExAM.org立,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毕节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共同管理的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单位网址:www.lses.cn。研发中心重点开展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中压缩机、膨胀机、蓄冷蓄热、高效换热、抽水储能等关键内容的实验研究和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集成示范。研发中心的使命、目标、建设方案和发展路线为:

1、使命与定位:致力于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建立检测体系及检测平台,促进我国储能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2、总体目标:建立以大规模物理储能系统为主的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从学术研究、科研设施、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建设。拟通过3至5年的时间,逐步建立组织架构高效、人才队伍一流、学科布局合理、成果转化突出的创新研发机制;成为我国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究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产生一批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带动突破一批关键单元技术,支撑系统集成创新、工程示范和产业化。通过与国内外同类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合作,努力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合作科研平台。

3、建设方案:针对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发展趋势与电力储能市场需求,建立压缩机实验室及其实验平台、蓄热蓄冷实验室及其实验平台、膨胀机实验室及其实验平台、系统集成实验室及其实验平台,开展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测试和优化,开展物理储能系统的性能检测,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削峰填谷”和需求侧管理、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提供技术支撑。

4、发展路线:研发先进物理储能技术,包括先进空气储能技术、先进蓄冷蓄热技术以及微型抽水蓄能技术等,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并实现产业化;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国际知名的物理储能技术创新中心,带动形成大规模物理储能的优势产业集群。到2020年,突破大规模空气储能/蓄热等物理储能关键技术,完成10MW级大规模物理储能系统的集成创新。到2025年,完成100MW级大规模物理储能系统的工程示范和产业化,完成新一代物理储能技术的理论创新和技术集成。

二、相关单位介绍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直属战略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及与之相关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其前身系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单位网址为:www.iet.cn。

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新型空气储能技术、蓄冷蓄热系统与材料、微型抽水蓄能系统等。现有职工44人,包括正高级岗位人员4人(含兼职返聘人员)、副高级岗位人员9人,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万人计划”1人,科技部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获得者1人。储能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陆续获国家863专题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北京市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黑龙江:2017年09月黑龙江齐齐哈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