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6年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成立。中心的宗旨是根据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围绕海洋战略、海洋权益、海洋资源环境、海洋文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智力支撑和咨询服务,为科研人员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中心研究人员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聘任了193名国内海洋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中心研究员。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累计启动400多项涉及国内外海洋重大问题的研究项目,有近50家单位的500多人参加了中心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许多研究成果进入国家决策,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中心研究工作的人员中,除了海洋局各有关部门和局属大多数单位外,还有我国重要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机关及沿海省市涉海行政管理部门的一线领导和研究人员。特别是党政军界的一些老领导、老首长也参加了中心一些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中心的研究平台,聚集了一大批关心海洋并在海洋领域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水平、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也为我国海洋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人才。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全国形成了重视智库建设的良好氛围,中心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新的难得机遇,为将中心建设成为我国海洋高端智库,中心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海洋重大战略问题,重点设立六个研究室,每个研究室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设3-4个主攻研究方向。具体内容见附件1。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中心研究室主任6名,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本研究室建设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提出本研究领域的课题设立建议、评议课题研究成果、提炼咨询建议报告等工作。
3.负责组织开展本研究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本研究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4.负责团队建设。汇聚本研究领域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在国内外具有鲜明研究特色和较强竞争实力的优秀创新团队。
二、招聘条件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开拓精神和道德修养,品行端正,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办事公正,顾全大局,身体健康。
2.热爱海洋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具有组织本研究领域并协同其他研究方向开展学术活动的能力;具有独立策划主办学术活动和专题会议的经验。
4.具有良好的学术与科研道德,学术造诣深厚,在本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具有同行公认的重要学术成就。有一年以上的出国访问或留学经历;曾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海洋课题3项;专报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2篇;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与本领域有关的论文10篇以上。
5.受聘者一般每年应有2个月以上在中心开展学术活动的时间。
6.受聘者(除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师外)如果本人有意愿,经商中国海洋大学,可聘任为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在中心工作期间入住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公寓,在中国海洋大学开展学术活动,召开学术会议,或为海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page]
三、有关说明
1.应聘者请登陆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网站(http://web.ouc.edu.cn/aoc/),下载《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报名表》,并按照要求进行填写。
2.请将填写完整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报名表》电子版于2017年9月26日前发送至中心秘书处邮箱。
3.中心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士洋 王倩
联系电话:0532-82031177
E-mail:aocmail@126.com
通讯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南区行知楼501房间(邮编:266100)
诚挚欢迎甘于奉献海洋事业的专家竞聘相关岗位!
原标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招聘启事
点击下载>>>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设置及主要研究方向.docx附件1: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设置及主要研究方向
|
研究室名称
|
主要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
综合海洋战略研究室
|
1.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
研究海洋强国战略的理论、海洋强国的兴衰历程与发展模式、新时期海洋强国建设的对策。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建议。
|
|
2.海洋综合管理研究
|
研究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与执法体制现状与问题、国内外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我国实施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咨询建议。
|
|
3.“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
研究 “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构建、实践经验、沿线重要节点的国内区域和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机制及风险分析,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咨询建议。
|
|
4.南北极战略研究
|
研究我国在南、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跟踪利益相关国家的政策走向和形势变化,提升我国在南、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为我国维护和拓展南、北极战略利益提供咨询建议。
|
|
海洋权益研究室
|
1.海洋法律研究
|
研究国内海洋法律法规建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若干制度评价和完善、在国际海洋法体系下更有效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为我国海洋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加入国际公约协定提供咨询建议。
|
|
2.海洋维权研究
|
研究海洋维权的相关理论、我国海洋维权实践现状、国外海洋维权经验借鉴及完善我国海洋维权管理体制、提高海洋维权能力的对策。为我国有效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咨询建议。
|
|
3.国际海洋事务研究
|
研究我国周边海洋国家以及其他海洋大国的海洋战略、联合国主要涉海机构、主要涉海非政府组织的有关海洋事务。为我国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提高国家海洋话语权提供咨询建议。
|
|
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室
|
1.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研究
|
研究海洋资源评估理论、开发利用效益评价以及开发技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历程与评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评估。为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咨询建议。
|
|
2.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
研究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全球治理理论与经验,我国海洋环境管理、污染治理、保护区建设、国际合作等问题。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咨询建议。
|
|
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研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国内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国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探索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咨询建议。
|
|
海洋文化研究室
|
1.海洋文化理论研究
|
研究我国海洋文化相关理论和建设实践、海洋强国战略的文化内涵、文化支撑及文化精神的引领作用等。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更好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提供咨询及建议。
|
|
2.丝路与国际交流
|
研究丝路的发展历程,摸清“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提出丝路文化建设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具体构想。为我国“一路一带”建设提供咨询建议。
|
|
3.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
研究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分析总结中国对推进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贡献。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进一步体现大国担当提供咨询建议。
|
|
东亚海域研究室
|
1.东亚海域研究
|
跟踪研究日、韩、俄、朝等国的海洋事务发展、相关国家的海洋划界争端、渔业协定等相关问题。为我国在东亚海域的重大海洋问题的处理提供咨询建议。
|
|
2.东海维权研究
|
研究东海大陆架与划界相关问题、东海定期维权巡航制度、钓鱼岛、琉球群岛等相关问题,结合形势发展及时提出对策。为我国东海维权提供咨询建议。
|
|
3.台湾海洋问题研究
|
研究台海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启示,“台独”势力与美、日动向的最新情况,涉东海相关问题的发展预判,台海战略构想。为我国处理台海问题乃至东海问题提供咨询建议。
|
|
南海研究室
|
1.东盟与周边国际动态研究
|
跟踪研究东盟与周边国家的涉南海政策动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探讨与东盟周边国家海洋合作机制及推进双边谈判的思路。为我国南海维权与管控提供咨询建议。
|
|
2.南海维权研究
|
研究南海地区形势、九段线法律地位、国家话语权、岛礁建设与维权并举、南海资源的调查、勘探与开发,以及我国南海维权实践、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处理南海问题提供咨询建议。
|
|
3.应对大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研究
|
跟踪研究美、日、印、澳等国家介入南海的动态及发展趋势,海上通道安全保障等。对我国如何应对新时期美菲、美越、美日、美澳、美印尼等海洋战略合作提供对策建议。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报名表.docx附件2: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报名表
|
姓 名
|
|
性 别
|
|
照片
|
|
民 族
|
|
身份证号
|
|
|
政治面貌
|
|
专业背景
|
|
|
外语语种及水平
|
|
最后学历/学位
|
|
|
现任职单位
|
|
职务/职称
|
|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办公电话:
|
|
通讯地址:
|
Email:
|
|
竞聘岗位
|
□综合海洋战略研究室主任 □海洋权益研究室主任
□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海洋文化研究室主任
□东亚海域研究室主任 □南海研究室主任
请在所选岗位前方框内填写“√”
|
|
学习工作
及任职经历
|
|
|
社会兼职
|
|
|
出国经历
|
|
|
主要研究方向
|
|
|
主持及完成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
|
代表性研究成果(出版专著、发表文章、获得部级以上领导批示的专报)
|
|
负责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
|
|
|
|
|
|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17年8月30日
Confidence is a plant of slow growth. 信任是一棵难长的树.
单选题: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