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公开招聘计划表 |
序号 |
用人部门(单位) |
岗位名称 |
岗位类别 |
岗位等级 |
岗位简介 |
工作地点 |
招考
人数 |
专业 |
学历 |
备注 |
1 |
物理海洋室 |
物理海洋岗位1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内波理论研究与观测。 |
青岛 |
1 |
物理海洋学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有深入研究或有应用经验者优先。 |
2 |
物理海洋岗位2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哺乳动物发声观测及研究。 |
青岛 |
1 |
声学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具有海洋哺乳动物发声海上观测经验和研究成果者优先。 |
3 |
物理海洋岗位3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浪边界层模型和海气耦合数值模式研发工作。 |
青岛 |
1 |
物理海洋学、气象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熟悉国内外海浪模式和海浪边界层模型,有海外博士及博士后留学经历优先。 |
4 |
物理海洋岗位4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气候数值模式研发,海洋关键过程参数化及数据分析。 |
青岛 |
1
|
物理海洋学、气象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熟悉海洋模式、气候模式,有Fortran等编程和针对性实验经历,深入了解各参数化方案,熟练掌握常用数据分析方法,有模式研发经验者优先。 |
5 |
物理海洋岗位5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洋际交换及其气候效应研究,从事海洋中尺度过程及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
青岛 |
1
|
物理海洋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有海洋动力学和数值模拟基础,有出海调查经验优先。 |
6 |
地质室 |
海洋地质岗位1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海洋重、磁、地震、海底地震等数据处理解释与海底构造地质学研究;海底声学技术研究。 |
青岛 |
1 |
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仪器仪表及电子工程及相近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了解海洋调查设备的原理及维护,具备一定的海上调查经验,能适应长期出海工作。 |
7 |
海洋地质岗位2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古地磁和环境磁学研究。 |
青岛 |
1 |
海洋地质及相近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影响因子1.5以上,具备良好的古地磁和古环境基础,能适应长期出海工作,具有博士后经历及承担国家基金项目者优先。 |
8 |
海洋地质岗位3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大洋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青岛 |
1 |
地球化学及相近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影响因子1.5以上,具备良好的地球化学及岩石学基础,能适应长期出海工作,具有博士后经历及承担国家基金项目者优先。 |
9 |
地质室 |
海洋地质岗位4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大洋沉积及海底稀土资源研究。 |
青岛 |
1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海洋地质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影响因子1.5以上,具备良好的沉积学及矿床学基础,能适应长期出海工作,具有博士后经历及承担国家基金项目者优先。 |
10 |
海洋地质岗位5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底岩石、矿石、矿物的电子探针及微区技术开发研究。 |
青岛 |
1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影响因子1.5以上,具备良好的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及矿物学基础;并能适应出海工作。 |
11 |
遥感室 |
海洋遥感岗位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地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和数据处理、目标探测方法研究。 |
青岛 |
1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掌握地波雷达、信号处理和海洋监测、目标探测等方法和理论。 |
12 |
海气中心 |
海气相互作用岗位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中尺度涡旋及相关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
青岛 |
1
|
物理海洋学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 |
13 |
生态中心 |
海洋生态岗位1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极地海洋生态环境效应的相关研究。 |
青岛 |
1 |
海洋环境科学及相近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中科院JCR分区二区及以上论文2篇及以上。 |
14 |
海洋生态岗位2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底沉积物界面过程研究。 |
青岛 |
1
|
海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中科院JCR分区二区及以上论文2篇及以上,熟悉元素分析仪、营养盐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仪器。 |
15 |
海岛海岸带中心 |
海岛海岸带岗位1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近海海洋水文泥沙观测、沉积动力学分析和模拟预测等工作。 |
青岛 |
1
|
物理海洋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河口海岸学,海洋地质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影响因子1.5以上,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和海洋地质要求为沉积动力学或泥沙动力学方向,有国外学习经历者优先。 |
16 |
海岛海岸带岗位2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管理政策研究等工作。 |
青岛 |
1 |
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方法与理论、区域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影响因子1.5以上,有国外学习经历者优先。 |
17 |
工程中心 |
海洋工程岗位1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垂直基准理论及应用,海洋测量数据处理分析与应用等研究工作。 |
青岛 |
1
|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 |
18 |
海洋工程岗位2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波浪-海底土-管道相互作用分析,海底土的动力学特征及地震效应,海底稳定性风险评价等研究工作。 |
青岛 |
1
|
地质工程或岩土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1.5以上的SCI论文1篇及以上。 |
19 |
政策中心 |
海洋政策研究岗位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划界、海洋(岛屿)争端、海洋权益维护等政策研究。 |
青岛 |
1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政治、国际法学、国际关系 |
博士研究生 |
第一作者发表过CSSCI及以上级别论文2篇及以上。 |
20 |
船管中心 |
海洋调查岗位1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二级 |
从事计单元、船舶网络、网络通讯等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
青岛 |
1
|
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要求有海上实践经验,需要长期出海工作。 |
21 |
海洋调查岗位2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二级 |
从事操控系统、气爆空压机、取样等设备的管理、运行维护。 |
青岛 |
1
|
电机与电器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要求有海上实践经验,需要长期出海工作。 |
22 |
海洋调查岗位3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二级 |
从事导航定位、多波束、水下定位系统、深拖等调查设备的使用及数据处理。 |
青岛 |
1 |
测绘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要求有海上实践经验,需要长期出海工作。 |
23 |
科技处 |
海洋科学研究岗位 |
专业技术岗位 |
十级 |
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具有长期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
青岛 |
2 |
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学 |
博士研究生 |
有三年以上国外学习经历,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
24 |
党办 |
新闻宣传岗位 |
行政管理岗位 |
八级 |
从事新闻宣传相关工作。 |
青岛 |
1
|
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英语六级及以上,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能适应长期出海工作。有摄像功底、网页制作、纪录片编导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
小计 |
25 |
|
|
|
附件2:
国家海洋局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大纲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海洋局有关规定,结合海洋工作实际需要,对应聘人员进行的海洋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一、笔试形式与题型
(一)笔试方式及分值:闭卷考试。考试科目为海洋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值为各100分。笔试最终结果,海洋基础知识占40%,综合能力测试占60%。
(二)笔试用时:海洋基础知识笔试60分钟,综合能力测试90分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三)试卷题型:海洋基础知识笔试题型可采取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多种形式;综合能力测试笔试题型为选择题。
二、海洋基础知识笔试大纲
根据对海洋基础知识认知和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将知识点划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明白并理解具体概念、作用、意义等。
[熟悉]——清楚地知道相关知识点,认知的程度比较深刻。
[掌握]——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具体分类、区别、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①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某一知识点的认识;②解释: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说明或概述;③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即预期的结果。
第一部分:海洋基本知识
(一)海、洋概观
1.[掌握]:洋、海、海湾、海峡的概念。
[熟悉]:海和洋的主要特征。
[了解]:海湾潮差、海峡流速的主要特征。
2.[熟悉]:海按照位置的分类;中国近海海洋区域划分及基本形态特征。
[了解]:中国近海各海区所属海洋类型。
3.[掌握]:世界大洋按照位置的划分及各大洋形态特征。
[了解]:“南大洋”的概念。
(二)海岸带和海底地形
4.[掌握]:海岸带、潮间带等概念。
[熟悉]:海岸带组成。
[了解]:海岸带类型。
5.[掌握]:大陆边缘类型及各部分的名称。
[熟悉]:大洋中脊的定义及分布特征。
[了解]:海底地貌所包括内容。
6.[了解]:海底构造主要学说。
(三)水和海水的物理性质
7.[熟悉]:水分子结构的特殊性;水的溶解性、密度变化异常现象。
8.[掌握]:绝对盐度定义。
[熟悉]:标准海水的定义。
9.[了解]:海水热容、热膨胀、蒸发、压缩性等的热力学定义;海水温度相对大气温度变化缓慢、海水不遵循热胀冷缩规律等特性。
10.[熟悉]:海水的盐度对海水冰点温度、最大密度对应的温度的影响。
11.[掌握]:海水密度定义。
[熟悉]: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
12.[熟悉]:海水状态方程的定义。
(四)海洋水温分布变化特征
13.[熟悉]:中国近海表层水温的分布特征。
14.[熟悉]:中国近海温度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特征。
(五)海洋化学
15.[掌握]:海水主要成分的含义。
[了解]:海水主要成分的构成。
16.[掌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