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政府工作报告 2017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甘肃:2018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招聘416人公告(一)
2017-10-28 14:01: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附件1

国家海洋局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大纲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海洋局有关规定,结合海洋工作实际需要,对应聘人员进行的海洋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一、笔试形式与题型

(一)笔试方式及分值闭卷考试。考试科目为海洋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值为各100分。笔试最终结果,海洋基础知识占40%,综合能力测试占60%

(二)笔试用时:海洋基础知识笔试60分钟,综合能力测试90分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三)试卷题型:海洋基础知识笔试题型可采取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多种形式;综合能力测试笔试题型为选择题。

二、海洋基础知识笔试大纲

根据对海洋基础知识认知和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将知识点划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明白并理解具体概念、作用、意义等。

[熟悉]——清楚地知道相关知识点,认知的程度比较深刻。

[掌握]——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具体分类、区别、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某一知识点的认识;解释: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说明或概述;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即预期的结果。

第一部分:海洋基本知识

(一)海、洋概观

1.[掌握]:洋、海、海湾、海峡的概念。

[熟悉]:海和洋的主要特征。

[了解]:海湾潮差、海峡流速的主要特征。

2.[熟悉]:海按照位置的分类;中国近海海洋区域划分及基本形态特征。

[了解]:中国近海各海区所属海洋类型。

3.[掌握]:世界大洋按照位置的划分及各大洋形态特征。

[了解]:“南大洋”的概念。

(二)海岸带和海底地形

4.[掌握]:海岸带、潮间带等概念。

[熟悉]:海岸带组成。

[了解]:海岸带类型。

5.[掌握]:大陆边缘类型及各部分的名称。

[熟悉]:大洋中脊的定义及分布特征。

[了解]:海底地貌所包括内容。

6.[了解]:海底构造主要学说。

(三)水和海水的物理性质

7.[熟悉]:水分子结构的特殊性;水的溶解性、密度变化异常现象。

8.[掌握]:绝对盐度定义。

[熟悉]:标准海水的定义。

9.[了解]:海水热容、热膨胀、蒸发、压缩性等的热力学定义;海水温度相对大气温度变化缓慢、海水不遵循热胀冷缩规律等特性。

10.[熟悉]:海水的盐度对海水冰点温度、最大密度对应的温度的影响。

11.[掌握]:海水密度定义。

[熟悉]: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

12.[熟悉]:海水状态方程的定义。

(四)海洋水温分布变化特征

13.[熟悉]:中国近海表层水温的分布特征。

14.[熟悉]:中国近海温度的垂直分布及变化特征。

(五)海洋化学

15.[掌握]:海水主要成分的含义。

[了解]:海水主要成分的构成。

16.[掌握]:海水中营养成份所包括的元素。

[了解]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和主要气体成份所包括元素。

17.[掌握]:溶解氧、pH值、碱度、总碱度等的概念。

18.[熟悉]:温室气体的概念。

[了解]:主要温室气体的种类。

19.[掌握]:海洋污染定义。

[熟悉]:海洋化学污染物主要类型或主要的海洋化学污染要素。

20.[了解]:海洋酸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1.[了解]:海洋化学资源。

(六)海流

22.[掌握]:海流、环流的定义。

23.[熟悉]:海流的类型;海流流向表示方法。

[了解]:描述海水运动的二种方法。

24.[熟悉]:黑潮的定义。

[了解]:黑潮的主要特征。

25.[了解]:世界大洋五大水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七)海洋中的波动

26.[掌握]:波高、波陡、波长等波要素的概念。

27.[了解]:波动能量与波高的关系。

28.[掌握]:海洋内波的概念。

29.[掌握]:风浪、涌浪的定义;决定风浪大小的因素。

[熟悉]:风浪、涌浪的波面特征。

[了解]:波浪传到浅海和近岸的变化。

(八)海洋潮汐

30.[掌握]:潮汐、潮流的定义。

[熟悉]:潮汐要素、潮汐类型。

[了解]:一月中大、小潮出现的日期。

31.[了解]:天体引潮力的概念。

(九)海洋生物

32.[掌握]: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内容和层次。

33.[掌握]:外来生物入侵的概念。

[了解]: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作用。

34.[掌握]:海洋生物生态类群中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定义与其对应类别。

35.[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概念。

[熟悉]: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6.[掌握]:食物链、食物网概念。

37.[掌握]:赤潮的定义。

[熟悉]:赤潮的危害。

38.[掌握]:海洋污损生物和钻孔生物的概念。

[了解]: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

39.[掌握]:从生物学上分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海洋鱼类

资源、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资源、海洋植物资源)。

(十)国家海洋局职能和职责

40.[熟悉]:国家海洋局职能和职责。

(十一)领海及毗连区

41[掌握]:领海;领海基线;无害通过;毗连区的宽度;毗连区的管制权。

(十二)专属经济区

42[掌握]:专属经济区概念;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与义务;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与义务;专属经济区的宽度。

(十三)大陆架

43[熟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关系。

44[了解]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45[掌握]:大陆架概念;沿海国在大陆架的权利与义务;其他国家在大陆架的权利与义务;大陆架的宽度。

参考书目:

1.《海洋科学导论》(冯士、李凤歧、李少菁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第二部分:海洋科普知识

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海洋科普知识的了解和关注程度,要求考生根据知识积累,按照具体试题要求作答。

三、综合能力测试大纲

主要测查应聘者具备的潜能。试卷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全部为四选一的客观性试题。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解答:B

又例如:

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A.严格       B.在行          C.前瞻       D.慎重

(解答:D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重点测查报考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题型。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3,    5,    7,    9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确答案为D。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报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在例题中,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

健康:指一个人智力正常,行为合乎情理,能够适应正常工作、社会交往或者学习,能够抵御一般疾病。根据健康的定义,下列属于健康的是:

A.大学教授老李,虽然五十多岁但工作起来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张婶十九岁的儿子肖聪,读书十一年还是小学二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甘肃:2017年10月甘肃省陇南市住房..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