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91考试网为您提供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备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具有雄厚基础、强大实力和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也是国内学科最齐全的微生物学专业机构。“十三五”期间,微生物所以微生物资源、微生物技术、病原微生物与免疫为主要研究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打造从资源挖掘、功能改造、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价值链和科技服务价值链,推动微生物科技发展,促进微生物技术转化,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建设世界一流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微生物技术研发基地。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澜院士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是我国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发源地。1985年8月,作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开放实验室之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成立, 2001年1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发展为导向,系统认知和评价我国真菌多样性及资源应用潜力,综合系统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组学与生物信息、基因编辑与遗传改造等研究手段,开展真菌系统演化、生态功能与遗传机制、活性产物评价与应用开发等前沿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培养本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促进真菌学和相关学科进步及生物产业发展。实验室现有4个研究方向:1)真菌系统进化及生态学;2)真菌遗传与发育;3)真菌活性产物与健康;4)真菌生物技术与应用。
为了加强本实验室的研究力量,优化学科和团队布局,更加符合学科发展态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以下研究领域的青年研究组长。
一、招聘岗位:青年研究组长(2-3名)
二、招聘领域
1、真菌系统进化与生态学
2、真菌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3、真菌遗传与合成生物学
4、真菌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利用
三、基本任职条件
1、具有以上招聘领域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38周岁;
2、海外人员,在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等学习或工作3年(含)以上,特别优秀的,在海外学习或工作年限可适当放宽;国内人员,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毕业后原则上具有不少于3年的研究工作或应用开发工作经历;
3、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出业绩,达到研究所对副研究员岗位有关科研业绩方面的基本任职条件;
4、具有组织领导研究队伍开展科研或开发工作的能力,具有优良的科技创新潜质和成为研究组长的潜力;
5、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学风;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6、身体健康,全时全职在岗工作。
四、岗位待遇:
1、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
2、工资及福利待遇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应聘材料
1、填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青年研究组长应聘申请表》(详见附件);
2、发表论著首页、3篇代表性论文全文、授权专利等扫描件;
3、相关证明(重要成果证明、海内外任职情况证明、学历学位证明、承担的课题和获奖情况证明),以及身份证或护照等扫描件;
4、3名本领域海内外知名专家推荐信;
5、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六、应聘方式
自发布招聘通知之日起至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将上述材料发至cail#im.ac.cn同时抄送至zhaopin#im.ac.cn (投递时请将“#”改为“@”)。 邮件主题注明“应聘真菌室青年研究组长”,附件形式的《应聘申请表》请命名为“真菌室青年研究组长申请表+姓名+现单位”。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人事处:程萍(86-10-64807471,chengp@im.ac.cn)
刘媛(86-10-64807477,liuy@im.ac.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
原标题: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研究组长招聘启事
点击下载>>>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青年研究组长应聘申请表.doc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青年研究组长
应聘申请表
申 请 人
申请岗位
专业领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说 明
一、请申请人实事求是地填写表中各项内容。
二、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材料,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产品)、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及其他本人认为重要的相关材料。
三、申请材料中请勿填写涉密内容。
基本信息 |
姓名 | 中文 | | 性别 | | 照片 |
外文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出生地 | | 国籍 | |
证件名称 | | 证件号码 | |
学科领域 | | 专业方向 | |
获博士学位单位 | | 博士学位专业 | |
获博士学位国别 | | 获博士学位时间 | |
招聘前工作单位 | | 招聘前岗位 | |
从事专业关键词 | 1. 2. 3. 4.(研究方向,填写专业术语,限4个以内) | 拟到岗工作时间 | |
教育经历 | 时间 国家 院校 专业 学位 【请从大学本科(学士)填起,按照时间顺序填写,每一段经历均应有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到月份。海外教育经历应同时加注英文】 |
工作经历 | 时间 国家 单位 职务 【请按照时间顺序填写截至申请前的工作经历。每一段经历均应有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到月份。海外单位和职务应同时加注英文。兼职经历请注明。博士后经历填写在工作经历栏中。】 |
学习、工作经历不连续的原因 | 【如有此情况,请说明。如无此情况,请填无。】 |
主要专长、学术成果及创新成果简介 |
1、主要专长【请概述本人的研究领域、专业方向及学术专长。请不要在此重复填写申请人的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或仅简单列举个人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内容。】 2、创新学术成果【请概述本人在相关专业领域取得的代表本人科研水平的主要学术成果,简要说明相关成果内容、在本专业领域中所处水平和影响,及产生的重要意义。】 3、团队组织能力【请概述本人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管理经验、研究生培养情况等及实际效果】 |
申请人代表性成果 |
1.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 【海外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和来源用中、英文填写;项目经费需写清币种;项目的起止时间应精确到月。】 |
项目名称 | 起止时间 | 项目性质 和来源 | 项目经费 | 参与人数 | 申请人具体项目职位及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