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提供:201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招收123人公告,报名时间:即日起。更多2018南京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江苏事业单位招聘网!以下是公告详情: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1年12月,是江苏省首家农业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和2015年先后荣获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称号、2013年获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6年入选首批江苏省示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长期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外高校开展联合招收博士后以及自主招收博士后工作,涉及作物学、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分子生物学、畜牧兽医、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多个专业学科。热忱欢迎广大博士加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招收条件及岗位
近3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2018年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其中,申请我院与国外高校联合招收博士后的,须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各方面条件能够适应在相应国家的工作与生活。具体招收详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18年度博士后招收计划》 (附件1)。
另,2017年我院发布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公告”专题招聘公告长期有效(详见网址http://newrsc.jaas.ac.cn/show-1451-90-1.html)。
二、工作条件及待遇
1.享受10万元人民币年薪,外籍博士后由合作导师另外给予每年2万元生活补贴。境外名校博士、国内优秀博士来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年薪还可适当上调;
2.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
3.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条件,免费入住博士后公寓(公寓面积70平米左右,配备家具和家用电器),或提供一定金额(1800元人民币/月)房屋租赁补贴;
4.享受江苏省省级机关公费医疗,并缴纳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外籍博士后提供一定商业保险;
5.在站期间参照院在职职工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及申报,期满考核优秀可直接申报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不受资历限制;
6.国际合作联合招收的博士后,根据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资助标准,同美国、英国等一类地区高校联合招收的博士后每人每年资助14万元人民币;同泰国、新加坡等二类地区高校联合招收的博士后每人每年资助12万元人民币。提供一次国际往返机票的资助;
7.出站考核优秀的博士后可进编留院工作,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直接列入我院青年拔尖人才。
三、联系与咨询
请有意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填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申请表》(附件2)并发送至jaasbsh@163.com,邮件主题为"申请博士后"。申请联合招收博士后的人员,还须提供英文简历一份。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50号
邮政编码:210014
联系部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人事处
联 系 人:戴云云
联系电话:025-84390421
E-mail:jaasbsh@163.com
附件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18年度博士后招收计划》.xlsx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18年度博士后招收计划 |
序
号 |
导师 |
专业技术
职称 |
单位 |
项目名称 |
招收
人数 |
专业(方向)要求 |
1 |
王才林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稻米香味表达的影响因子
Effects on Expression of aroma in rice |
1 |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科学 |
Balakrishna Pillay |
Professor |
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 |
2 |
王才林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粳稻直链淀粉合成的分子机制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synthesis of amylose
content of rice |
1 |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作物遗传育种 |
Zhaohua Peng |
Professor |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
3 |
王才林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优质高产抗逆水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 |
2 |
水稻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4 |
袁建华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鲜食糯玉米食味品质遗传规律及生理机制研究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5 |
马鸿翔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 |
1 |
植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 |
6 |
杨
杰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早熟、优质、抗病新资源 |
2 |
作物遗传育种 |
7 |
李
霞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水稻耐旱的分子机制 |
1 |
植物分子遗传学 |
8 |
吕川根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水稻叶片光氧化显性基因LPO1的验证与功能分析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9 |
陈
新 |
研究员 |
经济作物研究所 |
大豆耐盐基因精细定位与功能分析
Gene location of salt tolerance soybea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
1 |
作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种质资源学、生物信息学等农学或植保相近专业 |
Donghe Xu |
Professor |
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e sciences |
10 |
陈
新 |
研究员 |
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中美大豆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育种
GWAS of soybean qualitative character and
molecular breeding between China and USA |
1 |
作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种质资源学、生物信息学等农学或植保相近专业 |
Dechun Wang |
Professor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11 |
张洁夫 |
研究员 |
经济作物研究所 |
油菜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与育种利用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12 |
沈新莲 |
研究员 |
经济作物研究所 |
棉花抗旱耐盐碱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2 |
作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13 |
胡茂龙 |
研究员 |
经济作物研究所 |
抗AHAS类除草剂油菜突变的分子机理研究 |
1 |
作物遗传育种、生化或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等相关专业 |
14 |
殷剑美 |
研究员 |
经济作物研究所 |
芋花叶病毒诱导的感病基因的发掘及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 |
1 |
蔬菜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 |
15 |
羊杏平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西瓜甜瓜种质对蔓枯病等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
1 |
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植物病理学 |
16 |
李建斌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甘蓝耐抽薹机理研究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bolting tolerance in
cabbage |
1 |
生物信息学、植物遗传育种学或分子生物学 |
Zhangjun Fei |
Professor |
Cornell
University |
17 |
严继勇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甘蓝抗黑腐病基因精细定位 |
1 |
蔬菜学、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
18 |
徐
刚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设施蔬菜新型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
1 |
蔬菜学 |
19 |
王述彬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辣椒远缘杂交及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
1 |
作物遗传育种学 |
20 |
常有宏 |
研究员 |
果树研究 |
DNA甲基化在杜梨耐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function of DNA
methylation in Pyrus betulaefolia during the salt tolerance process |
1 |
果树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 |
Zong ming Chen |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Plant Sciences,University of Tennessee |
21 |
俞明亮 |
研究员 |
果树研究所 |
桃特异种质创制与机理解析 |
2 |
果树学、分子生物学 |
22 |
马瑞娟 |
研究员 |
果树研究所 |
桃果实品质调控研究 |
1 |
果树学、分子生物学 |
23 |
赵密珍 |
研究员 |
果树研究所 |
草莓果实糖分积累的分子机制及遗传规律解析 |
2 |
果树学
(具有从事果树分子生物技术相关研究的背景) |
24 |
张保龙 |
研究员 |
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1.基因编辑技术及在作物抗病上的应用
Genome Edi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on crop
disease resistance
2.棉花受体蛋白在抗黄萎病中的作用机制解析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receptor like genes responsiv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
2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 |
Junqi Song |
Assistant
Professor |
Texas
A&M AgriLife Research Center at Dallas |
25 |
张保龙 |
研究员 |
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作物基因编辑技术 |
1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 |
26 |
杜建厂 |
研究员 |
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1.植物转座子鉴定、分布及转座规律的研究
2.大数据下的基因演化规律研究 |
2 |
遗传学、植物学、农学、园艺学 |
27 |
吴纪中 |
研究员 |
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南方冬麦区地方品种赤霉病抗性的关联分析与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研究 |
1 |
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 |
28 |
刘凤权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植物诱导抗病机制研究
Study on mechanism of plant induced disease
resistance |
1 |
植物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Fu Zheng Qing |
Professor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
29 |
刘凤权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水稻病原细菌致病机制研究 |
1 |
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30 |
方继朝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1.水稻害虫种群多态性
Population dynamics of rice pests
2.作物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Biological control of crop pests |
3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分子生物学 |
Ary Hoffmann/Keyan Zhu-Salzman |
Professor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Texas A&M University |
31 |
魏利辉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1.南方根结线虫小RNA调控寄主的免疫机制研究Immunity regulation of the plant host manipulated by nematode
small RNAs
2.水稻根结线虫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研究
Molecu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rice root
nematode and the host plant |
2 |
植物病理学 |
Isgouhi Kaloshian |
Prof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