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8月1日,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两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02人,硕士生导师172人,设有博士学位点10个,硕士学位点12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点3个和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海洋科研机构中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所60多年来,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在海洋科学主要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了1100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
面向未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致力于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立足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拓展深海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索的先导性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海洋科技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根据工作需要,201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和支撑共计29名工作人员(项目聘用),现将招聘相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信息
详见附表(2018年第二批招聘岗位及要求一览表)。
二、申报条件
1. 应聘研究岗位的人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其他岗位人员视各岗位具体要求。
2. 应聘研究岗位的人员需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含)以上SCI文章(至少1篇在国际刊物发表),其他文章要求视各岗位需要;学风端正,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英文论文写作能力和流利的口语;具有国外留学经历者优先;同等条件下所外人员优先。
3. 除符合上述各岗位要求的条件外,应聘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党政干部录用条件,同等条件下学历高者优先。
三、申报时间及申报方式
1. 申报时间:2018年2月28日—2018年4月1日
2. 申报方式: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应聘人员请登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招聘网(网址:http://159.226.158.46/zp),按照要求投递简历(请务必使用谷歌浏览器)。请如实填写应聘信息。报名期间不再接收书面简历材料,填报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
各类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在网站上传,附件上传时以网站要求为准。
四、材料审查结束后在本所网站公布进入答辩的人选名单及答辩时间。
五、答辩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六、联系方式:
应聘过程中如有政策问题请联系我所人事处联系人。
所人事处联系人:代老师 倪老师
联系电话:0532-82898635 82898626
E-mail: rsc@qdio.ac.cn
原标题:201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人员招聘公告(第二批)
点击下载>>>
201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二批招聘岗位及要求一览表.xlsx
2018年第二批招聘岗位及要求一览表 |
序号 | 部门 | 岗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岗位性质 | 学历要求 | 专业背景要求 | 岗位要求 | 工作职责 |
1 | 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海洋生物蛋白的结构功能与应用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海洋生物学等相关学科 | 精通蛋白质的表达纯化,结构解析及功能分析,具有膜蛋白或蛋白复合物研究经验更佳。以第一作者在主流刊物发表SCI文章2篇以上。英语六级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负责实验室的结构生物学平台,从事蛋白质相关的研究,协助课题组长指导研究生。 |
2 | 海洋天然产物研究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分子药理学等 | 具有扎实的海洋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或分子药理学专业知识和研究经历,能独立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勤奋刻苦,具有团队精神。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承担海洋天然产物相关的研究工作。 |
3 | 海洋药物研制与开发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药理学 | 能够从事海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新药研究项目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要求具有药物筛选模型建立、药物作用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及能力;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学相关实验技能,责任心强,工作积极认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国外获得博士学位者优先,有博士后经历者优先。以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5的SCI文章2篇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从事海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新药研究项目、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以及作用机制研究。 |
4 | 微生物致病机制或动物免疫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专业 | 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在专业领域重要期刊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英语六级,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从事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或宿主免疫机制相关研究工作,协助课题组长进行实验室管理、材料撰写和项目管理等。 |
5 | 海洋糖类药物研究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具有糖化学,糖工程,药学,食品科学相关专业背景 | 具有扎实的多糖/寡糖/糖复合物结构解析与制备、寡糖合成或相关研究以及生物活性研究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工作勤奋,有团队协作精神。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SCI文章2篇及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从事海洋糖类药物与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 |
6 | 海洋活性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及跨膜输运研究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专业 | 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技能。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以上。英语六级,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从事海洋多糖大分子跨膜转运的分子机理研究。 |
7 | 仪器技术支撑岗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相关技术支持) | 1 | 支撑岗位 | 硕士及以上 | 生物相关专业,有一定的显微镜使用经验 | 动手能力强,有团队合作精神。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篇以上。英语四级及以上。 | 从事显微镜等基础维护、培训及其指导学生上机实验;辅助设计实验、解析实验结果。 |
8 |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有害藻华发生机制及其防控原理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或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 | 具有较好的海洋生物、海洋化学以及有害藻华防控等方面相关研究基础。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以上(总影响因子>8);对于发表单篇影响因子>8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国外博士学位者优先考虑;如申请人为非应届博士生,须有国外博士后研究经历。 | 从事有害藻华生物学及其防控原理方面研究工作;积极申请国家相关科研项目,并参与项目组已有的相关工作;完成课题组负责人交付的其他科研和管理工作。 |
9 | 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具有生物学或海洋生态学专业教育或研究背景 | 具有扎实的海洋浮游植物专业知识和研究经历,具有海洋浮游植物室内外实验生态学的研究经验;具有植物细胞产物化学分析的研究经验和熟悉相关仪器,或具有海洋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经验,并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认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从事藻华藻类化学互感作用或海洋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 |
10 | 生物信息学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专业 | 具有扎实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精通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构建大型数据库的能力,有遗传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经验者优先考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开发计算机软件,分析基因组学大数据,建立基因组数据库,协助培养研究生。 |
11 | 基因组学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基因组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进化专业 | 独立主持或参与过基因组研究项目,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制备各种大分子(DNA,RNA,蛋白质)文库,PCR扩增,DNA定量分析。有海洋生物学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基因组建库、测序、组装、注释、比较分析,协助培养研究生。 |
12 | 海洋生物学和系统分类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系统分类,藻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专业 | 具有扎实的海洋生物学和系统分类学经验,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制备各种大分子(DNA,RNA,蛋白质)文库,PCR扩增,DNA定量分析。有藻类学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分离、培养单细胞藻类,开展微藻和微微藻的细胞生物学分析。协助培养研究生。 |
13 | 生物信息学支撑岗位 | 1 | 支撑岗位 | 硕士 | 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专业 | 具有扎实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和经验,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构建大型数据库的能力,有遗传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经验者优先考虑。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开发计算机软件,分析基因组学大数据,建立基因组数据库。 |
14 | 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 热带西太平洋主流系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物理海洋专业 | 掌握流体力学和海洋动力学基本理论,熟练运用各种海洋资料分析方法,开展过大洋水团和海洋环流的分析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英语六级,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从事热带西太平洋主流系的特征及动力学机制研究工作。 |
15 | 海洋-大气耦合模式 | 2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大尺度海洋和大气动力学专业 | 具备数值模拟基础;有较好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具备海洋或大气环流模式经验者优先。以第一作者发表海洋/大气环流模式相关SCI文章2篇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国外工作背景者优先。 | 负责调试和运行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并利用海气模式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
16 | 数值模拟和同化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气候学及相关专业 | 熟悉大规模数值模拟和四维同化技术,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过论文,有海上调查工作经验或者愿意参加海上调查实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英语六级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开发和维护本课题组开发和移植的数值模式,发表科研论文,协助研究组长完成每年一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航次的备航、组织和实施工作。 |
17 | 物理海洋和遥感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专业 | 具有一定的物理海洋和遥感研究基础,能较快的进入工作岗位,有比较好的编程技能,和英语基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具备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参与研究组长的课题研究,帮助完成项目申请以及研究,并自己申请课题。 |
18 | 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 | 海洋腐蚀污损机制及防护技术研究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具有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等领域研究背景 | 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具有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等领域研究基础。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SCI文章2篇及以上(单篇影响因子超过8,或者影响因子总和超过25)。英语六级,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主要从事海洋腐蚀污损机制及防护技术研究,负责研究课题申报、成果发表、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
19 | 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 有孔虫实验生态学研究 | 1 | 科研岗位 | 博士 | 具有有孔虫实验生态学的相关研究背景 | 具备活体有孔虫的培养经验,能够独立进行有孔虫培养工作;具备常见有孔虫的分类学知识,熟悉中国近海常见有孔虫多样性专业知识;具备有孔虫样品处理实验技能;熟练使用相关的生物统计分析和生态数据处理软件;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出海调查经验者优先。以第一作者在专业相关领域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具备熟练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 从事有孔虫的实验室培养与野外调查,进行有孔虫生态学数据分析,建立有孔虫基础生物学参数与环境关系模型。 |
20 | 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 | 北极浮游动物监测 | 1 | 支撑岗位 | 博士 | 海洋生态学专业 | 具备浮游动物分类、群落生态学研究背景,具备极地等极端环境下野外考察工作经验,具备北极浮游动物分类鉴定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以浮游动物分类数据为主要内容的文章1篇以上。具备较强的英文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