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团队
|
岗位名称
|
研究方向
|
应聘条件
|
|
粮油加工创新团队
|
粮油加工与
综合利用
|
大宗粮油加工品质评价与过程控制,植物蛋白制备与修饰改性,功能性短肽、多糖制备与生物活性机理
|
熟悉植物蛋白质工程、活性短肽与多糖等研究领域,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且IF>3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国内学者曾独立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有影响论文3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项以上(排名前3)。
|
|
稻米加工科学
|
稻米加工原料品质特性研究;稻米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新型营养健康谷物制品研发;稻米生物质新材料新用途
|
熟悉以稻米为代表的粮食加工领域学科发展前沿,曾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国内外重大课题,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有3年以上国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以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分SCI论文5篇以上,或拥有1项以上已产业化重大发明或关键技术。
|
|
小麦加工科学
|
小麦加工品质评价与过程控制理论和技术;副产物综合利用理论和技术;营养健康、新型方便谷物制品研发
|
熟悉谷物化学与加工领域科学发展前沿,曾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国内外重大课题,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有3年以上国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以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分SCI论文3篇以上,拥有1项以上已产业化的重大发明或关键技术。
|
|
玉米加工科学
|
玉米加工原料品质特性研究;玉米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玉米生物质材料改性及应用;玉米健康功能产品研发
|
熟悉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加工领域科学发展前沿,曾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国内外重大课题,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或有3年以上国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以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分SCI论文5篇以上,或拥有1项以上已产业化重大发明或关键技术。
|
|
肉品加工创新团队
|
肉品科学与加工
|
肉品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中式肉制品工程化技术与装备,骨血高值化利用技术与装备
|
具有肉品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专业背景,熟悉肉品科学发展前沿,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3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国内学者曾独立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有影响论文3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项以上(排名前2)。
|
|
传统食品与装备创新团队
|
传统食品加工
与装备
|
传统食品工程品质与形成机理、工程化关键技术及工业化适用性改造,传统食品加工装备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具有食品工程或机械制造或自动化设计领域背景,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分SCI论文1篇以上或获得本领域重大国际发明专利3项以上。国内学者曾独立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分SCI论文2篇以上或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上(排名第一)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先聘用。
|
|
加工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
|
真菌病害与防控
|
棉花黄萎病等土传真菌病害防控理论与技术
|
具有植物病理学或分子育种领域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10;国内学者需获得1项省部级或国家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10,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者优先聘用。
|
|
农产品真菌毒素防控
|
真菌毒素形成、防控、毒理及脱毒理论与技术
|
具有植物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子抗病育种、毒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3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国内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3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省部级或国家奖获得者优先聘用。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年龄可放宽至45岁。
|
|
加工化学危害物控制创新团队
|
农产品加工过程控制与溯源
|
农产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
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10,拥有国际重大发明专利1-2项;国内学者需获得1项省部级或国家奖(排名前3),在本领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10,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优先聘用。
|
|
食品加工安全控制
|
食品加工链中重要危害因子的风险分析、溯源及控制
|
具有食品安全、食品溯源、风险评估、化学、环境科学领域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者优先聘用。
|
|
冷链物流技术
与装备
|
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冷链物流新产品研发
|
具有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冷链物流等相关领域专业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连续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上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分SCI论文2篇以上,获得重大发明专利2项以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先聘用。
|
|
营养与功能食品创新团队
|
活性物质
与功能食品
|
生物活性物质挖掘与鉴别,活性成分的功能评价与作用机理,功能食品研制
|
具有食品营养、食品生化、食品科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或拥有国际重大发明专利1-2项;国内学者需获得1项省部级或国家奖(排名前3),在本领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优先聘用。
|
|
营养与健康
|
食品营养组学、营养物质构效与健康关系和膳食干预技术,个性化营养设计与健康食品
|
具有食品营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营养医学等相关领域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从事食品营养与健康相关科研工作3年以上,年龄不超过40岁。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
|
|
果蔬加工创新团队
|
果蔬加工与综合利用
|
果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机制及控制;果蔬功能组分分析与评价,加工过程变化规律与调控理论和技术
|
具有采后生理、果蔬加工、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并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连续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分SCI论文1篇以上或总影响因子达到10分以上;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成员在国外开展科研项目2-3项。国内学者曾独立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分SCI论文1篇以上或总影响因子达到10分以上,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先聘用,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以内。
|
|
薯类加工与利用
|
薯类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薯类营养及功效成分分离精制技术,营养及功能性评价
|
具有食品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年龄4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在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薯类深加工研究3年以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3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5。
|
|
农产品保鲜
|
农产品保鲜装备与保鲜剂,农产品贮藏过程中品质控制的分子机理
|
具有博士学位,连续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影响SCI论文3篇以上或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IF>5论文第一作者优先聘用。
|
|
生物制造与食品工程创新团队
|
生物制造与食品生物工程
|
酶制剂开发与分子改造,生物质定向转化,微生物制造工程
|
具有酶工程,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有影响论文5篇以上或单篇论文IF>10。
|
|
乳品科学与工程
|
乳品品质形成与调控,乳品营养组学、新型乳制品与乳基料加工技术、乳品微生物发酵剂研究
|
具有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背景及相关领域国际前沿水平的科学研究,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海外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分SCI论文3篇以上或获得本领域重大国际发明专利3项以上。国内学者曾独立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分SCI论文5篇以上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优先聘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