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根据《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和《宜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规定》,经市人事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宜春市所属袁州区、樟树市、靖安县、奉新县、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万载县城乡规划建设局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6名工作人员。现将有关公开招聘事项公告如下:
一、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职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符合公开招聘职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二、公开招聘单位、公开招聘职位及资格条件
详见2014年宜春市所属县(市、区)城乡规划建设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表(附件1)。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资格审查
(一)报名时间:2014年10月22日8:30至2014年10月28日17:30;缴费时间:2014年10月22日8:30至2014年10月28日17:30;
公布达不到开考比例被取消职位时间:2014年10月29日8:30;
因职位被取消的考生网上改报时间:2014年10月30日8:30至17:30;考生网上自行打印笔试准考证时间:2014年11月3日8:30至2014年11月7日17:30。
(二)报名方式:本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进行。报名网址:江西人事考试网(www.jxpta.com)、宜春市人事考试网(http://0795.jxpta.com)、宜春人才人事网(www.ycrcrs.com)。每位报考者仅限报考一个职位。报考者须在网上缴纳考试笔试费用后方能确定报名有效。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定向生、免费师范生;
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3、在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聘)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4、现役军人。
本次报考实行诚信报考制度,网上报名时只进行电子照片(近一年清晰正面照)审核,不进行资格审查,笔试后将对入闱考生进行资格审查。报考者应仔细阅读本公告公布的公开招聘职位资格条件,参照《江西省综合性专业分类指导目录(试行)》(附件2),选报符合条件的职位。
(三)资格审查:笔试结束后,宜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宜春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对入闱考生进行现场资格审查。现场资格审查通过后,现场领取面试准考证。资格审查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入闱面试的考生因资格审查不合格的,按笔试成绩从高分至低分依次替补。资格审查贯穿整个公开招聘全过程,考生须对 本人填写的信息、提供的证件和有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若有虚报,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或聘用资格;如考生提供不准确联系方式造成无法联系而影响考试和聘用的,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
四、笔试和面试
本次宜春市所属县(市、区)城乡规划建设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采取笔试+结构化面试的形式。笔试和面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公开招聘实行全过程监督。报考人数与拟公开招聘名额之比3:1以上(含等额)方能进行笔试。对报考人数不足的职位,核减或取消该职位,报考该职位的考生进行网上改报。
(一)笔试
1、时间:2014年11月8日上午9:00—11:00 下午2:00—4:00
2、地点:见《笔试准考证》
3、笔试内容:本次所有职位为综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科目,笔试总成绩构成为:综合基础知识占40%,专业知识占60%。综合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为政治理论、时事、法律基础知识、经济管理、科技常识、人文地理和应用文写作等;专业知识的主要内容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本次笔试采取闭卷形式,主观题、客观题搭配。考生凭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应考时须携带橡皮擦、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不得携带计算器。
(二)面试
1、时间:2014年11月15日
2、地点:见《面试准考证》
3、本次公开招聘的全部职位,按公开招聘职位与面试人数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面试,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入闱面试。结构化面试采用百分制,主要考察应聘对象的逻辑思维、组织协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三)计分方法
本次公开招聘所有职位笔试占60%,面试占40%。
五、体检、考核和公示
(一)根据考生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公开招聘人数1:1比例确定参加体检的对象。考生考试总成绩相同者,按笔试专业知识科目分数的高低确定体检对象。
(二)体检合格后,由宜春市所属县(市、区)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考核。
(三)进入体检、考核的考生出现自动放弃的,其公开招聘职位可依次递补。
(四)在考试主管机关指定的卫生机构体检,体检标准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公务员体检通用标准》执行,体检费用自理。
(五)对拟聘用人选在适当范围进行7个工作日公示。
六、聘用
经体检、考核合格,公示无异议后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七、其他事项
(一)现场资格审查时,考生须携带本人相关证明材料:
1、本人身份证,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等,以上证件均需原件,并提交1套复印件。
2、属事业单位的在编在岗人员报考,须持本单位开具的盖有行政公章的同意报考证明。
(二)宜春市人事考试网(http://0795.jxpta.com)及宜春人才人事网(www.ycrcrs.com),为本次公开招聘指定的信息发布网站,请应聘人员及时关注网站发布的笔试、面试等相关公开招聘信息。
(三)按照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赣发改收费字[2011]2672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笔试费用(两个科目,每人共100元,网上缴纳)。
(四)本次招聘的16个职位工作地点为职位表中所列的示范镇(重点镇)规划管理所,其编制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放在各县(市、区)城乡规划建设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五)咨询电话:0795-3271152,监督电话:0795-3263446
(六)本公告由宜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
附件4:
综合性专业分类指导目录(试行)
1、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学(管理)、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政治经济学、国际事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
2、公共管理类:卫生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土地资源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监察)、社区管理、村(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涉外事务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各专业公共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等各类产业管理、航运管理等各类交通运输管理、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区和开发区管理等专业。
3、卫生管理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文秘、医院管理等专业。
4、社会学类: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女性学、伦理学、人类学、人口学(工作)、社会工作(含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康复、家政学(服务)、老年服务(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等专业。
5、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经济、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土地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发、市场营销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投资(学)、(企业)人力资源(人事)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贸易经济、工业外贸、国际商务、商务策划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商品学、产品质量工程、国际企业管理、饭店(宾馆、酒店)管理、(企业)理财、林业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医药营销等各种专业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证劵投资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学)、劳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营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海洋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投资经济(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或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
6、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经济学、国际经济、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7、财政税收类:财政(学)、税收(务)、涉外税收等专业。
8、金融类: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经济与金融、国际金融、信用管理、证劵、证劵投资、期货、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等专业。
9、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学)、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国际会计、会计(财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信息管理、工业(企业)会计等各类专业会计等专业。
10、数学、统计类: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划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统计与概算、国土资源调查等各类专业统计调查等专业。
11、法学类: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律(事务)、国际法、刑事司法、监狱学、律师、涉外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等专业。
12、汉语言与文秘类: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学(化)、中文应用、对外汉语、华文教育、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古典文献、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文秘(学)、中文(文秘或秘书)教育、现代秘书、司法文秘(秘书)等各类专业文秘(秘书)、新闻(学)等专业。
13、新闻传播类: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媒体创意、广告(学)、工业设计、影视艺术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工程)等专业。
14、文物考古与历史学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
15、民族宗教类:民族学、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专业。
16、外国语言文学:根据职位需要设置相应语种。
17、图书与档案学类: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等专业。
18、计量测量类:计量技术、测量技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几何计量测量、光学计量、无线电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等专业。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或教育)、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科学(工程或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技术)、各类计算机通信(通讯)、各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信息安全、系统理论(科学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或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计算机与经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器件或设备)、电器与电脑、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技术、软件测试等专业。
20、电气电力类:电力(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电站自动化、电站测控、变电运行、高压输配电线路、(电力)线路运行、电气技术教育、微电机、电机与电器、各类电力(电气)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水电站及电力网、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