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1年12月,是江苏省首家农业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和2013年分别荣获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称号、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迄今为止,工作站累计招收博士后137人,出站86人,其中53名优秀博士出站后留院工作。博士后在站期间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等项目148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等研究论文320余篇,申请及获得授权专利近30项。博士后工作站已成为我院筛选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
2012年我院启动了与国外相关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的工作。先后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泰国农业大学、加拿大农业部等联合招收博士后10人。
2015年,我院计划与美国田纳西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联合招收5-7名博士后科研人员,依据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标准给予博士后在国外期间的生活待遇,并提供一次国际往返机票资助。
此外,本站常年招收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分子生物学、畜牧兽医、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欢迎广大博士加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招收对象
凡近5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2015年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人员均可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中,申请我院与国外高校、科研单位联合招收博士后的,须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各方面条件能够适应在相应国家的工作与生活。
二、工作条件及待遇
1.提供每年10万元人民币科研经费;
2.享受6万元人民币年薪;
3.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条件,免费使用院博士后公寓(公寓面积70平米左右,配备家具和家用电器)或提供一定额度的住房补贴;
4.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5.我院将根据国家有关国外留学奖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赴美国、英国博士后每人每年14万元人民币的留学经费,给予赴新加坡博士后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的留学经费,并且提供一次国际往返机票的资助。
三、联系与咨询
请有意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填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申请表》(见附件)并发至jaasbsh@163.com,邮件主题为"申请博士后"。申请联合招收博士后的人员,还须提英文简历一份。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50号
邮政编码:210014
联系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人事处
联 系 人:吴云良 单成俊
联系电话:025-84390040
E-mail:jaasbsh@163.com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15年博士后招收计划表 |
序号 |
导师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单位 |
项目名称 |
拟招人数 |
专业要求 |
1 |
常有宏 |
研究员 |
园艺研究所 |
梨砧木耐盐分子机理及调控模式探究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mode of
pear rootstocks suffering under salt stress |
1 |
果树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
Zongming Cheng |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Plant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
2 |
王才林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水稻根毛突变体的形态建成和基因功能分析 Root morphogenesis and gene functional analysis in rice root
mutants |
1 |
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 |
Lu Chungui |
Professor |
School
of Bio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
3 |
刘凤权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溶杆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与遗传调控
Biosynthesis and genetic reg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Lysobacter species |
1 |
植物病理学/化学生物学 |
Liangcheng Du |
Pfofessor |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USA |
4 |
刘凤权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致病分子机制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and X. oryzae pv. Oryzicola |
1 |
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Pamela Ronald |
Pfofesso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Jams Alfano |
Pfofessor |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USA |
5 |
周益军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RBSDV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研究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and plant host interaction |
1-3 |
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细胞生物学 |
Wong Sek Man |
Pfofessor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6 |
王才林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优质高产抗逆水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 |
2 |
作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 |
7 |
吕川根 |
研究员 |
粮食作物研究所 |
水稻叶片光氧化显性基因LPO1(t)的定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8 |
羊杏平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西瓜甜瓜嫁接砧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 |
1 |
蔬菜学/生物技术 |
9 |
王述彬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辣椒病毒病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1 |
园艺学/农学 |
10 |
徐刚 |
研究员 |
蔬菜研究所 |
设施蔬菜新型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
1 |
蔬菜学/蔬菜设施栽培 |
11 |
俞明亮 |
研究员 |
园艺研究所 |
红肉桃关键基因解析 |
1 |
果树学/分子生物学 |
12 |
赵密珍 |
研究员 |
园艺研究所 |
草莓花期调节及其机理研究 |
1 |
果树学/分子生物学 |
13 |
马瑞娟 |
研究员 |
园艺研究所 |
桃果实品质调控研究 |
1 |
果树生理/分子生物学 |
14 |
方继朝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①水稻害虫种群多态性
②作物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
2 |
昆虫学/分子生物学 |
15 |
刘永锋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水稻稻瘟病菌种致病力变异分子机制研究 |
1 |
植物病理学 |
16 |
柏立新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农业多食性害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及蛋白组学的功能研究 |
1 |
昆虫学/分子生物学 |
17 |
陈怀谷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镰孢病菌导致小麦茎基腐病的机理研究 |
1 |
植物病理学或相关专业 |
18 |
林玲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的分子机理 |
1 |
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 |
19 |
李永丰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农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机理研究 |
1 |
分子生物学或相关专业 |
20 |
张谷丰 |
研究员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根结线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的siRNA调控机制研究 |
1 |
植物病理学 |
21 |
顾洪如 |
研究员 |
畜牧研究所 |
猪规模养殖中粪尿资源化利用技术 |
1 |
畜牧工程/动物营养与饲养 |
22 |
施振旦 |
研究员 |
畜牧研究所 |
鹅繁殖活动生理调控机制研究 |
2 |
畜牧兽医/分子生物学 |
23 |
任守文 |
研究员 |
畜牧研究所 |
淮猪福利养猪技术研究 |
1 |
动物遗传育种与养猪生产 |
24 |
曹少先 |
研究员 |
畜牧研究所 |
地方品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性的分子机制 |
1 |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25 |
何孔旺 |
研究员 |
兽医研究所 |
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猪病防控技术研究 |
1 |
预防兽医学/分子免疫学 |
26 |
邵国青 |
研究员 |
兽医研究所 |
猪肺炎支原体免疫抑制机制研究 |
1 |
预防兽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
27 |
李银 |
研究员 |
兽医研究所 |
水禽几种疫病病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1 |
预防兽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
28 |
王永山 |
研究员 |
兽医研究所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致病机理与新型疫苗研究 |
1 |
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 |
29 |
江杰元 |
研究员 |
兽医研究所 |
新的羊副流感病毒病原学的研究 |
1 |
预防兽医学/动物病毒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30 |
王芳 |
研究员 |
兽医研究所 |
兔出血症病毒转录组和蛋白组分析 |
1 |
预防兽医学/兽医学 |
31 |
温立斌 |
研究员 |
兽医研究所 |
猪圆环病毒研究及防控技术 |
1 |
预防兽医学/分子免疫学 |
32 |
侯继波 |
研究员 |
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基于蛋白结构的新型动物疫苗研制 |
2 |
(兽)医学/生物学 |
33 |
严少华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城市河道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净化研究 |
1 |
环境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 |
34 |
郑建初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稻-麦区轮耕培肥和均衡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
1 |
生态学/环境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35 |
常志州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长期不同秸秆还田固碳差异的微生物学机制 |
1 |
环境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 |
36 |
杨林章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低污染水中氮磷资源的绿色回收及农田再利用技术研发 |
1 |
环境科学/微生物 |
37 |
张振华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基于畜禽养殖废弃物基质中盐份及电导率的调控及机理研究 |
1 |
环境科学/农业资源/植物营养 |
38 |
马艳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畜禽养殖基质栽培下设施蔬菜根际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其功能研究 |
1 |
农业(环境)微生物/植物营养/土壤肥料 |
39 |
韩士群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水产养殖水源水质改善及尾水净化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
1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 |
40 |
黄红英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畜禽粪便超高温堆肥微生物区系变化规律及其生物学效应 |
1 |
环境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植物营养 |
41 |
薛利红 |
研究员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生活污水工程尾水中氮磷的农田消纳技术及其生态影响 |
1 |
微生物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生态学 |
42 |
马鸿翔 |
研究员 |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软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化与遗传机制 |
1 |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育种 |
43 |
赵涵 |
研究员 |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玉米控制籽粒脱水速率QTL定位 |
1 |
植物遗传育种 |
44 |
张保龙 |
研究员 |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作物抗黄萎病分子机制解析 |
1 |
作物遗传育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45 |
邵宏波 |
研究员 |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江苏滩涂优势植物生理生态特征 |
2 |
植物生物学/作物栽培学 |
46 |
陈以峰 |
研究员 |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生物种子处理剂 |
1 |
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种子学/生物材料学 |
47 |
张旭 |
研究员 |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