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1985年国务院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现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大连化物 所为依托单位的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DNL)已于2011年正式启动,以化学、化工、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学为主要学科基础。
2013年9月,大连化物所设立“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额度为每年100万元人民币,每年资助10名优秀的博士后入站申请者,奖励基金标准为 每人每年10万元,期限2年。欢迎具有优良道德品质、良好合作精神、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到大连化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根据《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实施办法》(化物所发〔2013〕95号),现组织第四批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申报工作。
请申请者阅读《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申请指南》,按照要求递交申 请材料。第四批申请者须为2014年8月20日以后入站的博士后及拟申请入站博士后。
联系人:于浩
投递简历格式:博士人才网+毕业学校+专业+应聘岗位(于浩收)
联系电话:0411-84379235
E-mail:postdoc@dicp.ac.cn、 yuhao_rsc@163.com
更多人才招聘 请登录网址: http://www.rsc.dicp.ac.cn/zp/
博士后网址:http://www.rsc.dicp.ac.cn/pdw/
博士后申请指南: http://www.rsc.dicp.ac.cn/pdw/bodyshow2.php?id=259
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申请指南:
http://www.rsc.dicp.ac.cn/pdw/bodyshow2.php?id=263
博士招聘网址:http://zhaopin.91boshi.net/html/dicpcas/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5年人才招聘
点击下载>>>
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所“一三五”规划重点领域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现设立“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拔具有优良道德品质、良好合作精神、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到我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给予资助奖励。
第二条 “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由“甲醇转化与煤代油新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基金”专项资助,额度为每年100万元人民币,期限为5年。
第二章 奖励设置及标准
第三条 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0万元。奖励基金按月平均发放,发放期限为两年。
第三章 奖励条件
第四条 申请进入我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含我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工作,从事我所“一三五”规划重点领域相关研究的研究人员可申请该奖励。
第五条 申请者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上有重要创新或发展。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中科院和大连化物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学风严谨,工作勤奋。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六条 我所成立“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负责博士后奖励基金的评审工作。人事处负责组织评选工作。
第七条 博士后奖励基金全年接受申请,根据申请情况组织评审。
第八条 奖励基金由申请进入我所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后本人提出申请,合作导师根据其研究工作基础给出推荐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九条 评委会委员对候选人进行评审,确定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获奖者候选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所长办公会议讨论批准。
第十条 对博士后奖励基金评审过程及结果如发生争议,由本人提出申请,人事处负责组织复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申请人。
第五章 考核管理
第十一条 人事处负责对获得奖励的博士后进行考核管理工作,对于未通过中期考核的受资助博士后,将终止其第二年度奖励基金的发放。
第十二条 博士后在站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须注明受“甲醇转化与煤代油新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资助。
第十三条 获得奖励的博士后,如有弄虚作假、违法违纪或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一经查实,取消其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申请指南
根据《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实施办法》(化物所发〔2013〕95号),组织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申报工作。
每年5月、8月、11月受理申请,每位申请者只能参加一次评审。
申请材料(1份纸质版及电子版,纸质版材料A4单面打印勿装订):
(1)《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申请表》(含合作导师意见);
(2)两封《专家推荐信》;
(3)《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申请人员一览表》;
(4)发表文章首页、专利证明、获奖证书复印件(电子版提供PDF)。
拟入站的博士后申请者需按照我所博士后入站申请流程完成博士后入站考核。
联 系 人:于浩
联系电话:0411-84379235
电子信箱:yuhao@dicp.ac.cn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1160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人事处
| 研究组 |
研究方向 |
供博士后承担或参与研究项目 |
招收 |
对申请人背景要求 |
合作导师及联系方式 |
| 人数 |
| 快速分离与检测 |
在线质谱技术及应用 |
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 |
物理、化学相关专业,有质谱和光谱研究基础 |
李海洋 |
| 102组(李海洋) |
高分辨质谱应用研究 |
重大仪器专项 |
1 |
化学相关专业 |
hli@dicp.ac.cn |
| |
环境化学,环境催化 |
痕量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与原理 |
2 |
环境化学、物理化学博士专业 |
|
| |
化学传感器研究 |
QCM生物传感器分离与检测材料 |
2 |
分析化学专业,发表过相关工作的研究论文 |
|
| 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 |
环境化学,环境催化 |
痕量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与原理 |
2 |
环境化学、物理化学博士专业 |
陈吉平 |
| 103组(陈吉平) |
分子毒理学 |
863课题 |
2 |
分子生物学,毒理学 |
chenjp@dicp.ac.cn |
| |
分析化学 |
新型生物传感器分离与检测材料 |
2 |
分析化学专业,发表过相关工作的研究论文 |
|
| 微型分析仪器 |
植物激素分离分析方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1 |
熟悉植物化学,有复杂样品前处理背景 |
关亚风 |
| 105组(关亚风) |
超快速样品富集、分离 |
863
项目、自然科学仪器专项 |
1 |
有气相色谱研究背景 |
tianjing@dicp.ac.cn |
| 化学传感器 |
阴离子快速检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 |
分析化学或环境化学专业,发表过相关工作的研究论文 |
冯亮 |
| 01T1
组(冯亮) |
化学传感器研究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
1 |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或材料化学专业,有相关化学传感器研制开发基础,发表过相关SCI论文 |
fengl@dicp.ac.cn |
| 手性合成 |
不对称氢化 |
合成 |
1 |
有机合成化学专业 |
周永贵 |
| 201组(周永贵) |
ygzhou@dicp.ac.cn |
| 催化杂环合成 |
催化合成化学 |
含氮杂环催化合成新方法 |
1 |
有机合成化学专业 |
万伯顺 |
| 202组(万伯顺) |
bswan@dicp.ac.cn |
| 有机金属催化与合成 |
有机合成方法学 |
碳-杂原子键的催化活化与转化 |
1 |
有机化学专业 |
余正坤 |
| 203组(余正坤) |
光催化,不对称催化 |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重组 |
1 |
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或光催化化学专业 |
zkyu@dicp.ac.cn |
| 离子液体 |
多相催化 |
金原子簇催化 |
1 |
合成孔材料包括微孔分子筛、介孔材料等、碳纳米管;探索金原子簇与孔材料相互作用机制;考察孔材料负载的金原子簇在烯烃环氧化等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高艳安 |
| 207组(高艳安) |
有机多孔材料 |
功能化COF材料的设计及其催化、气体存贮性能研究 |
1 |
应届博士毕业生,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动手能力强,工作踏实认真,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MOF、COF或其它多孔材料的合成,或催化化学研究工作经验者优先 |
ygao@dicp.ac.cn |
| 功能有机分子与材料 |
配体设计与合成 |
新型配体设计、合成及在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
1 |
应届博士毕业生,有机化学专业 |
胡向平 |
| 02T2组(胡向平) |
催化剂设计与聚合反应 |
新型配体设计、合成及在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
1 |
1)有机化学专业或高分子化学专业;2)博士论文工作主要从事聚合反应研究并取得较好研究结果;3)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 |
xiangping@dicp.ac.cn |
| 能源金属有机催化 |
有机化学 |
中科院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项目 |
2月3日 |
要求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或其它相关专业,熟悉化学反应机理以及(金属)有机合成合成和表征方法 |
李兴伟 |
| 02T3组(李兴伟) |
金属有机化学 |
xwli@dicp.ac.cn |
| 催化反应化学 |
纳米催化材料制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973项目 |
2 |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材料化学专业 |
申文杰 |
| 501组(申文杰) |
催化原位动态表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 |
具有纳米材料结构表征专业背景 |
shen98@dicp.ac.cn |
| |
甲醇/二甲醚、乙醇催化转化 |
国际合作项目、973项目 |
2 |
具有催化剂制备及反应化学背景 |
|
| |
环境催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 |
具有催化剂制备及反应化学背景 |
|
| 纳米与界面催化 |
表面化学 |
973项目 |
1 |
催化专业,熟悉电子能谱和SPM者优先 |
包信和 |
| 502组(包信和) |
碳材料和碳催化剂 |
1 |
催化专业,从事过相关研究 |
xhbao@dicp.ac.cn |
| |
电催化剂/电催化过程 |
1 |
催化专业,从事过相关研究 |
|
| |
孔材料合成和结构 |
1 |
催化专业,从事过相关研究 |
|
| |
多相催化剂制备 |
1 |
催化专业,从事过相关研究 |
|
| |
固体NMR在催化应用 |
1 |
催化专业,从事过相关研究 |
|
| |
催化相关的理论计算 |
1 |
理论计算专业,从事过相关研究 |
|
| |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
|
1 |
物理化学或波谱专业,具有从事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催化材料或其他材料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
|
| 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 |
光谱,物理化学 |
手性拉曼光谱,紫外共振拉曼光谱, 理论和实验 |
2 |
量子力学和光谱学基础 |
李灿,冯兆池 |
| 503组(李灿) |
canli@dicp.ac.cn |
| |
zcfeng@dicp.ac.cn |
| |
光谱,超快光谱 |
时间分辨光谱研究太阳能光催化、光电催化和太阳能电池机理 |
1 |
光谱,量子力学和物理化学基础;光催化、光电催化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经历 |
李灿,王秀丽 |
| |
canli@dicp.ac.cn |
| |
xiuliwang@dicp.ac.cn |
| |
化学生物学,酶催化 |
DNA, RNA的催化功能探索 |
1 |
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基础,从事过酶催化或RNA催化研究 |
李灿,贾国卿 |
| |
canli@dicp.ac.cn |
| |
gqjia@dicp.ac.cn |
| |
催化,物理化学 |
二氧化碳加氢还原制化学品 |
2 |
多相催化和均相催化,从事过固相催化剂研究和均相有机金属催化反应研究 |
李灿,李军 |
| |
canli@dicp.ac.cn |
| |
j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