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
Self Cognition and Career Planning
二、课程编码:1413381
三、学时与学分:32.0/2.0
四、先修课程:无
五、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六、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2、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
3、使学生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科学地、合理地制订好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课程难点:在职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取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队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教学手段:
九、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题 | 教学内容 | 学时 | 类别 | 地点 |
基础知识 | 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 2.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3.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4.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自我认知——兴趣探索 | 1.兴趣与职业选择 2.了解你的职业兴趣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讲座或团体辅导(课外实践) | 邀请基层和重点单位就业校友和毕业生分享心路历程。 | 3 | 学生实践 | 课外统一组织 |
自我认知——性格探索 | 1.性格与职业选择 2.了解你的职业性格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自我认知——价值观探索 | 1. 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2.了解你的职业价值观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自我认知——技能探索 | 1.职业技能倾向与职业发展 2.了解你的职业技能倾向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讲座或团体辅导(课外实践) | 邀请职场人士介绍本行业现状、发展趋势,招聘标准和对同学们的建议。 | 3 | 学生实践 | 课外 |
职业认知 | 1.现代社会背景下的职业发展 2.职业分类与变迁 3.职业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4.探索职业世界的维度与方法 | 3 | 教师讲授 | 课外统一组织 |
生涯决策 | 1.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2.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技能。 | 3 | 教师讲授 | 课堂 |
企业走访(课外实践) | 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访问真切感受企业文化,近距离接触企业高管,帮助同学们提升对职业世界的认知,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 3 | 学生实践 | 课外统一组织 |
小组交流 | - 学生分组交流团队作业完成情况;
- 教师讲解与点评。
| 2 | 小组交流 | 课堂 |
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参考书:
《做你自己:性格职业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不必火星撞地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电子书)
十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测试应突出实践性特点。拟采取课堂作业、实践活动、论文相结合的考查方式,具体方案如下:
1、平时布置4次课堂作业,每次占学业成绩的5%,共计20%;
2、要求学生完成职业测评,参加课堂讨论、情景剧表演、就业指导讲座、企业参观等实践活动,占学业成绩的50%;
3、要求学生按团队完成访谈《我所认识的大四学长》,占学业成绩的30%。
4、终结性考试形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