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事业单位:201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才招聘47人公告。应聘截止时间至2016年3月31日。请参加本次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报名,具体公告详情如下。
一、学校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以面向国际文化交流的人才培养和研究为统领,彰显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的学科特色。现有一级学科13个(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艺术学、体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本科专业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翻译博士,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联合培养旅游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共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学校坚持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学术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设有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等13个学术与研究机构,有7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水平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智库三位一体基础科研平台格局。近年来,学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5%以上,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连续取得突破,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渐成品牌,高质量科研成果持续增长。
二、事业单位招聘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身心健康,能够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
2.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道德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乐于奉献,忠于职守。
3.第一学历要求为国家统招全日制本科。
4. 非京生源需符合进京条件,外地社会人员需符合北京市人才引进条件。
5.同等条件下,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高水平人才优先。
三、事业单位招聘具体岗位及应聘方式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高层次人才招聘需求表
具体岗位职责及要求请查看附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高层次人才招聘需求表》
2.应聘方法及考察流程
(1)请将个人应聘材料发送邮件至renshichu@bisu.edu.cn,应聘材料应包括:个人简历及家庭成员简况;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反映本人学术水平和成就的论文、论著、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等证明材料;应聘后近三年内工作设想和待遇要求,应聘截止时间至2016年3月31日。
(2)学校对应聘者的基本条件进行初审。对于通过初审的应聘者,学校通过面试、答辩、试讲(学术报告)等形式对应聘者的学习经历、教学能力、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评审。
(3)评审通过的,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外调。安排应聘者身体健康检查,心理健康测试。
(4)学校确定拟聘人选,按照北京市人才引进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通过后予以聘用。
(二)教师岗位
1.岗位和要求
2.应聘方法和考核流程
符合条件者请登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聘系统,http://zhaopin.bisu.edu.cn,注册登录后按要求和提示填写简历、应聘相应岗位,应聘截止时间至2016年3月31日。
学校根据简历接收情况适时组织面试,面试比例为1:10,经专家评议,根据综合得分高低,按不高于1:5的比例确定试讲人选,试讲合格者,由用人单位按1:2的比例择优向学校推荐拟聘人选。人事处组织拟聘人选进行体检、心理测试及政审,合格者经学校审批后予以公示,无异议者予以聘用,办理聘用手续。如本轮考察无适合人选,学校将组织新一轮考察。
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始终,在任何环节发现应聘者违反招聘规定,提供虚假信息、证件或作弊等情况,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取消应聘资格。考察环节中如有弃权者,学校将按分值高低依次递补。
具体安排请关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聘系统公告。
四、事业单位相关待遇
应聘人员经批准聘用后,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等按照国家、北京市及我校有关规定执行。
五、事业单位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事处
邮 编:100024 E-mail:renshichu@bisu.edu.cn
联系电话:0086-10-65778705 联系人:骆老师
0086-10-65778354 联系人:张老师
点击下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高层次人才招聘需求表.xlsx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高层次人才招聘需求表 |
序号 |
学院 |
岗位名称 |
人数 |
岗位职责 |
年龄 |
学历学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工作背景/经验要求 |
行业工作年限要求 |
专业方向要求 |
1 |
英语学院 |
语言与认知方向学科带头人 |
1 |
1、在语言与认知方向担任学科带头人,组织团队建设,凝练学术方向,形成学术特色,使该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在聘期内申请到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或1项重要的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发表语言与认知研究领域权威期刊论文5篇以上,其中SSCI、SCI或A&HCI论文3篇以上;
3、为语言与认知实验室申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打好良好基础;
4、胜任英语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及指导,教授2门以上课程;
|
45周岁以下 |
博士
研究生 |
教授 |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级别人才优先;
2、主持过国家级研究课题,已在语言与认知研究领域获得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3、熟悉语言与认知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4、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
|
5年及以上 |
认知语言学方向、神经语言学 |
2 |
英语学院 |
美国研究或国际组织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 |
1 |
1、在美国研究或国际组织研究方向担任学科带头人,组织团队建设,凝练学术方向,形成学术特色,使该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在聘期内申请到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或1项重要的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发表该领域权威期刊论文5篇以上;
3、胜任英语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及指导,教授2门以上课程;
|
45周岁以下 |
博士
研究生 |
教授 |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级别人才优先;
2、主持过国家级研究课题,已在美国研究和国际组织研究领域获得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3、本科为英语专业,硕士、博士可为美国研究、国际关系研究或国际组织研究等方向,且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
|
5年及以上 |
美国外交、国际政治 |
3 |
翻译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岗位(翻译) |
2 |
1.能胜任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方向)学科(术)带头人;
2.积极带领团队申报国家级课题,3年内获得1项国家级科研立项、或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
3.积极带领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3年内获得国家级教学项目立项(如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口笔译教学团队等)或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4.积极带领团队建设翻译专业硕士,并积极筹建和推动翻译专业博士建设;
5.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为学科发展搭建国内国际合作平台;
6.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作风正派;工作踏实,勇于担当。
|
45周岁以下 |
博士
研究生 |
教授 |
1.在翻译学术界及业界有较大影响力,在本学科重要学会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或获得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省部级以上教学团队负责人等荣誉称号;
2.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或省部级课题2项及以上;
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奖励;
4.在SSCI期刊或A&HCI期刊独立发表过与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在CSSCI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过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8篇以上;
5.在国外知名高校取得学位或有一年以上访学经历;
6.在国家一级出版社或国外知名出版社出版过标志性译著的优先;
7.在翻译行业公认的国际权威组织或学术机构任职(或会员)经历优先。
|
从事翻译教学、科研工作10年以上 |
翻译学、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 |
4 |
日语学院 |
日语教学科研岗位(学术骨干) |
1 |
1.能够胜任两门及以上本学科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根据需要承担课程负责人等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或重大研究课题;
2.引领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主导本学科在学界的影响力。
3.指导学生实践、学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在研究生指导工作中起到核心主导作用,指导研究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社会服务等工作。
4.根据工作需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45周岁以下 |
博士
研究生 |
教授 |
1.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材建设、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优秀的成绩,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具备团队意识;
2.具有良好的学术造诣,在海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主持1项及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课题(应聘者为海外高校任职人员,此项可免,但需具有承担同等级别科研项目或课题的研究经验)。
3.科研成果突出,在海内外一类刊物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
|
在高等教育行业工作5年以上 |
社会文化方向、国际关系研究、日语语言文学 |
5 |
文学院(跨文化研究院) |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教学科研岗位 |
1 |
1.承担本科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专业课教学;
2.承担学术型研究生专业课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课双语教学,以及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本科专业课中英文双语教学;
3.从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科学研究;
4.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协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
|
35-45周岁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1.博导,学科带头人,国家名师,长江学者,长城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称号者优先
2.具有海外留学工作2年以上经历,获得国外博士学位者优先
3.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与重大项目者优先;在A类核心期刊、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在国外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
4.近5年公开出版相关专业教材1部
5.从事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理论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教书育人尽心尽力,有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
6.具有较强的组织科研活动以及争取学术资源的能力,富有学科建设经验者优先
7.学风端正,恪守学术道德,没有知识产权、学术成果方面的争议 |
从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教学与科研工作不少于5年 |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含中外比较诗学、文艺美学、当代文学批评) |
6 |
文学院(跨文化研究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科研岗位 |
1 |
1、学科带头人,具有良好学术造诣,在海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积极参与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2、承担学术型研究生的现当代文学类、当代文学评论类课程,以及现当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本科生专业课;
3、从事现当代文学、近代文学的科学研究;
4、协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
|
40-45周岁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1.学科带头人,国家名师,长江学者,长城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称号者优先。
2.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者优先;在A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上。
3.近5年公开出版相关专业著作1部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