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建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内唯一的专门从事海岸带综合交叉研究的学术性机构。研究所现有职工211人,拥有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岸带信息集成与综合管理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单元,并建有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及“创新一”海岸带综合科学考察船等分析测试和野外观测平台。已开通ISI Web of Knowledge, Elsevier, ACS、Wiley等130余种网络数据库,并加入CSDL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拥有硕、博士研究生自主招生权。
自筹建以来,研究所以“认知海岸带规律,支持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生态、灾害及管理等领域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国家海岸带生态环境安全、资源保育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面向未来,研究所将致力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推进海岸带生态环境安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
根据工作需要,2017年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后和一般工作人员,相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博士后招聘
1. 招聘岗位详见附件1。
2. 应聘人员除满足附件1中各招聘岗位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身心健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研究领域拥有突出的创新能力或发展潜质。
3. 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博士生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
(二)一般工作岗位招聘
招聘岗位及应聘要求详见附件2。
二、应聘材料
1. 应聘博士后岗位者需填写《博士后入站申请表》(附件3),应聘一般工作岗位(科研和支撑类岗位)者需填写《应聘申请表-科研与支撑岗位》(附件4),应聘一般工作岗位(管理岗位)者需填写《应聘申请表-管理岗位》(附件5)。
2. 附件材料,主要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发表论文目录及首页、专利、获奖情况以及其他可证明学术水平与能力材料的扫描件。
三、聘后待遇及相关政策
1. 博士后出站后优先留研究所工作,纳入正式事业编制。
2. 工资和福利待遇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本所相关规定执行。
四、招聘程序及要求
1. 报名时间:2017年4月19日至2017年5月18日。
2. 应聘时请将相应申请表(须为word格式)以及附件材料电子版(所有附件整理成一个PDF文件)发送至邮箱hr@yic.ac.cn。
3. 材料审查结束后在本所网站公布进入答辩的人选名单及答辩时间。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于伟
联系电话:0535-2109059
联系邮箱:hr@yic.ac.cn(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工作人员+应聘岗位+姓名)
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邮编:264003
研究所网站:http://www.yic.ac.cn/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年春季招聘公告
点击下载>>>
1.博士后招聘岗位信息一览表.xls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年(春季)博士后招聘岗位信息一览表 |
| 序号 |
招聘岗位 |
岗位职责 |
岗位性质 |
招聘人数/人 |
学位要求 |
专业背景要求 |
其他要求 |
合作导师 |
联系电话 |
| 1 |
环境分析化学 |
发展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研制相应的仪器设备,用于海岸带环境监测 |
科研 |
1 |
博士 |
仪器分析、环境分析化学、电化学 |
掌握电化学传感器基本理论和方法;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
秦伟 |
0535-2109156 |
| 2 |
海洋污染环境行为、生态效应研究 |
开展海洋生态学研究、开展近岸多层级生态系统模拟模式生物、近岸污染生态效应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
科研 |
1 |
博士 |
海洋生态、海水养殖、海洋化学 |
掌握海洋生态学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并开展过海洋生态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
陈令新 |
0535-2109130 |
| 3 |
近海水动力数值模型 |
开展近海海洋水动力过程数值计算、近岸污染物扩散模拟,以及海洋生态动力学过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
科研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海岸工程 |
掌握物理海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具有FVCOM、ROMS、DELFT3D等近海水动力数值模型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篇(含)以上 |
张华 |
0535-2109180 |
| 4 |
水产养殖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
开展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养殖区域水环境复合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 |
科研 |
1 |
博士 |
海洋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或渔业资源与环境 |
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篇(含)以上 |
吕剑 |
0535-2109278 |
| 5 |
海洋动物免疫学和疫病免疫防控 |
从事海洋动物免疫学和疫病免疫防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发掘利用。 |
科研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或生理生态学 |
掌握海洋动物免疫学和病害防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基础,或掌握海洋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或技能;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
赵建民 |
0535-2109170 |
| 6 |
海洋生物制品加工 |
开展藻类精细化加工,产品研发,标准制订工作 |
科研 |
1 |
博士 |
发酵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
具备海洋生物制品研发经验,具有相关标准制定经验,熟练掌握发酵、分离纯化和检测技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或发表SCI论文1篇,但作为主要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含)以上 |
秦松 |
0535-2109005 |
| 7 |
海洋环境污染治理 |
开展海洋水环境复合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 |
科研 |
1 |
博士 |
海洋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或资源与环境 |
掌握水体和沉积物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 |
胡晓珂 |
0535-2109127 |
| 8 |
生物信息学 |
建设环境微生物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协助设计并分析相关“微生物组”学实验数据,协助项目申报及研究生管理 |
科研 |
1 |
博士 |
环境微生物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 |
掌握环境“微生物组”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相关分析平台的硬件和软件需求,有建设生物信息学研究平台的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国内“微生物组”研究领域的专家推荐信3封 |
刘芳华 |
0535-2109268 |
| 9 |
环境微生物 |
筛选海洋功能微生物,应用于海岸带复合逆境条件下耐盐植物的生物肥料,开展海岸带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及联合修复盐碱污染土壤 |
科研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相关背景 |
掌握海洋微生物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具有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含)以上 |
解志红 |
0535-2109183 |
| 10 |
海岸带空间建模与信息挖掘、海岸带人地关系监测与评估 |
深入参与“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中“近海与海岸带”课题的研究,负责海岸带与海岛资源环境与生态多要素时空信息集成,并担任该课题的秘书,协助研究组负责人推进课题管理、专家联络等方面工作 |
科研 |
1 |
博士 |
地学大数据分析、空间建模与信息挖掘、环境经济学、宏观生态学、生态系统评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遥感 |
遥感和GIS技能突出,在空间数据信息挖掘、地学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或本专业顶尖中文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2017年6月能拿到博士学位 |
侯西勇 |
0535-2109196 |
| 11 |
海岸带遥感与应用 |
开展基于多平台的海岸带-近海光学与热红外遥感的基础与应用评估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有其他课题组安排的其他科研与管理任务 |
科研 |
1
|
博士 |
海洋、环境、地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 |
具备遥感与GIS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精通Matlab\IDL等一种语言编程技术;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篇(含)以上;有实验室、野外观测经验优先 |
邢前国 |
0535-2109125 |
| 12 |
海岸带陆海数据一体化研究 |
展开海岸带陆海多源数据一体化方法研究,实现陆海数据建库及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和模型分析研究 |
科研 |
1 |
博士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应用及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 |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熟练使用GIS及遥感数据处理的软件操作,能使用ARCGIS和IDL等脚步语言及C#等高级语言编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
高志强 |
0535-2109184 |
2. 工作人员招聘岗位信息一览表.xls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年(春季)工作人员招聘岗位信息一览表 |
| 序号 |
招聘岗位 |
岗位职责 |
岗位性质 |
招聘人数/人 |
学位要求 |
专业背景要求 |
其他要求 |
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 1 |
海岸带水污染防治 |
开展海岸带水体与沉积物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工程应用,协助课题组完成其他相关研究任务 |
科研(工程技术类) |
1 |
硕士及以上 |
环境工程/科学 |
掌握污染水体治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水污染防治相关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具有水处理工程设计及水质修复工程维护等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身心健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
盛彦清 |
0535-2109265 |
| 2 |
海洋浮游生态学(浮游植物方向) |
负责野外调查采样、叶绿素、浮游植物样品管理、鉴定与分析,以及FlowCam、流式细胞仪等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完成台站安排的其他任务与工作 |
支撑 |
1 |
硕士及以上 |
海洋生态学或海洋生物学 |
具备从事近海浮游植物分类、生态或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背景;掌握近海浮游植物、叶绿素样品采集与分析技能和初级生产力及光合作用相关的研究手段,能够熟练使用FlowCAM等仪器设备;本岗位工作地点为牟平台站,需长期承担出海任务,具有出海经验、熟悉海上作业规范要求者优先考虑;身心健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
赵建民 |
0535-2109170 |
| 3 |
海洋浮游生态学(浮游动物方向) |
负责野外调查采样、浮游动物样品管理、分类鉴定及相关的室内实验工作,完成台站安排的其他任务与工作 |
支撑 |
1 |
硕士及以上 |
海洋生态学或海洋生物学 |
具有近海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基础,掌握近海浮游动物分类鉴定、图像分类与自动识别方面等技能,具有野外调查与室内受控实验研究经历者优先;本岗位工作地点为牟平台站,需长期承担出海任务,具有出海经验、熟悉海上作业规范要求者优先考虑;身心健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
赵建民 |
0535-2109170 |
| 4 |
信息系统研发与数据服务 |
研究设计与开发管理/科研信息服务系统;研发科研大数据、战略情报大数据处理分析体系;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解决科研应用问题 |
支撑 |
1 |
硕士及以上 |
信息、计算机、数据等相关专业 |
掌握Java/P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