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内蒙古包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2015-03-04 18:49: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公文的写作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

B.公文一般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应依公文性质与行文目的要求确定

C.会议纪要写成后应提请会议主持人审核与签发,也必须经与会者讨论认可

D.会议简报用于报道重要会议的情况,属临时性简报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0.5分,共10分。)

1.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参加者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

2.行为能力是法律关系参加者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3.公有制经济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因此要加以限制。()

5.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同,不以盈利为目的。()

6.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7.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需参考执行。()

8.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9.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产品消费过程。()

10.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11.市场调节的核心是市场价格调节。()

12.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简称。()

14.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个体所有制乃至私营经济,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5.收文处理程序一般包括: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

16.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

17.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精神文明的灵魂。()

18.真理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9.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肯定了人的意志和思想动机的作用。()

20.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小王曾是某部委的一名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而辞职下海,奋斗几载后,觉得还是部委机关工作条件好并且适合自己,于是他又准备报考公务员。而小李目前是一名公务员,从事机要工作,长期以来想到某企业任职,但是受到有关机构和人员的阻挠,一直未成功。请问他们各自能否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2.孙某与他人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经审理作出裁决,要求孙某赔偿对方当事人经济损失。孙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孙认为法院处理有错误,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被法院拘留15日。

问:孙某是否可以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起行政诉讼?并说明理由。

五、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学院:

首先让我们以全县人民的名义,对贵校表示万分的感激。最近几年贵校为我县代培大批干部,为提高我县干部素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是新建县,干部不仅素质方面离党的要求很远,数量上也严重不足。要把我县的改革开放各项工作搞上去,使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建设好干部队伍是一个关键。为此,我们决定再请贵校在近两年内为我县代培财经干部25名、人事组织干部15名、农业技术干部20名、林业技术干部10名、制糖工业技术干部5名,共75名。不知贵校能否答应我们的要求?如果没有太大的困难,就答应我们的请求吧;如果有困难请不客气地提出来,我们帮贵校解决。我县人民会永远记住贵校为我县的振兴作出的极其伟大的贡献。

致以崇高的敬礼

××县人民政府

  200236

六、综合分析题(本题20分。)

请结合胡锦涛同志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C 5.C 6.A 7.D 8.A 9.B 10.C 11.C 12.C 13.D 14.C 15.D

16.C 17.B 18.A 19.D 20.D 21.B 22.C 23.B 24.B 25.A 26.C 27.C 28.A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3.AC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BC 9.ABCD 10.ABC

11.BCDE 12.CDE 13.ABCDE 14.CDE 15.ACD 16.CD 17.ABD 18.BC 19.ABCD 20.ABD

三、判断题

1. 2. ╳3. ╳4.╳5.√6. √7.╳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7. 18. 19.╳20.╳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小王与小李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功。

小王曾是公务员,辞职后又想回到公务员系统,他的报考需经原来部委任免机关之批准,取得报考资格后,才能参加新一轮的竞争,只要考试通过且各项手续齐全,他就会重新成为一名公务员。

小李因从事机要工作,涉及保密问题,他的离开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并符合某些条件。按规定,小李应当离开机密岗位到保密期限以后,才可以离开机关到某企业任职。因此,调离一方面是主观同意,另一方面客观上会有限制,所以,小王、小李经过努力,达到一定要求、符合一定条件后,都是可以成功的。

2.答案要点:所谓行政诉讼是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而引起的诉讼。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这就是说:首先,只有行政机关才能作为被告,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不在行政机关的范围之内;第二,法院对案件依法做出裁判,不是具体行政行为,而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行为;第三,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机关而不是个人。所以说,任何人都不能对法院或其审判人员提出行政诉讼。如果孙某认为法院的处理不当,则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在法院决定进行再审之前,必须履行法院的判决。

五、公文改错题

①缺少标题;

②缺少发文号;

③结语应以“特此函告,请复”字样;

④发文机关缺少印章;

⑤发文机关的落款位置应右置;

⑥内容上,第一段应为发文的原因;

⑦语言应言简意明,力戒套话、空话,讲究用语分寸。

六、综合分析题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深刻认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全党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全面性,决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整体性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仅战胜了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祖国统一以及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政治风险,成功地抵御亚洲金融风波对我国的严重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成为全党理论创新的总概括。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开拓性、探索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进程。13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所经历的变革实在是太深刻了。因此,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创新。新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创新品格,这首先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崭新实践的开拓性、探索性所决定的。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是尊重群众创造,集中全党智慧的结果。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主体是群众,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胡锦涛同志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既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实践群众路线的过程。正因为这些思想的提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很高的自觉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正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自觉实践,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并逐步通过量的积累而达到质的飞跃的历史过程。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继承性、连续性,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载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寻求自身解放而进行的不懈斗争,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尽探索和艰辛实践。正因为它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基础,因而才厚积薄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表现出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新的高度,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13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开放性,它不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直接实践,而是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及各国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有现实实践的基础,更有历史实践的支撑,不仅有直接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升华,也有间接实践基础上的深刻思考,蕴含了极为丰厚的历史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新的实践,形成新的认识,实现认识上的不断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它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必将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青海事业单位考试《行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