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 村民自治主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途径实现。2(1)增强了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村“官”民选,村事民管。村财民理,较好地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广大农民在广泛的社会政治参与中增强民主观念,学会民主方法,养成民主习惯,充分行使民主权力,村民自治成为村民学习民主的课堂。(2)增强了村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干部他们的品德、才干乃至人缘,是被群众公认的,因而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村干部的合法性来自于村民,因此他们必须对村民负责,改变了过去“只向上开花,不向下扎根的偏向”,激发了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3)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实行四个民主,促使村干部加强自我约束,特别是财务公开,杜绝了许多不合理开支,防止了腐败的产生。农村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棘手、复杂的问题,通过民主决定的方式、公开的方式,得以平稳、合理地解决,缓解和钝化了干群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了一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秩序如何过渡到有序状态的实现途径。(4)实行村民自治,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作了有益的探索。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参与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不仅使亿万农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在基层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和保障,也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答案解析:
- 1、为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撤销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了基层政权组织一…乡镇人民政府。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建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即以宪法方式确立了基层自治制度。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88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村民委员会,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经过lO年试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此村民自治开始步入规范化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轨道。1.村民民主自治实现的途径是什么?2.村民民主自治的积极效应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