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申论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扩展社区服务 美化社区卫生 繁荣社区文化 美化社区环境 - 1、下列()项目属于现阶段城市社区建设。
A.扩展社区服务 B.美化社区卫生 C.繁荣社区文化 D.美化社区环境 E.加强社区规划|^91考试网收集整理 -
2、 参考答案: 略 答案解析: 一、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1:我国2。09年高校毕业生达661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材料2:政协委员们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展开讨论。 材料3:安徽省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理性择业。 材料4:企业招聘会走过场,给毕业生就业泼了冷水。 材料5:女性的就业机会与男性不均等,就业压力大。 材料6:社会上一些女大学生把婚姻视为就业的捷径,并戏称为“曲线就业”。 材料7:大学生自己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甚至还做虚假简历。 材料8:芜湖市政府各部门出组合拳,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材料9:大学生忙于找工作,产生了“求职疲劳”。 材料10: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声誉给就业率掺水分,有关人士认为就业率并不能科学反映 一个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 材料11,:就业压力大,造成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选择轻生之路。 材料12:大学生在就业中开始注重包装。 材料13:要慎重对待“零薪就业”。 材料14:就业市场混乱。 二、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就 业形势严峻,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性别歧视、就业率掺假、学生迫于压 力自杀等事件屡屡出现。因此,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 康发展,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全局的 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 1三、作答要求
1.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15分) -
参考答案: 略 答案解析: 2.答案提示 (1)高校的因素。高校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远远落后于市场所需知识,并且,高校扩招带 来的负面影响之一是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外,高校就业指导停留在浅层次,不能满足就 业的要求。 (2)用人单位的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看重毕业生的经验,这样使得很多高饺应届 毕业生被拒之门外,这无疑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毕业生的因素。 ①高校学生花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在减少,学习质量难以保证;巨额的学费压得贫困生喘 不过气来,贫困生只好通过各种方式来赚钱,花在勤工俭学上的时间在增多。 ②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因素之一。大学生对就业单位期望值过高,都想 到大城市就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 22.根据给定材料,试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要求:分条叙述。字数300字左右。(25分)
-
参考答案: 略 答案解析: 3.答案提示 (1)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政策的落实,目前我国仍然有部分城市还在限制非当地生源的 应届毕业生就业,因此,必须进一步打破限制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解决毕业生 到非公有制单位的户口、工资等问题。 (2)进一步打通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渠道,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且制定相应的用 人制度,使学生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3)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 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4)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 (5)改革现行的就业率统计方法,加强对就业率统计的监督力度。 (6)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与时俱进地修改或改变现在的高教评估 标准,力求使考核更加立体化、科学化、人性化。 - 33.用250字左右的篇幅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要求方案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分)
-
参考答案: 略 答案解析: 4.答案提示 打造完善的就业长效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大学生就业的辉煌时代已然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就 业难的局面。那种“只管进,不问出”的教学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就业难已经引起了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出现企业招人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 局面。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宗旨,很难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甚至会 出现中专生比大学生好就业的怪现象。加之扩招使大量的毕业生流向市场,使市场供求失衡, 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追求高薪和零薪酬的两极分化引起市场的恶性循环。高校毕业 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只有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 财富,因此打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开辟高 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还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因此政府 应该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吸引大学生,以缓解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 压力。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唱响到基层、西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在全社会 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边远地区就业的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 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为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就业 提供优惠政策,如党政领导干部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或者对到边远地区工 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的补助等,在政策上体现政府的关心和爱护。 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对历届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的单位进行 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加强学校与企业及社会的联 系,真正把专业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企业把学校作为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其学 生就业实习基地及社会服务基地;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在学生培养的最后阶段进一步淡化专业,强化课程,根 据用人单位需要随时调整课程设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努力为社 会培养真正用得上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做好就业信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对于提高就业效率、降低就业成本起着重要的支撑作 用,在信息化时代,失去了信息平台的支撑,就业工作将无法有效开展。高校应继续丰富、完善 和强化就业网站的各项功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并且多提供专门 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同时也应该规范人才市场。 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毕业生在就业时应准确定位,“广泛撒网”或只盯准一 个工作不放都不利于就业。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能力、兴趣的测评,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 较准确的定位,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到边远地区或基层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 工作,针对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努力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 44.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进行论述。要求内容充实,论述深刻。(40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