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2、( )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4、衡量生产力性质的客观尺度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5、在坚持开放、合作、利用、借鉴的同时,必须头脑清醒,绝不可忘掉把( )放在第一位。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6、机关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 )培训。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7、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8、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 )部宪法。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10、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1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 )社会保障问题。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1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3、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14、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5、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6、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17、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的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属于( )。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 18、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19、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在的阶段为( )。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20、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21、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管理手段的高低与管理的幅度和层次成( )。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 22、以下机构中,( )不属于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23、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 24、新中国成立后,从( )年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 25、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取决于( )。
-
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制度模式主要是指以( )
-
参考答案: [A, B, D, E] 答案解析: - 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 )的新格局。
-
参考答案: [B, D, E] 答案解析: - 3、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即:( )。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4、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
-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 5、呈请性文件有( )。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 6、人们在充分利用森林的经济价值时,由于忽视了它的生态价值以及过度砍伐,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事实从哲学上说明( )。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 7、为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对过高收入要进行调节,调节的主要措施有:( )。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 8、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但“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9、俗话说,“一叶知秋”、“一燕知春”、“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说法表明( )。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10、作为一种宏舰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 )。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 1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体现在( )。
-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 12、在新的形势下,党和人民仍然务“延安精神”之实,务“坚持艰苦奋斗”之实,这主要是因为( )。
-
参考答案: [A, C, D] 答案解析: - 13、下列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奖励的是( )。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 14、假释不适用于下列哪些对象?( )。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 15、著作权人在其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要求( )。
-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
-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 17、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 )。
-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 18、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包括( )。
-
参考答案: [A, D] 答案解析: - 19、我国公务员职务实行( )。
-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 2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 )。
-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被辞退的公务员,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2、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肯定了人的意志和思想动机的作用。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3、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机关。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4、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5、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国籍的自然人或无国籍的自然人。(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6、股份公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7、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具有天赋聪明才智。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铲除了民族压迫,民族问题也随之消失。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9、行政监察机关也能受理国家公务员的申诉和控告。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0、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1、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2、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调节货币的需求量,使货币的需求量和供应量相适应,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3、法律没有规定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4、判决书、委任状、逮捕证等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是法。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5、法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也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6、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7、行政处罚适用于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 )
-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 18、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19、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在宪法或法律上有明确规定。 ( )
-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 20、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其本质上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受人民委托行使行政权力。 ( )
-
问答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参考答案: 我国宪法有关条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对县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任免,应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履行法定手续。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上述宪法规定,因而是非法的、无效的任免,应予撤销。 答案解析: 我国宪法有关条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对县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任免,应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履行法定手续。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上述宪法规定,因而是非法的、无效的任免,应予撤销。 - 1、 1987年5月,某县县委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发出免去一位同志的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和任命另一位同志担任该职务的通知。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没有讨论这两位同志的任免事项时,县政府就发出了任命拟免去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同志为县农委委员的通知,县委一位负责同志也找拟任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同志谈话,让他离职就任。对于这种不按法定程序任命干部的作法,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时向县委提出了意见。县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随后,县委与县政府分别撤销了原来发出的通知。
问: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宪法和法律的哪些有关规定? _____ -
参考答案: ①作者是吴某、胡某。 ②何某不能用上述两个理由以作者身份署名。 ③胡某没有侵犯吴某著作权。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其根本性质在于它是思想及情感的表现物,而不是思想和情感本身。因此何某认为“吴某和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也是著作权人”是错误的。根据《著作权法》之规定:创作作品的人是作者。而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其他辅助活动,均不能视为创作。本案何某的校对和联系出版社的工作均属于对创作的辅助工作,因此何某不是作者,不能以作者身份署名,但其为本书出版付出了劳动,可获得相应的报酬。该书作者只能是参加创作的吴某和胡某。 吴、胡二人按照约定共同创作,该作品是合著作品。合著作品的著作权一般由全体合著人共同享有,未经其他合著人同意,某个合著人不能随意行使著作权。但也有特殊情况存在,《民通意见》第135条规定:“合著作品……,其中各组成部分可以分别独立存在的,各组成部分的著作权(版权)由各组成部分的作者分别享有。”因此各部分作者对合著作品中独立存在的作品可以依法处分,不受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与否的限制,本案即适用此种情况。吴、胡二人所写各章各成专题,独立存在,完全可以分离开来,故吴、胡二人均可对自己所著部分行使著作权,包括:署名、发表、修改、保持作品完整使用并获得报酬。 答案解析: ①作者是吴某、胡某。 ②何某不能用上述两个理由以作者身份署名。 ③胡某没有侵犯吴某著作权。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其根本性质在于它是思想及情感的表现物,而不是思想和情感本身。因此何某认为“吴某和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也是著作权人”是错误的。根据《著作权法》之规定:创作作品的人是作者。而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其他辅助活动,均不能视为创作。本案何某的校对和联系出版社的工作均属于对创作的辅助工作,因此何某不是作者,不能以作者身份署名,但其为本书出版付出了劳动,可获得相应的报酬。该书作者只能是参加创作的吴某和胡某。 吴、胡二人按照约定共同创作,该作品是合著作品。合著作品的著作权一般由全体合著人共同享有,未经其他合著人同意,某个合著人不能随意行使著作权。但也有特殊情况存在,《民通意见》第135条规定:“合著作品……,其中各组成部分可以分别独立存在的,各组成部分的著作权(版权)由各组成部分的作者分别享有。”因此各部分作者对合著作品中独立存在的作品可以依法处分,不受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与否的限制,本案即适用此种情况。吴、胡二人所写各章各成专题,独立存在,完全可以分离开来,故吴、胡二人均可对自己所著部分行使著作权,包括:署名、发表、修改、保持作品完整使用并获得报酬。 - 2、 吴某、胡某、何某是一个教研室的教师。吴、胡二人合写一本《民主思想史》的教材。共6章,两人约定每人写3章,各章独立构成一个专题。两人经过半年时间写完。何某帮忙进行校对,发现吴某的某些观点和自己曾经在《社会发展论》中阐述的观点一致,只是论证角度不同而已。何某又帮助联系了出版社。出书之后,吴、胡二人发现,书封页上作者署名为吴、胡、何三人。吴某认为何某没有参加创作,不是作者,不能以作者身份署名。何某则认为吴某在书中论证的观点很多都和自己的观点一致,况且自己也为出书做了大量工作,有权以作者身份署名。争论尚来有结果,胡某将自己抄写的三章另书发表,吴某知道后认为胡某侵犯了他的著作权,即将何某和胡某告之法院。
问:①《民主思想史》一书的作者是谁? ②何某能以“吴某和自己观点一致”为由以作者身份署名吗?何某能以“为《民主思想史》一书校对和联系出版社”为由以作者身份署名吗? ③胡某是否侵犯了吴某的著作权?____ -
参考答案: 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包括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等,都有了很大提高。 答案解析: 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包括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等,都有了很大提高。 - 3、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成绩。_________
-
参考答案: 某市某局关于某问题的复函。 答案解析: 某市某局关于某问题的复函。 - 4、某市某局关于批复某问题的函。_________
-
参考答案: 我们应该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 答案解析: 我们应该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 - 5、我们应该把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武装自己。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语句表达正确与否,是衡量表达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答案解析: 语句表达正确与否,是衡量表达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 6、语句表达正确与否,是衡量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_________
-
参考答案: 据了解各地对××问题反映很强烈,请注意清理这些反映,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 答案解析: 据了解各地对××问题反映很强烈,请注意清理这些反映,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 - 7、据了解各地对××问题反映很强烈,请注意清理这些流言,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986年9月8日D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 答案解析: 1986年9月8日D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 - 8、1986年9月8日A先生和D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予以补交。 答案解析: 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予以补交。 - 9、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进行补交。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凉的山区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是暂时的。 答案解析: 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凉的山区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是暂时的。 - 10、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凉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实在只是个时间问题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这样的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乐于接受。 答案解析: 这样的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乐于接受。 - 11、这样的活动乐于使广大农民群众接受。 _________
-
参考答案: 5月3日,我们访问了当年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老人。 答案解析: 5月3日,我们访问了当年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老人。 - 12、5月3日,我们访问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当年的爱国老人。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基础上由经济基础(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广大人民群众是处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和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江泽民同志指出:“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上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还比较落后的物质、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统一,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这是对唯物史观上述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4)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生产力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答案解析: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基础上由经济基础(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广大人民群众是处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和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江泽民同志指出:“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上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还比较落后的物质、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统一,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这是对唯物史观上述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4)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生产力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运用所学原理,联系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加以分析,并简要说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