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世代相传、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化。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在辽宁省北镇市富屯满族乡石头城山脚下,有两间低矮的泥房,院子不大,院门由3块不到半尺宽的破旧木板横着拼凑而成。这就是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汪秀霞的家,今年7 2岁的她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汪秀霞的家,昏暗的屋内除了一台旧电视机和一台缝纫机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汪秀霞对这样的生活显得很淡然.
剪子在手上放着,想剪什么就是什么。
汪秀霞从4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剪纸艺术,1 7岁时嫁到了北镇富屯乡新立村,这里不但是满族人聚居地,而且是古代契丹人石头城的所在地,在生产生活中,灵秀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民间传说故事,熏陶和启发了汪秀霞的灵感,汪秀霞开始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萨满传说的满族民间剪纸,并先后创作了《柳树妈妈》、《山神爷》、《萨满出马》、《八仙图》等一大批极具民族地方特色、风格朴实的剪纸。
记者:你的技艺已经到一定程度了,到现在一个成形的徒弟也没有,你觉得遗憾吗?
汪秀霞:我遗憾是挺遗憾,我劝我姑娘、儿子,我说那啥你跟妈妈学吧,我说你别说不挣钱,我说慢慢学一定程度了就能挣钱,你劝她她不听,孩子们不听,我老姑娘说了,你等着吧,你什么时候挣钱,我什么时候跟你学,你看这话把我说的我都哑口无言了!
汪秀霞向记者展示了她一幅幅获奖的剪纸作品。她告诉记者,能在有生之年把这门技艺传给后人,是她最大的心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目前,辽宁省共有2 O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大多都没有徒弟。今年8 4岁的谭振山老人,虽然能讲1 O O O多个民间故事,但随着记忆力的减退,一些故事已经想不起来了,可目前还没有一名徒弟;蒙古族“乌力格尔的表演传承人只有一个徒弟,要学到他的水平还要2 O年,而再不及时整理,他会的一些段子也会逐渐忘掉。锦州的满族剪纸传承人赵志国,现在手头连一幅剪纸也没有了,繁重的农活让他找时间剪一幅作品都成了奢望。
赵志国告诉记者,自从国家将满族剪纸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由于缺乏资金并没有采取措施来促进这些古老艺术的传承。
2 OO 8年2月1 9日,李秀媛被确定为“东北二人转5个国家级传承人之一。2 o O 8年3月 1 3日,当盼望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红色证书还在路上时,李秀媛因病在辽宁黑山县去世,她所能演唱的6 O多部二人转剧目只用视频保存了3部,2 O多名学牛只学会了一点皮毛。
李秀媛:现在说到家的话都有点晚了。有的老一点的,咱黑山左右可能7 O多岁以上都没了。前些日子把《西厢》整理完,《两厢》3 6 OO句呀,净唱要唱四个点(小时),快点唱三个半点。这个全本《西厢》现在咱全国都没有,包括吉林、东北三省都没有,哪个演员也没有全本拿下来的。
这是今年2月份新华社记者对李秀媛的一次独家专访,1个月后她便去世了。据了解,李秀媛是掌握黑山二人转唱腔最全面的传承人。黑山二人转有2 7 O多年的历史,是现代二人转的发源地。它以唱功、说功、绝活见长,擅长抱板、滚板等,味正腔浓,唱腔丰富。随着李秀媛老人的去世,鲜活的黑山传统二人转将更多地只体现在文字的记载上。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资金短缺、后继无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公认的难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实际上申报的本身,当地政府就要投入,不能等靠要。等靠要是不行的。特别是有条件的地方。申报积极、保护不积极的原因就是申报了就瞪眼等国家给钱、投人,越这样它底下没有动力,很多老艺人濒危也不管,甚至于艺术品都损失了也不管,光积极申报,报了以后就知道要钱,这个是绝对不行的。
乌丙安告诉记者,物质文化遗产以物为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千百年来口传心授,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精华。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需要外力,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往往是人亡歌息、人亡技绝。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最紧迫的工作是做好传承人的保护工作。
传承分两条线,一个就是他还可以教他自己喜欢的徒弟,这是个人传承;另一个就是社会要给他配备、给他投资,特别是中小学。比如说老艺人的剪纸,就直接到课堂里教孩子们,孩子们就学剪纸,把这个技术传下来;皮影戏怎么刻,怎么制作皮影,怎么耍,都可以进课堂。
乌丙安告诉记者,京剧进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纳入到教育体
系,这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像浙江省长兴地区几乎每所学校都成立了百叶龙舞队。此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地政府应加大投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要求保护的项目有市场是不现实的,因为保护的项目国家就是无偿投入的,谁不投入谁就错了。
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不能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它的利益就是社会利益.就是历史价值,就是文化价值。
新华社记者张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一种民族符号,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真正打动人的、有价值的,并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形式里面蕴藏的民族情感。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6.2 OO 8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政协委员提议让京剧走进校同,教育部今年也在全国1 O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福建省虽然不在试点之列,但这股“京剧进校园的热潮也在福州各校掀起波澜。可是一年过去了,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京剧进校园”并非易事。
福州实验小学是市内较早开设京剧兴趣课程的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福州实验小学的
兴趣课堂里,来自二、三年级的7 O多位小京剧迷在福建省京剧院老师的指导下,练起各种唱腔,扮起小生来有模有样。福州实验小学夏青副校长说:“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学习,培养出了一些好苗子,他们都可以跟省京剧院的老师们同台演出了。”
但类似福州实验小学这样的情况却不多。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州只有极少数几所小学开
设了京剧兴趣班,并没有尝试在音乐课上增加京剧内容。而有的学校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等原
因,报名的学生也很少。湖滨小学林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兴趣辅导,报名的学生只有1 O个,“比起画画、音乐等兴趣班来,人数也少多了。”林校长说,京剧在福州还不是很流行,吸引不到更多家长的关注。采访中,不少家长认为,学美术、音乐,将来对考大学有帮助,但是学京剧,至多当个业余爱好,可学可不学。
记者了解到,早从2 OO 7年下半年开始,福州市场上就出现了许多少儿京剧培训班。但由于师资紧缺、京剧专业性强等原因,这些培训班都举步维艰。
省京剧院京剧辅导培训中心2 OO 8年3月份开了个少儿班。培训中心公杰老师说,“京剧培训要求有各种服饰行头、场地,还有乐器,这些光靠市场来维持培训班是远远不够的。公杰说,省京剧院对于培训班有投人,资金、师资都不是问题。少儿班重在普及化教育,发现好苗子,他们还会鼓励家长让孩子去参加更专业化的训练。
非专业的培训机构或学校兴趣班在这方面就有点“捉襟见肘了。省实验幼儿园的王燕苹
老师早在2 O O 2年的一个课题中就尝试将京剧引人校园,她告诉记者,专业的京剧演员确实不容易请到。幼儿园里的京剧老师是由一个家长兼任的,这位家长是位京剧行家,由她给大班的小朋友上点京剧基础课。
京剧的专业性也是推广难的因素之一。市内一家艺术培训学校校长李晶说,京剧班维持
了一年多,有5 O多人,收入仅够持平。“在学习时我们寓教于乐,主要是培养少儿对京剧的兴趣。太专业化的教育,小学生不容易接受。”而市内另一家培训学校的京剧班在开设一年多后也濒临夭折。该校鄢校长告诉记者,开始时还有2 O多位学生,现在只有5位了,“老师都是外面高价请过来的,每节课我都是在贴本经营。”鄢校长说,相对于有政策性支持的培训学校,私
立培训班在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教育这块有着更大的困难。“群众基础较小,市场运作起来很困难。”
- 1用不超过1 5 O字的篇幅概括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1 5分)
- 2针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不超过3 5 O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的方案。
要求方案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 0分)
(方格略)
- 3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假如你是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结合给定材料,写一份关于地震后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的倡议书。要求:语言流畅,简明扼要,不少于500字。(25分)(方格略)
- 4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针对给定材料6所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5 OO字以内。(2 5分)
(方格略)